中学普遍衡中化,普通家长如何让孩子成为应试教育的幸存者

  本文看点:

  我生活在河北。

  作为一个存在感并不高的省份,河北在全国最出名的,可能就是衡中了吧。

  尽管我并不生活在衡水,但是衡中带给我们的影响,也是步步紧逼。

  因为衡中创造的高考“神话”,在拼升学率的时代,其他学校也开始使出浑身解数保证自己不落后,管理模式越来越同质化。

  最近,我接触了几位高中生家长,了解了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为一名不想让孩子倒在高考之后的母亲,我也在不断思考,如果大环境无法改变,而我也没有能力逃离,该如何保全孩子,让她能够成为应试教育的幸存者?

  周一

  视野

  全文共4807字,阅读时间11分钟

  衡中模式的问题,不是在于太辛苦

  我身边有很多的同事,高中阶段会选择把孩子送到衡中,或衡中相关的学校。

  多年前,我还没有孩子,但那时,我就非常明确地表态,我绝对不会把孩子送到衡中。

  很多人觉得,我是害怕孩子太辛苦,不肯让孩子受罪。

  但在我的眼里,衡中模式的问题,并不是在于太辛苦。

  每当孩子在学习里挣扎时,便有不少父母想要把孩子送出去,觉得离开这个环境,似乎就能得到解脱。

  但只要读过一些书,跟一些不只是镀金,而是踏踏实实留过学的人聊过天,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轻轻松松进入好的大学。

  想要好的结果,就要付出辛苦的努力。这一点,在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

  那衡中的问题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衡中模式最大的问题,不是让孩子早起晚睡,休息时间太少;也不是卡点吃饭,搞坏了孩子的胃。

  衡中模式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在一个人十几岁本来就该不断地探索自我,建立对自己的认同,进入人生新阶段的青少年阶段,没收了他了解自己的权利,并将人禁锢在了学习这一小块天地里;

  是在一个人对世界充满最多向往,最天马行空,并愿意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和付出的年纪,告诉他人生的目标就是在18岁进入那些顶尖的大学;

  是在一个人应该发展自我意识和见解,形成自己思考模式,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时候,把一刀切的绝对标准放入了他们的人生。

  如果我们的人生只有18年,甚至是只有22年,衡中模式无疑是最好的。它能让我们的人生圆满结局。

  然而现实是,我们的人生有80年,甚至更多,那些以18岁为目标所付出的努力,不只是榨干了我们对世界的热情,更是错过了发展应对人生课题能力的重要阶段。而要想补上这一课,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无法逃离,我也绝不放弃

  真正想明白,衡中教育模式带来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我们就会发现,仅靠学校一方的力量,其实是无法做到完全阻断孩子的探索和成长的。

  不得不承认,如果衡中模式磨掉了孩子对生活的热情,把孩子变成一个牺牲者,作为家长,我们也并不是旁观者,而是那个推波助澜的人。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好好地生活下去?

  升维思考,帮助孩子建立目标感

  《银河补习班》中,邓超饰演的父亲出狱后,接回儿子马飞抚养。

  在一个没有电的宿舍里,爸爸问了孩子一个问题:“你的目标是什么?”

  孩子说,清华北大,我妈说的。

  爸爸回答:“不,清华北大不是目标,它只是你实现目标的手段,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之后,父亲带着孩子到处体验生活,终于在一次航空展上,孩子有了一个航天梦。

  最后高考的时候,作为学校里最优秀的孩子,校长希望他能参加高考,上清北。但孩子毅然选择了招飞,并最终成为了一名航天员。

  孩子拒绝校长时说,我爸爸曾经说过,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2008年,我大学毕业,从一个三线城市的普通学校,考入了魔都一所大学的研究生。

  考研的那段时间,我每天早晨5点起床,背一会政治,7点吃早饭,之后开始上午的自习。中午11点半到1点半午休,晚上10点自习室关门回寝室,再背一会英语和政治,11点半准时睡觉。

  这样的作息时间,我坚持了差不多9个月。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

  看到我这样的描述,很多人可能以为,我就是一个学习很努力的人。

  其实并不是。

  高中阶段,我学习不突出,主要原因就是自己不努力。现在回忆起高中的时候,三年时间,我只有最后3个月学得很认真,其他时间就是在混日子。

  为什么我从一个考大学都叫不醒的样子,进入了拼命要学打鸡血的状态?

  上大学的时候,我一些高中同学出国了。我那时候也特别想出去看一看,但也很清楚,我们家的情况,并不具备让我自费出国的条件。

  后来,我了解到,有很多大学都有交换留学生的项目,只要进入这些大学读书,就能争取到出国读书的机会。

  于是,我开始筛选这样的学校,并最终锁定了自己考研的目标,也便有了日复一日学习的模样。

  那几个月过得辛苦吗?确实挺辛苦的。但也是在那几个月里,我经历了人生最安宁的一段时光,那些别人看起来很累的行为,都是我为了目标而努力的享受。

  当孩子认为学习本身就是目的,就很容易陷入其中,感到痛苦而难以自拔。这就像是走在一片没有方向的森林里,兜兜转转,找不到出口。亦或是陷入一条湍流的大河,拼命挣扎,难以逃脱。

  但如果孩子们知道,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因为“我想要”而爆发出来的力量,可能会让他付出比衡中模式要求的更多的努力。

  到那时,即便身在衡中,他也会知道,选择来这里上学,是自己为实现梦想选择的路,而不是限制自己的桎梏。

  

  引导孩子思考,看到问题的本源

  朋友家的女儿,去年升入了高中。

  在我们当地,好一些的高中,除了极个别的学校,都需要住校。

  孩子第一次住校,有很多的不习惯,也有很多的不理解。

  有一天,孩子跟妈妈说,老师说熄灯后不能看书,同寝室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爱好文学,就打着手电筒看《红楼梦》,结果被老师没收了书,还叫家长。

  孩子不能理解,为什么老师不能支持同学的梦想,为什么看四大名著还要被叫家长。

  从孩子进入小学,他们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要求。

  小时候要坐端正,小嘴巴不能讲话;长大了要服从安排,令行禁止要做到。

  我非常不希望孩子被当成流水线上的产品,最后被捏成走路都一样的小木偶。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尊重老师,不做秩序的破坏者,也是我认为孩子应该做到的。

  一方面,引导孩子理解老师。

  尽管教育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对于孩子来说,最直接体验,便是跟老师之间的互动。

  老师提出的要求,老师的管理风格,对孩子来说,就意味着整个教育的风格。

  但老师并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职业标准件,有统一的偏好和行为模式。作为普通人,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背景,也有自己面临的生存环境,这也决定了,每一个老师都不同。

  我们希望孩子遇到尊重学生、能够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好老师,但在目前这样的大环境下,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非常容易因为对老师的不认同,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对自我的认知产生怀疑和挣扎。

  我们家孩子上一年级,她曾经回家跟我说,自己因为在校园里跳上了老师不让跳的平台,被老师带到办公室罚站。

  在我心里,六七岁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跳来跳去实在是太正常的事儿了。如果放在以前,我可能会说,你们老师管得也太严了,跳个平台怎么了!

  可是,这一次我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我跟孩子讨论,老师为什么不让小朋友跳平台?跳平台有危险吗?如果小朋友有了危险,老师会怎么样?

  沟通结束后,孩子明白了,虽然他们喜欢蹦跳,但老师承担着照顾他们安全的职责,如果学生出现危险,老师也要被批评,甚至处罚,这些导致了老师作出了“不许跳”的决定。

  另一方面,引导孩子理解教育模式形成的原因。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当前这种教育模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社会会选择这样的模式?未来可以有哪些改变?又怎么样才能迎来这样的改变?

  我们还可以给孩子看,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下,有多少人在做创新和探索。让孩子明白,目前的形势,就只是一个阶段而已,未来会迎来变化,只是需要很多人努力。

  理解并不代表赞同,接纳也不是表示支持。

  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存在也许即合理,但一个问题的解决方式,本身就可以有很多的选择。

  把思辨的种子种进孩子心里,以更大的视角看待自己当前的处境,是为孩子在要求统一的环境中,找到了怀疑和思考的自留地,也是为在高压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

  

  看见孩子,给孩子一个安放自我的空间

  另一个朋友,她的女儿可以说是大家眼中优秀的孩子。

  小学时候成绩很好,初中直接考入了当地最好中学的直升班。

  朋友跟我说,因为孩子学习挺好的,升学都很顺利,所以,以前她一直觉得自己很会教育孩子,有时还会帮助别人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但是,最近孩子遇到了一些问题。

  和当地的所有学校一样,孩子所就读的高中要求住校。但朋友家的孩子并不习惯,尽管做了很多尝试和引导,孩子仍然对要在学校度过那么长时间感到困难。

  去年由于疫情原因,大部分时间她选择了在家学习。今年开学后,学校要求必须返校,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有一天,孩子跟妈妈说,在学校,有时候会想“跳楼”,但想到跳了就见不到妈妈、姥姥和猫猫狗狗了,就没跳。

  发现问题之后,朋友立刻把孩子接回了家,还说,可能会给孩子办理休学。

  记得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也是一个上高中的孩子,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住院几天后,孩子便出院了,原因是有一个重要的考试要参加。然而几天后,孩子选择在学校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孩子求学的阶段,学习的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他们面临的问题,不只是学习那么简单。

  朋友的孩子遇到的就是群体的融入和自我的认同问题,这种问题不只是影响了孩子的自信,更是让孩子对环境本身产生了抵触和恐惧。

  当朋友告诉我,她在考虑给孩子办休学时,我看到了一位妈妈的伟大,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刻,她坚定地选择了站在孩子身边,并用行动告诉孩子“你是最重要的”。

  可能有人会说,是这个孩子太脆弱,怎么其他孩子没事呢?

  我并不认为她的孩子是个例。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也就是说,差不多每4个孩子里,就有一个有抑郁症状。

  孩子们之所以表现得看起来正常,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很健康,恰恰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长久地不被看见,让他们失去了表达的欲望,甚至丧失了感知的能力。

  朋友说,在女儿停学的这段时间,她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些活动,鼓励孩子去尝试不同的事情,希望孩子能找到自己的爱好和擅长的事。

  有一天,孩子问她,如果我一直都找不到擅长的事呢?朋友回答,那就继续找呗。

  但后来她意识到,孩子不只是想确认如何寻找擅长的事,而是想确认如果自己找不到擅长的事,妈妈是否还爱自己。

  于是,她继续说,就算找不到也没关系,你来帮助妈妈,妈妈养你。

  听到这个回答,孩子瞬间红了眼眶。

  我们都希望孩子学习好,顺顺利利地进入大学完成学业,奔向自己的人生。

  但在学习中的很多时候,孩子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是落在身上的灰尘,用手拂去便可,但也可能是落在身上的大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这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鼓励打气告诉他要坚持,而是理解包容允许他不够坚强。

  当孩子濒临绝境之下,保全一个孩子,比培养一个学霸更紧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不应该是那个报喜不报忧的地方,而应该是他安放真实自我的角落。

  这个角落即使很小,也是他自由成长的世外桃源,是他面对困难和问题的力量源泉。

  

  如今,我的孩子上了小学,再次面对“是否送孩子去衡中”的问题,我的答案有了些不同。

  我不会帮助孩子做决定,而是会把衡中的情况都告诉她,去不去,我尊重孩子的选择。

  如果她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选择去,我举双手赞成,并时刻欢迎她在无法承受时推开家门。

  作为普通家长,我们很难去改变大环境,但我们不必悲观——认清当下形势,看到自己孩子的特点和真实需求,然后,从合适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打开眼界、提升认知、培养底层逻辑思维能力。

  这就是通识教育。

  不同于传统学科类教育,通识教育引导的是孩子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挖掘的是孩子自我驱动自我学习的热情。童行书院,多年来研发了四大核心通识教育课程,涵盖3-12岁,如果你想了解,下方扫码,1元即可体验!

  作者 | VIVI

  6岁女孩的妈妈

  努力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寻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