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攻玉 千锤万凿出精品——关于打造优秀审计项目的考察报告

   

  优秀审计项目是审计项目的精品和标杆,是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益的集中体现,是审计机关发挥职能作用、体现审计成果的高级载体。3月9日,在局主要领导的带领下,霍邱县审计局赴庐阳区审计局、舒城县审计局考察交流,学习借鉴打造优秀审计项目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两地审计局在打造优秀审计项目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庐阳区审计局

  1. 坚持政治引领,把牢审计主方向。牢牢把握“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这一根本属性,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以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组,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要点,积极谋划部署全区审计工作。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将党的建设、审计业务和机关管理深度融合,通过打造审计文化长廊对审计工作进度、风险防范全过程跟踪和内审全链条管理等进行张榜公示。全局上下始终保持“在状态”的精神风貌,激发每名党员都是“战斗队”的工作活力,让干部在状态成为常态。

  2. 坚持服务大局,展现审计新作为。推动提高资金绩效,深化一级预算单位“全覆盖”审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绩效责任意识。做好投资审计转型工作,围绕“三大战略”的重点项目开展跟踪审计,发现问题,查摆原因,督促整改,推动全区重大项目有序开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结合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防范清单,加强对照运用,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做到规范用权、审慎用权。

  3. 坚持关口前移,发挥审计主动性。制定出台《庐阳区内部审计全链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内部审计全链条监督管理涉及环节及主要事项,为内审机构参与全链条监督管理提供依据。组织编写《庐阳区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防范清单》,利用全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审计工作进点会集中学习宣传,并将清单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审计报告中。

  4. 坚持有则改之,构建整改一盘棋。严格落实整改对账销号制度,定期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跟踪督促检查反馈,推动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着力加强分析研究,推动“审计一点、规范一片”。强化协调联动,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纳入相关考核。加大违法违纪线索移送力度,深化巡察与审计的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全区反腐战线统筹协调,形成监督合力。

  (二)舒城县审计局

  1. 精挑细选审计项目。在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使优秀审计项目打造工作按部就班、事半功倍。如选定党委、人大、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社会和老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资金量大且近年来未纳入审计范围的单位。

  2. 创新开展审计模式。为拓展审计的深度与广度,采取“经济责任审计+N”的审计模式,即经济责任+预算执行+政策措施跟踪+专项调查+重点事项的审计结合方式,将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执行拓展,为较好实现审计目标、凸显审计价值奠定基础。

  3. 严格把控审计质量。坚持把质量管控贯穿审计实施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从审计程序的合规性、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执行、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适用性、审计结论的合法恰当性等方面加强自查自检,规范审计程序,防范审计风险。针对发现问题,及时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同时通过召开审计业务会复核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和审定审计报告,确保问题精准客观,项目质量经得起检验。

  4. 持续提升整改实效。增设审计整改督查股,配备专职人员对审计整改内容进行动态跟踪式督查。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对审计整改工作进行常态化、动态化管理。同时,每年由审计局牵头,联合派驻纪检组、人大、财政等部门定期开展整改回访督查,在督查中进一步促进了被审计单位担起审计整改主体责任,推动审计整改落实见效,打通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

  5. 着力推进结果运用。及时将审计发现普遍性问题和典型性问题以审计信息、专报等形式提交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突出审计建议的宏观性、针对性、可行性和建设性,在精准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和制度性漏洞,开出精准药方,推动从更高更深层面上解决问题、深化改革和促进政策落地,为县委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参考。

  二、我县打造优秀审计项目的一些思考

  借鉴庐阳、舒城两地成功经验,以“三导向、三提升”助推打造优秀审计项目,助力审计项目质量迈上新台阶。

  (一)以目标为导向,着力提升创优意识。

  1. 未雨绸缪,精准立项。在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积极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部门沟通,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共同研判确定监督的重点单位、重点领域及重点环节,并对所有项目进行全面分析,锁定1至2个项目作为优秀项目目标。必要时也可将不同类型审计项目、业务存在关联性的审计项目进行深入融合和相互衔接,做深做实审计资源整合,拓宽审计深度。

  2. 掌握标准,有的放矢。对照优秀项目评选标准不难看出,审计项目要想在优秀项目评比中脱颖而出,必须突破以下几个难点:一是信息质量要高,揭示和反映重大经济运行风险或安全隐患问题的审计信息,最好能得到相关领导批示;二是审计成果要多,审计移送案件线索、被采用审计信息、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出台制度等审计成果越多,加分项目就越多;三是成果利用要好,审计决定落实情况,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情况,移送案件线索处理情况等审计成果的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项目规范性方面的分数。

  3. 资源整合,科学调配。要组建优势互补型、高效复合型审计团队,打破各股室限制,注重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优化组合和优势互补。使审计组中既有审计理论实务和审计经验丰富的审计老将,又有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审计的大数据审计高手,也有善于撰写审计专报、审计要情等审计信息的写作能手。充分发挥每位审计人员的特长,共同致力于优秀审计项目的锻造。

  (二)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提升审计质量。

  1. 深研对象,夯实基础。一要细致周密做好审前调查。针对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特点,依托政务公开平台、部门官方网站、近年来的工作总结等,了解其部门法律法规,摸清被审计单位相关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并作出预判,初步把握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审计效率打好基础。二要科学合理编制实施方案。做到审计目标、审计范围明确,审计内容、重点及应对措施清晰,审计进度安排、具体分工科学。三要召开实施方案论证会,充分听取班子成员及审计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使方案更具可操作性。

  2. 做实现场,提质增效。一要重点关注权力和资源配置。审计组应在充分审前调查基础上,摸清被审计单位权力清单和核心资源,分析权力运行是否公开化、资源处置是否透明化,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核心业务部门和重大经济事项,跳出财务审计的狭隘思维,以权力运行和资源配置为主线,深挖违法违纪案件线索。二要提高站位,审深审透。一方面要对发现的疑点和问题进行查证核实,了解其前世今生,切实提高揭示问题的精准度;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在服务上做文章,要认真分析发生违纪违规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经济管理中的缺陷和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性和倾向性问题,在促进被审计单位财务规范化管理、服务县委宏观决策上下功夫。三要适时召开审中碰头会。要适时召开审计组例会,审计组成员对当前工作开展情况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等情况进行汇报,对疑似问题线索、存在困难及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交流探讨。四要实行全过程管控,确保项目质量。通过审计组审核、业务部门复核、审理机构审理,对审计程序、审计实施方案、审计证据、法律法规、审计结论等方面严格把关,规范审计程序,防范审计风险。

  3. 字斟句酌,撰写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项目的最终成果,要实事求是的反映审计情况,如实报告审计发现的问题,揭示问题的本质。审计报告要客观公正的反映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客观的进行审计评价,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提出的审计建议要通俗易懂、切实可行,让被审计单位或审计报告使用者能够看得懂、好理解,从而便于下一步采取可行措施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三)以效果为导向,着力提升审计成果。

  1. 提高政治站位,撰写审计专报。要多角度撰写高质量的审计专报和审计信息,一是要撰写问题类审计专报,将审计发现的典型性问题、揭示出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及时以专报的形式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送,以便引起重视和得到批示,使他们更加支持、了解审计工作;二是要撰写总结性、经验类审计信息。从审计项目准备到结束,将打造成为优秀审计项目的思路以信息的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将成功的经验、好的做法进行归纳总结、宣传推广。

  2. 狠抓整改落实,提升审计质效。项目审的优,被审单位整改的好,一个项目才算完美收官。因此,要在审计整改时限内及时跟进督促被审计单位积极进行整改。要加强贯通协作,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人大、组织等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相互借力,形成整改合力。要采取反复协调、定期回访等方式,以诚恳的态度推动整改,并及时收集审计整改的台账资料和问题线索的查处结果等。

  3. 总结创新经验,注重成果提炼。逐步将审计经验的总结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参与总结提炼审计经验的积极性,鼓励审计人员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传播经验,借助开展主题党日、务虚会等,为广大审计人员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信息共享的平台。另一方面,应逐步破解经验分享中的壁垒,建立项目库、法规库、案例库、方法库等经验方法共享机制,使审计经验得到最大化共享。(霍邱县审计局 李青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