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如何助力区域教育发展?名校长论坛提供解决方案
名校如何助力区域教育,实现优质均衡?日前举办的“青教育”校长论坛上,来自101中学、人大附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首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北京大兴精华学校的负责人齐聚一堂。校长们表示,想要充分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真正让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到好的教育,师资、办学理念、管理的输出至关重要。
101中学校长陆云泉表示,名校办分校,不能做“挂牌学校”、换汤不换药。在他看来,“输血”,也就是从总校派出管理团队和优秀教师,可以让学校在短时间内得以提升,但是这种方式并不可持续。他认为,要让分校真正受益,要做到学校治理体系、资源配置、课程教学、教师培训、质量评价、学生培养的一体化。他在总结“101办学经验”时,特别提到,101教育集团成立了高端教育智库,也就是教育集团的学术委员会,其成员都是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以及北京市级的骨干教师,“学术委员会定期、轮流到各个校区进行督导,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地推动了各个校区的发展。”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校长王教凯表示,教育均衡并不意味着削峰填谷,而应该是“借风借雨、借光发光、借势造势”,让优质教育实现更大范围的辐射。他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本部教师培训、教研以及资源的一体化让他所在的这所基础薄弱校焕然一新,不断在中高考中创造新的奇迹。
首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校长王金说,自己所在的学校是集团化办学的受益者,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直升的意愿从几年前的30%提高到90%。她认为,名校办分校要努力寻找名校与区域、分校的融合点,将本部优质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与地域特色进行融合。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刘海霞认为,助力教育均衡,要“真办集团,办真集团”。她认为,不同学校名校办分校成功的经验各不相同,“一定是基于不同的地域特色、学校的受众需求和这个区域的本身定位来打造,不断摸索适合它的办学模式。”刘海霞说,在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和师资,要在新的校区和承办学校培养出骨干的种子力量。
北京大兴精华学校将于今年9月启动招生,将其在中高考领域耕耘40多年的经验辐射到更多学生。校长郑克强认为,师资是学校能否提供优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目前,学校已经成立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各学科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及大学教授作为第一届委员。他介绍,对于北京市大部分学校来说,师生配比为1:10到1:8之间,也就是说,8到10个学生配1个老师;北京大兴精华学校开学后争取2.5个学生配备一位老师,“我们现在的孩子太需要关注了,所以我们想在师资这儿多投入,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时时刻刻得到教师的关注。”此外,在办好学的过程中,课程是教学的实际载体。郑克强说,北京大兴精华学校的课程理念是尊重个性选择、鼓励多元发展,学校会重视学科课程价值,实现初高中融通,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牛伟坤
流程编辑:U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