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五育”融合背景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评价的实践路径

   原标题:探索“五育”融合背景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评价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教育、科技和人才的特殊重要作用备受瞩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科技、人才、创新的根基更是在教育。而要培养出具有更高思想境界、更强“四个自信”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在其中意义重大,不可或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打造劳动教育结构新模式、构建劳动教育内容新体系、形成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新格局、建立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新机制等方面。

  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高校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索。要切实提高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不能将劳动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事,使之简单化、形式化。充分把握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需要评价的正确引领和导向。在教育评价改革的总范畴下,作为“指挥棒”“风向标”的劳动教育评价则应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纲领,着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将劳动素养评价融入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强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作好时效性评价的结果反馈,加强多主体的共建参与,以价值引领推动德智体美劳同向同行,从而实现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目标。

  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形式随着时代的跃迁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同时被赋予不同的使命要求。总体上看,都将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与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统一起来。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也同时符合劳动育人的内在逻辑,从深层次上看,德育更加突出意识形态功能,突出培育理想信念、坚持文化传统,以劳育促德育,不仅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劳动文化自信上,而且体现在营造积极劳动的社会价值上。将劳动教育价值植根于教育评价全过程中,有助于为培育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精神的时代新人的价值目标,以推动学生内源发展与外源能力进步相统一,推动形成中国劳动人民尊重劳动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的社会共识。

  在劳动价值发展观的视野下,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的核心应转向对人的德性成长的关照,重新定义相关主体权力关系,不局限于使学生形成服务社会、服务学校发展意识,而应更多地通过合理区分学生内源及外源性发展与表现情况,实现评价模式上的“学评互嵌”理念。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对“人”的全面培养,要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五育”融合育人观,明确“五育”之间内在统一性,重构“五育”之间的关联度和衔接性,强化德智体美劳之间的“融合效应”和“五育互育”。破除德智体美劳简单拼凑叠加的误区,推动“五育”从静态失衡向动态平衡转变,从“各管一块”向相互渗透转变,从“五育失衡”“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转变,形成各育之间相互贯穿和相互支撑,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合,推动建立健全“五育”融合的体制机制。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深入贯彻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教育增值和学习体验,形成以价值引领为主线,统筹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联动教师学生、打通课内课外、贯通校内校外的总体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长期以来,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尽快将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提升功能已然刻不容缓。在此基础上,要切实提高大学生以劳动素养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劳动素养评价融入到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促进学校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人格养成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落实,重塑“五育”中劳动教育的价值地位,打造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融通的教育体系,推进劳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劳动教育共生化良序系统,大力推进正确劳动价值观培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

  基于上述内生动力和外在推力的理论探讨,立足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新格局,激活“五育融合”动能,以紧跟当前社会发展是当下高校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同样也是新时代高校改革与完善劳动教育评价的实践遵循。

  劳动教育不等同于劳动技能培训,其价值目标具体表现在培养出大国工匠,培养适应我国未来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学者们普遍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强、开放度大、成果形态多等特点,而当前在“五育”融合视角下,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相比,仍受传动观念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劳动教育的本质强调知行合一,具有实践特点,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劳动素养评价必须改变重知识技能的单一评价倾向,更需要将劳动素养评价融入到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要进一步统筹家庭、社会、学校育人力量,以期从全周期、多维度客观反映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和学生劳动素养发展水平,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与劳动品质,形成“内源驱动”与“外源发展”的有机融和,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高校培养扎根中国、面向未来的卓越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大局。第一课堂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进一步加强劳动观教育、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在各专业课程中,结合学科特色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开展服务学习、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各类劳动实践。第二课堂中,重视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培训和锻炼,加强培育学生劳动习惯;组织学生到高新企业生产一线体验劳动新形态、新方式;依托学科竞赛、志愿公益、社会实践等抓手实现创造性劳动全覆盖。

  过程是进行相关实践的实际行动力,评价是对通过活动而被创造出来的预估价值载体的判断。劳动教育具有过程性与完整性的特点,它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展所体现出的过程性结果。因此,高校劳动教育不仅要实现大学生在校时的素质提升,还要发挥对大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的潜在长效促进作用。劳动教育是理论、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体现,因此,劳动评价必须是动态的过程性评价或者发展性评价,需要以一个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性的评价体系为载体。

  劳动教育评价应注重过程,加强过程性评价,以评价作为劳动教育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驱动,通过强化过程评价内容的多样化与评价结果的全面化,引导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劳动教育科学发展从而作为相伴劳动教育过程的动态共创周期行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评价的动态反馈功能,以及时反思、有效促进学生劳动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可探索构建“学生画像”系统,通过信息化等方式,依托第二课堂信息化平台建立德智体美劳学习实践记录和评价的科学载体,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推动每位学生在品德、知识、体能、审美、技能等各方面取得进展,不断提升学生的教育增值和教学体验。

  劳动教育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协同配合、共同推进。首先,要树立“大劳动教育观”,协调建立由政府、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为主体,联合各级各类部门力量,以搭建更有利于劳动教育价值推广的载体平台。此外立足不同学科特点,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借鉴目前已有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以学科为依托,树立学科的良性互动,深挖课程劳动教育元素,积极配合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形成。

  其次,要加强多主体共评机制的协同构建。相比于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等来说,劳动教育是更加亟需家庭、学校、社会协作共育。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组织等既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也是评价主体,负有评价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及专门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应纳入评价主体的统筹考虑。因此,要多方联动、共同发力,加快形成广泛参与的外部评价和高校内部评价体系相结合的劳动教育评价模式。

  总之,在劳动教育评价过程中,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为核心目标,通过劳动教育评价引领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和实践开展,以评价引领劳动教育繁荣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度思政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的价值意蕴、核心内容及实践策略》(编号:DFY-SJ-2023035)的阶段性成果,作者:蔡蕾,系上海交通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