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宽容∶ 气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今日推荐:《宽容∶ 气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作者:李红。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第四章——改变自己,诠释成功
人生得学会“跟票”
《西游记》中最会做人的,不是八戒,不是唐僧,更不是孙悟空,而是沙僧。以斗三魔为例,孙悟空被狮子吃进肚子,八戒以为孙悟空死了,又开始闹分行李。孙悟空回来的时候,八戒和沙僧正在分行李,唐僧正在地上打滚痛哭。孙悟空落下云头叫了声“师父”,沙僧听见忙停下手中的事向八戒埋怨道:“你是个棺材座子,专一害人!师兄不曾死,你却说他死了,在这里干这个勾当!”
八戒动不动就分行李,沙僧这却是第一次。沙僧看见孙悟空回来了,先下手为强,首先数落八戒,将责任全推到八戒身上,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结果八戒被揍了一顿,沙僧却没有被骂一句,可谓腹黑高手。
一路西游,沙僧的腹黑无处不在。且听听他的常用语就知道了:“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 师傅,大师兄说的对。”“大师兄,二师兄说的对。”“二师兄,大师兄说的对。”类似与己无关却又时刻体现自身作用的台词比比皆是。沙僧已经彻底忽略了自我的存在,然而又能让我们意识到他的存在,可谓“借力”跟票的高手。如果说孙悟空是个心胸狭窄的猴子,那么沙僧就是默默奉献、胸怀大局、从不嫉贤妒能的“好同志”。他最不起眼儿,这个特征却最值得我们学习。
心理学中有个名字,叫“从众效应”,它是指服从多数、喜欢跟票、随大流的一种行为,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从做人方面来看,它无疑是积极的,因为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氛围,使自己融入群体。“从众效应”的反面,正如中国众多俗语所讲:“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毁之”、“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伤人”等,都强调做人、做事不必独立特性。否则必遭“枪打”、“先烂”、“风必毁之”。
《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电视剧中,有两个人物性格很鲜明:凡事出头的纪晓岚和事事附和皇上的和。前者为民做主却屡遭皇上不待见,后者大奸大恶之人却总能三言两语哄得皇上眉开眼笑。两人截然不同的待遇,不能仅仅怪罪于皇上,因为纪晓岚那些个“臭毛病”连他身边的人都受不了,更何况虚荣心极强、天下独尊的皇上呢?他被打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对于“随大流”的好处,动物界的故事最能证明。野生的水牛,它们通常是五六百只结集成群。牛群越大,察觉危险的机会也就越多。当队伍中有一只或几只水牛向一个方向奔跑时,这通常说明它们发现了敌人。其他牛看到之后,就会跟着它们向那个方向奔跑——哪怕它们根本没发现敌人在那里。跑了一段时间之后,水牛慢慢停了下来。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它们到了安全区。奔跑的过程虽然盲目,但却很安全。不只是牛群、羊群、马群,或者其他兽群,都有这种保命本能——如果不跟着“大流”走,标新立异地落单,这个“耍个性”的动物就会成为食肉动物的盘中餐。
这就说明,跟票意味着安全。事实上,爱标新立异的人,不一定胸怀不宽广。但胸怀宽广的人,一定从善如流。跟票不是什么坏事,不跟票反而被人耻笑。
一老翁和他的孙子去卖驴。最初,孙子骑驴,爷爷地上走,有人就指责孙子不孝。于是,爷孙俩就换了位置,爷爷骑驴,孙子地上走,有人又指责老翁虐待孩子。无奈之下,爷孙俩都骑在驴背上,又有人指责他们太残忍,不顾驴的死活。最后,爷孙俩下了驴,跟着驴在地上走,这时候又有人笑话他们有驴不骑是傻瓜。
爷孙俩为何不停地改变出行方式——还不是为了附和大众。这从反面说明了一个问题:你敢与众不同,众人的吐沫就“淹”死你。
提升胸怀的一个步骤,就是避免“墙倒众人推”,努力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落伍,不落单。
当然,这并不是说凡事都要随大流。“胸怀”是一个褒义词,从众就要从善如流,而非从恶如崩。方向若不对,还不如保持独立。
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就愁自己走路不好看。有一天,他听说邯郸人走路姿势优美,就千里迢迢来到邯郸,跟着邯郸人学走路。邯郸女人走路摇曳多姿,他便跟着有模有样地摇摆;邯郸儿童走路蹒跚可爱,他便跟着蹒跚;邯郸老人走路悠闲稳重,他便跟着踱步。跟来跟去,他最后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走路了,只得爬着回家。
跟票是从众,又不是从众。它只是一种跟对方向的理性行为,背后的意义是宽怀与慈悲,而不是个性的消失,更不是盲目。
宽容点睛
落单并非都是标新立异,它意味着势单力薄,意味着危险。没有跟随民众的胸怀,凡事都试图以己之力扛鼎,无异于将自己推向洪水的对立面。
有理也得让三分
公交车上,女孩不小心抓到前座妇女的头发。妇女不耐烦地回过头来,女孩连忙说“对不起”。妇女不依不饶:“你干什么?没长眼睛?”女孩说:“对不起阿姨,我不是故意的。”“这么说,你还会故意抓人头发?”妇女刁难。女孩又说:“阿姨我不是那个意思,是我不小心,你消消气。”妇女仍旧不放过她:“这样就完了?说两句‘对不起’我就白受疼了,这也太便宜你了吧?”女孩只好说:“对不起。那你抓抓我的头发,我真不是故意的。”“咦——你怎么说话的,狗咬我一口,难道我还要再咬回去……”各种难听不绝于耳,女孩通红了脸。车里的人纷纷议论,说这妇女太过分了。妇女还对众人怒目而视:“你们还怪我了?我冤不冤?”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小摩擦。以宽怀为本,大事就会化小事,小事就会化无事,矛盾也不会升级;得理不饶人,不仅没有人情味,小事复杂化,有理也会变成无理,势必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故事中这位妇女的处世方式就是典型,当然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同。她的尴尬是自找的,得理不饶人的必然结局是害人害己。
宽以待人,有理也让三分,一切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一位顾客满脸寒霜地把服务员叫过来:“你看看!你们这是劣质牛奶?都坏成这样了还拿给客人喝,把我一杯好好的红茶给糟蹋了!”服务员连赔不是,微笑着对顾客说:“请允许我立即给您换一杯新的!”说完,端来一杯一模一样的红茶,碟子中依然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奶。
轻轻放到顾客的面前,服务员小声说道:“我是不是可以建议一下?您下次喝红茶的时候,如果放了柠檬,就不要再放牛奶,因为柠檬酸会让牛奶结块。”顾客羞得满脸通红,匆匆喝完茶就走了。有人问服务员:“他明明土得掉渣,你为什么不直说她呢?她对你那么粗鲁,你应该给她点颜色。”服务员微微一笑:“正因为她不礼貌,我更要婉转。以不敬压人,不如以道理和胸怀服人。”一席话说得众客人连连点头。
天下最好的服人方式,不是以权压人,不是以高声吓人,更不是以武力揍人,也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胸怀服人。
官渡之战刚结束,曹军清点战果。这时,一个官员抱着一捆文件来到曹操面前。“报告主帅,袁绍仓皇逃跑,扔下很多文件。这其中有一批书信,信件来往对象都是许都和曹营中的一些人。”曹操翻开信件一看,内容多是吹捧袁绍的,还有表示要叛曹归袁的。旁边的大将一看,鼻子都气歪了:“这群吃里爬外的东西,主帅应该把他们统统抓起来治罪。”曹操微微一笑道:“把这些信件都烧掉吧!”在场的人都愣了,有人问:“主帅您没搞错吧?这可都是我军的敌人,得好好查一查!”曹操道:“不查了,当没这回事。”
曹操看似糊涂,其实给那些暗通袁绍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曹操的宽容让他们感激涕零,从此便衷心为他卖力。其实曹操真把那些人治罪也是理所应当的。但这样一来,却少了一批追随者。成大事的人就要这样,手中攥着小辫子也不追究,让那些犯错的人自己不好意思,甘愿臣服。由此可见,有理也让三分还是一种智慧。它像一股强大的吸附力,将更多的人团结在自己身边。
波斯的创建者居鲁士,他打败米底王国,没有报复曾一心想杀自己的米底国王,让他享受一个君王应有的待遇。后来他又征服了巴比伦。波斯大军进入巴比伦城的时候,他对各级士兵传递了自己的命令:不许扰民;不许干涉当地人的宗教信仰;尊重当地人一切风俗习惯。
历史上的每一次入侵,入侵者都会对被征服地区的人民进行烧杀抢掠。入侵者的历史往往就是被征服地区人民的血泪史。居鲁士首次打破了这个例外。不仅如此,他还释放了囚禁在巴比伦城的外来奴隶,派专人将这些人送到他们的家乡,投以人力、物力,帮助他们建设自己的文明。这些奴隶中就包括创立犹太教的以色列人。他们被送到“流着奶和蜜的宝地——迦南”,在居鲁士的帮助下重建了耶路撒冷圣殿,重建了犹太教。居鲁士的宽容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