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兖州风云(3)
本文转自——“渤海小吏”
伍:幽州内战,兖徐交锋
公元193年,袁绍打虎上山剿群盗,曹操穷寇必追踢袁术的时候,公孙瓒也没闲着,他干掉了民意口碑非常好的刘虞,独霸了幽州。
此时的幽州牧刘虞在公孙瓒打不赢袁绍后开始嫌他没日没夜的烧军饷去打仗太劳民伤财了,而且本来你就不是我的人。
前面我们说过,本来俩人的关系就不行,是袁绍的出现让这个幽州书记和幽州军事主管的联盟得到了维持。
刘虞在公孙瓒从前线跟袁绍开战的时候也在筹备自己的武装,到了193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
你不服刘虞不行,人家搞经济稳人民确确实实是把好手,前面能供得起公孙瓒和袁绍开撕,后面自己还能拓展出十万人的军事编制。
随后翅膀硬了的刘虞开始在公孙瓒和袁绍对战时就渐渐减少对公孙瓒的粮草供应,公孙瓒只能去侵掠百姓补充军费,甚至还公然抢劫刘虞安抚少数民族们的赏钱。
公孙瓒也算是哑巴吃黄连,财政权从最开始就不在他手上,刘虞时不时给他断奶他只能去纵兵抢劫自给自足,没有别的办法。
总体来讲,无论是幽州还是国际,公孙瓒的口碑越来越差,人心所向也本来就都在厚道了很多年的刘虞这边。
双方的矛盾开始日益激化。
公孙瓒回幽州后根本不进蓟城,而是带兵去了蓟城东南自己修筑的一座小城驻扎。
刘虞在公孙瓒回来后几次请他来开会,但公孙瓒称病不去,根本不搭理刘虞。
大半年后,刘虞最终决定来硬的了,他要派部队干掉公孙瓒。
公孙瓒那边根本没料到一向温婉的刘虞居然会这么暴力突然要干他,大量的部队都被布置驻扎在外。
刘虞先下手为强率领部下十万大军准备包围了公孙瓒的小城。
开打之前,从事程绪劝刘虞说:“能不打还是别打,咱就包围他让他谢罪就完了,所谓不战而服人者也。”
结果这哥们被斩首示众表示态度,随后刘虞通报全军:“没别的意思,咱去就是杀公孙瓒一个人而已,绝不扩大事态。”
这一拿大喇叭喊,幽州从事公孙纪给公孙瓒报信去了。
刘虞这就谈不上什么偷袭了,人家公孙瓒有防备了。
但即便如此,时机仍然非常完美。
除了战斗力。
公孙瓒听说刘虞带着十万人来了以后仓促间打算从东城逃走,但是刘虞速度很快,已经围城了。
不过刘虞的部队基本上没打过仗,而且刘虞这几年也没挖个军校出身的跟他混,十万人在外面站岗,根本打不进去。
然后有人劝他放火烧城,刘虞又说别烧着别人家屋子伤害无辜的人,结果被公孙瓒的几百人乘风从里面纵了一把火,随后直冲突围。
几百人将刘虞的十万大军冲散,刘虞和部下不接着调集军力围捕光剩警卫连的公孙瓒,而是一口气向北逃到了居庸关。
随后公孙瓒调集各地驻防的主力赶来围攻居庸关,三日后攻下,八达岭三日游后把刘虞全家捉回了蓟城。
为啥还要把刘虞带回来呢?
因为此时长安朝廷方面派的使者到了,鼓励幽州政府这两年打袁绍打的勇猛打的坚决,派使者段训增刘虞的封邑并令其督关东六州事;拜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
公孙瓒在使者面前表达了两个意思:
1、谢谢你送的证书,这二年玩命跟袁绍打的人是我,没有刘虞啥事,这老小子一直预谋跟袁绍称帝呢!
咱也不知道他哪来的底气,刘虞不支持他打袁绍的话断他半个月的粮袁绍就能整死他。
2、你来的正好,你代表天子使者,在蓟城问斩刘虞。
公孙瓒在杀刘虞之前,还行为艺术的拿袁绍的那句话来黑刘虞:“如果刘虞真的当为天子,老天现在当以风雨示现。
在汉末大乱世中,一路秉臣节的好大臣,抚万民的好省长,少数民族的好哥哥刘虞同志,在蓟城的大太阳天下,被一路懵圈的段训杀了。
刘虞被杀的时候,前任常山国相孙瑾,掾张逸、张瓒等站出来一块陪着死,他的首级后来被公孙瓒送往长安时被其旧部在半路上截下送回安葬。
自188年幽州匪乱不能制,刘虞入主救火后,这些年他基本上以最大的努力做到了保境安民,他为人宽厚,广施仁义,在幽州民心深厚,死的时候百姓无不流泪痛惜。(虞以恩厚得众,怀被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焉)
客观来讲,他和公孙瓒是相互成就。
没有公孙瓒,少数民族不会那么痛快的抢着跟你合作;你不敢那么硬气的怼袁绍拿他当木偶皇帝的预谋。
没有刘虞,公孙瓒大概率还陷在和少数民族的越南战争泥潭里,更不会没有任何粮草等后顾之忧的在前方和袁绍对打。
但缺理的那一方,到底还是公孙瓒这。
刘虞从最开始就是幽州皇帝,人家是州牧,是你的全方位长官。
1、你作为低一级的直属行政单位绕过领导联系袁术和陶谦;
2、你一次又一次的破坏领导的计划和少数民族政策;
3、你在没有任何行政权力的情况下选推出了什么青州刺史、冀州刺史、兖州刺史;
4、刘虞对你有提拔之恩,你从东北喝风要饭回来的时候封你为侯,给你军权,供你粮草。
公孙瓒逼着段训杀了刘虞后继续不让人家走,他让人家当了幽州刺史。(瓒乃上训为幽州刺史)
啥意思呢?
他想甩锅。
1、刘虞是朝廷派来的段训杀的,脑袋我也快递长安去了。
2、段训杀了人以后自己当了幽州刺史,他眼红刘虞的位置。
3、我留了心眼,我只让段训当刺史,只有监察和军事职能;这俩职能又全在我这,从今天起我当隐形州牧。
你说这脑袋瓜子转的多快啊!
但是,幽州人民又不是傻子,人家很知道这几年你是怎么回事,最终刘虞被杀无论你怎么甩锅,在世人的眼光中也是另一种颜色。
1、你的顶头上司是个忠君、爱民的伟大省长。
2、你一直拿人家不当回事,一个军队干部就敢满世界任命省长。
3、人家对你有恩,最终你却杀了人家。
公孙瓒在口碑上彻底变成了北方孙坚。
一个胳膊粗、没规矩、下克上的乱臣贼子。
到了193年底,袁绍导演的太行山剿匪记圆满谢幕,公孙瓒下克上弄死了老长官。
整个河北地区在混战两年后最终剩下了两个大玩家,袁绍和公孙瓒。
但是,整个河北此时在三年的乱战征伐后也已经看清楚了最终的结局。
杀了刘虞,成为了公孙瓒最终败亡的导火索。
从此刻起,整个幽州的民心开始和你作对。
你无法在一个满怀仇视的根据地中去面对南边这么强大的一个对手的。
其实这两年你没有趁着初期的强大优势干掉袁绍时,就已经预言了你最终会败亡的结局。
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年继河北开始预言结局后,兖州的曹操在上半年打秃袁术后开始在下半年往东南发展。
曹操这一年非常忙,除了把袁术一路打到了淮河边上,还开始和徐州的陶谦开战。
双方的梁子其实早就结下了。
早在192年的时候,在公孙瓒和袁绍各种开打的时候,陶谦就作为友军屯兵发干逼迫袁绍了。
他咋能一路推倒曹操东郡上的地盘呢?
因为陶谦这些年其实是个伸手极广的隐形东南大佬。
说说陶谦的履历
陶谦家族是丹阳士族,他爹是余姚长,后来死的早,陶谦从小由于没有老爹吓唬在丹阳是以“不羁”闻名的。
后来一次很偶然的机会,14岁的陶谦正和当地的半大小子们胡闹时,被同县老乡原来的苍梧太守看到了他的相貌和孩子王的做派,于是跟小陶谦沟通后把闺女给嫁了。
一个类似于刘邦娶媳妇的故事,陶谦他丈母娘问“我听说陶家那小子天天不务正业,咋把闺女嫁给他!(陶家儿遨戏无度,于何以女许之?)
他老丈人说:“长得精神,长大了一定行,别废话,姑爷就他了!
后来陶谦靠着自家的宗族势力和丈人的帮衬举茂才(顶级入仕门槛,品品陶家的势力)进了仕途,后来还在汉末干过幽州剌史(跟公孙瓒有了交情),在西羌那边刚刚闹起来时还被皇甫嵩带着去关中平匪。
后来皇甫嵩被太监阴了,派来了张温当总指挥,但陶谦跟董卓一样对张温非常不尊敬。(温属谦行酒,谦众辱温)
张温同志出现在我们的史书中比较倒霉,他的存在就是被各路猛人不鸟的。
董卓不鸟他,孙坚跟他没大没小,到了陶谦这直接“辱”他。
后来在各位同志们的说和下,张温放过了陶谦,到了188年徐州黄巾又闹起来后,陶谦成为了徐州剌史,成功平乱,随后成功的拿到了一张乱世入场券。(会徐州黄巾起,以谦为徐州刺史,击黄巾,大破走之,境内晏然)
为啥要说陶谦闷声发大财呢?
他伸手极广。
陶谦屯的发干县,属于曹操地盘的东郡,在黄河以北。
他从哪个方向进来的呢?
东边的泰山。
在去年董卓死后,以陶谦为主导的整出过第二届的复仇者联盟嚷嚷迎献帝于关中,队伍横跨五大州:
徐州的有:徐州刺史陶谦、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
青州的有:北海相孔融。
扬州的有:前杨州刺史周乾、前九江太守服虔。
兖州的有:泰山太守应劭。
豫州的有:沛相袁忠、汝南太守徐璆。
看上去成分很杂,但其实是以徐州为中心的几乎整个东南地区,涉及到的势力范围是这样的:
刨除扬州的两位前任领导不算,陶谦能动员的朋友圈是上面的黄色区域。
陶谦的这份联名书上势力着实不小。
比如说曹操辖区的兖州,最东边的泰山就是陶谦的势力范围。
在陶谦版的复仇者联盟中有泰山太守应劭,然后曹操入兖州后发生了非常神奇的一幕。
泰山太守根本没管兖州流民军的事。
曹操五子良将中的于禁是泰山钜平人,属于将军王朗,王朗给于禁推荐到的曹操这上班。(及太祖领兖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属将军王朗。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
这个王朗是谁呢?
王郎是东海人,师从太尉杨赐,杨赐死后就辞职了,后来别人举孝廉,辟公府他全不去,直到徐州刺史陶谦举他为茂才,他去上班了。(赐薨,弃官行服。举孝廉,辟公府,不应。徐州刺史陶谦察朗茂才。)
再后来呢,陶谦嚷嚷完迎接献帝后又给李傕这帮送礼,要来了徐州牧的正式授权编制并且还给手下赵昱和王朗要来了广陵太守和会稽太守的官。
他把张超的广陵太守从中央那正式除名,还将手伸到了扬州的会稽郡。
王朗是他非常信任的小弟。
也由此可以推断出,泰山郡在曹操刚入兖州时基本上是陶谦的势力范围,小弟王朗在兖州活动,还示好推荐了高级军官于禁过去搞串联或者说做卧底。
这是个非常有水平且一直被忽视的野心家。
人家在东南不仅搞的有声有色,而且一度掺和到了齐鲁大地。
响应公孙瓒一路屯兵到了发干,就是走的齐鲁线。
今年年初袁术被打的一路逃到寿春却进不去城,为啥呢?
陈瑀是下邳人,后来被打跑后也是回的下邳。
下邳是陶谦的大本营。
大概率这位仁兄也被徐州牧陶谦策反了。
三国初期提到东南大佬,普遍的印象是后来称帝的袁术。
其实陶谦就是死早了,要不袁术后面根本用不着曹老板去打。
在193年的时候,曹操由于北面是老大哥袁绍,西面是同盟军张邈等兖州势力比较敏感,所以只能向东、向南拓展。
目前东、南的大势力就是陶谦,还是公孙瓒的盟友。
所以说曹操如果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只能往陶谦这伸手。
曹老板在193年时无可避免的向陶谦开战。
尤其还是在陶谦先动手的前提下。
对打的源头是下邳地区聚众了数千人,有瘪三自称天子,然后徐州牧陶谦和这个瘪三将兵锋直接推进到了泰山郡,还劫掠了任城郡。(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
然后呢,秋天,曹操和袁绍出兵打陶谦了。
没错,袁绍又帮忙来了,很难想象这哥俩在创业初期好的跟连体婴一样。
袁绍派遣朱灵督三营兵前来助战。(初,清河朱灵为袁绍将,太祖之征陶谦,经使灵督三营助太祖)
非常有意思的是,后来助阵完之后,朱灵和麾下部曲不走了,原因是觉得曹操的人格魅力沁人心脾,我被倾倒了。(绍所遣诸将各罢归,灵曰: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遂留不去,所将士卒慕之,皆随灵留)
这个朱灵真的是仰慕曹操到这份上吗?
看看他和袁绍的那些交往历史:
当初公孙瓒界桥开战前整个河北几乎都叛变了,清河郡的季雍以鄃城投降了公孙瓒。
朱灵的全家都在里面。
随后袁绍非常罕见的派朱灵去收复鄃城。
季雍把朱灵全家都挂城头上了,表示快投降吧,啥玩意有老婆孩子金贵?
朱灵望着城头大哭道:我生是袁本初的人,死是大忽悠的鬼,早特么顾不上家了!(丈夫一出身与人,岂复顾家耶!)
朱灵力战后拿下鄃城生擒季雍。
当然,一家子全死了。
你说朱灵恨不恨袁绍呢?
袁绍知道他是鄃城人,他带兵来打肯定家属会被作为筹码要挟。
往好了说这是信任你,真的相信你会大公无私秉公办事不怕你变心;
往坏了说就是看你愿不愿意为我袁绍这个邪教教主献祭出去一切。
算计太深了。
朱灵是因为这个原因恨了袁绍,扭头爱上了曹操吗?
估计不是,因为曹操非常恨这个主动投靠的朱灵,最后派于禁夺了他的兵权。(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
曹操对降将向来是给机会气宽宏的,为啥对没有啥黑材料的朱灵这么恨呢?
于禁按理说也是被安插过来的间谍,但后来于禁咋就深得重用呢?
曹老板是搞人妻的主,人家很开放,是不在乎你的过去的。
最大的可能,是曹操知道朱灵是袁绍在这个时间段安插过来的间谍,而且朱灵的心里一直爱着袁绍。
此时袁曹是极度蜜月期,俩人换媳妇估计都不带犹豫的,但袁绍早早的就派了愿意为他死全家的朱灵来做曹操这的间谍了,你说这线埋得有多早。
都说曹操一张大白脸,奸诈出了高度和风格。
其实袁绍呢?
从当年导演太监杀何进开始,吓唬韩馥送大印,诱惑公孙瓒骑兵出击,再到家属被绑票后继续玩游戏,袁绍出品的每出戏从来都没有让人失望。
你不能不承认,这货在“琢磨”人这方面是天才。
这又早早的在兄弟身边埋上暗线了。
要不是当初董卓突然闯进来,这货真的不知道会把历史的道路引向何方。
193年秋,曹操出兵陶谦,打下了徐州十多座城,一路打到了徐州第一枢纽彭城。
在彭城会战后中陶谦被打死了一万多人,逃跑退守郯城。
陶谦要被曹老板打死了,危机之下,他派人向友军公孙瓒小弟青州刺史田楷求求援。
这个时候,田楷带着平原相刘备先生救援来啦。
皇叔在汉末已经混了很多年了,此时混成啥样了呢?
“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
太惨了,就还一千来人和一点少数民族骑兵,一路上又拉了几千个饥民充数。
田楷刘备到了以后,曹操因为没有军粮了,于是撤军了。
刘备随后换了老板,表示我今后跟陶谦混了。(又换了哈)
陶谦给了刘备四千丹杨兵,又表刘备为豫州刺史(跳槽成果 ),让他屯小沛,顶住曹操南来的路。
总体来讲,在收编青州兵后的一年中,在整个193年,曹老板展现出了极其神勇的一系列战斗表现。
帮着袁绍打赢公孙瓒联盟,把袁术一路自河南打到安徽,把近年来风头正劲的陶谦打的连城都不敢出。
曹老板打陶谦没问题,丫就欠打,敢挑衅上兖州劫掠,不打我这兖州一哥的面子往哪搁!
但是吧,曹老板打陶谦时忘了一件事。
忘了的这件事,某种意义上最终蝴蝶效应的差点毁掉了他为之奋斗的一切。
陆:曹嵩祸死,张邈叛曹
公元194年初,曹操他爹曹嵩死在陶谦手上了。
曹嵩自曹操起义后就一溜烟跑到了徐州的琅琊郡避祸。
他认为曹操这小子从过往经验表现来看就是个败家子,这辈子投胎到他这就是讨债来了,这回也一样,出不了多大能水,将来还得自己给擦屁股,但造反这屁股太大了,实在给他擦不了了。
岁数大了,再过不了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还是离远点好。
谁知道几年下来,这小子成兖州法人了。
这王八蛋小子也不知道接我过去,我特么不能上赶着找他去吧!
然后吧,突然有一天新闻传来,自己千挑万选的这个避难地却成为了敌占区。
琅琊郡在徐州,属于陶谦的地盘。
他儿子把这个地方的法人给打了,拿下人家十多座城,还在彭城杀了一万多,把人家陶省长的脸当鞋垫子踩。
这个王八蛋小子不他妈知道老子在琅琊嘛!
打尼玛什么打!打之前你倒是通知老子一声啊!
最可气的是,曹操围攻陶谦的郯城离琅琊郡已经很近了,你既然现在已经是兖州徐州一条街,打听打听谁是你曹爹了,你倒是捎带脚把你亲爹接走啊!
曹嵩以为曹操会派兵接他去回兖州去疗养,但谁也没想到传来的新闻是:
你儿子把徐州打穿了一遍,把陶谦就差踩脑袋吐痰了,然后粮食吃完了自己回家了。
一股不祥的预感向曹嵩袭来。
根据这辈子的过往经验来看,绝对是指望不上这王八蛋儿子的,曹嵩于是迅速打包行李带着家族赶紧奔兖州而来。
曹操这辈子确确实实就是找他讨债来的,让他提心吊胆了一辈子,惹了无数祸,最后成功把爹坑死了。
在投奔他儿的过程中,曹嵩被陶谦给做掉了,这些年的灰色收入成了陶谦的军费。
关于曹嵩之死,一直有两种说法,有认为陶谦冤的;也有认为就是陶谦干的。
《三国志》里的说法比较直接“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
就是你陶谦弄死的。
并不友好的《世说新语》里面的说法则更详细,是曹嵩在前往泰山郡的路中,已经到了两州交界的地方了,被陶谦派出了数千骑兵追杀致死。(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
估计把所有的骑兵都扔出去杀曹嵩去了,太特么吓人了。
《后汉书应劭传》里面说:曹嵩和儿子曹德从琅琊入泰山,泰山太守应劭派兵去迎,结果陶谦因为曹操的原因派轻骑追杀,成功在郡界做了曹操一家,应劭害怕曹操迁怒,投奔袁绍去了。(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人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他儿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奔冀州牧袁绍)
这都是铁证如山说陶谦被打急眼了把曹嵩给做了。
另一种说法,是《吴书》里记载的,陶谦不但没追杀,反而派了两百骑兵护送“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结果护送的校尉临时起意,杀了曹嵩劫了财物逃跑淮南了(闿於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
各方面的佐证来看,《吴书》应该是突显陶谦无辜然后为了拉低曹操形象分做的假。
结合陶谦打小放荡不羁的性格,大概率就是陶谦做了曹嵩。
千万别以为陶谦是个受气包的样子。
是他打曹操在先,这些年欺负别人欺负惯了,突然碰上硬茬让人家反过来暴打了一顿,脸上挂不住了,输急眼了,脑子一热就杀人家父母啦。
曹操在听到他爹被杀的消息传来时突然想起:“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我还特么不懂得你有多么不容易。
老爹啊!我这辈子从来都是闯了祸去找你,我是太想活出个样来给您看啦!
让您骄傲估计是谈不上了,您要是活着估计连祖坟都不会让我进,我是没让您过了一天踏实日子啊!
晚了!现在说啥都晚了!
每个当儿子的通常是在老爹的灵前进行忏悔与和解,很多极度的伤心与悲痛也往往在父子阴阳两隔后才会奔腾出来。
当了一辈子混蛋儿子最终成功坑死老爹的曹操,想起他那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
微不足道的徐州老少爷们作为陪葬大礼你收下吧!
年近不惑之年,忠君爱民了半辈子的曹操在怒发冲冠后干下了几乎毁灭他一生事业的事情。
人在极度愤怒时千万不要下决定!
千万千万不要!
因为很多破坏力极大的决定一旦颁布,很多魔鬼会随之而来的被放出来!打着你名义的利益链条会自动开启,你想收都收不回来!
但最终的买单者,是你这个开启魔鬼大门的决策者。
曹操下令屠灭徐州为他爹陪葬!
人越是缺啥的时候,往往就会报复性的进行过激补偿。
正常来讲,冤有头债有主,但曹操为啥会如此举动的迁怒百万徐州百姓呢?
因为他亏孝,亏的特别厉害,他自己知道太对不起他爹了,他想不出来啥更能补偿他爹的了。
我知道三国历史上下笔一定要慎重,因为各种各样的粉丝太多。
但是,从就事论事的史实角度来讲,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是需要这个专栏去尽可能本真的还原的。
当年青州救万民的是他。
今天徐州屠百姓的也是他。
只是很多导致他当时做出决策的环节发生了变化。
在青州,他要名垂青史做士大夫。
在徐州,他要让徐州百姓作为祭祀给他爹陪葬。
人永远是复杂的,人无论多么伟大,也总有他亏欠到当牛做马都还不清债的那个人。
无论怎样,尽可能不要亏孝,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人真的没几个。
随后,以青州军为主力的曹军在放开了手脚无限劫掠奖励的前提下开始爆发出了强悍威猛的战斗力。
青州军客观来讲本来都是好人家的淳朴百姓,但在五六年的流寇时间里已经野化释放出人性中太多弱肉强食的原罪了。
这种人性原罪会随狂风而鼓噪,随烈火而燃烧!
应劭逃离泰山后,曹操走的东线,先接管泰山,然后略地至琅邪、东海,所过屠城鸡犬不留。(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本来驻防在小沛的刘备听说曹操从东线杀过来了迅速来到郯城补防,结果在郯城东被曹操打垮。
曹操继续往南打,又打破了襄贲,然后继续一路走一路杀!(所过多所残戮)
陶谦一筹莫展,准备跨过长江逃往老家丹阳郡了,这辈子的创业算是到头了。
甭管你陶谦这位东南袁绍多会布局,多会网罗势力,碰见打不过的阎王你一点辙没有,说啥都不好使!
差距出来了,人家袁绍不仅能导阴谋剧,还能抄家伙亲自演武打片。
等死吧!徐州眼看就姓曹了。
虽然姓了曹也没啥用了,徐州民心和可榨取的实力从此跟你曹操都没有关系了。
就在曹老板肆无忌惮的将混蛋暴行各种释放的时候,此处,话锋猛地一转。
曹操的此次征伐在徐州血债累累,冤有头债有主,丧父固然痛心,他不该对无辜的百姓施加如此暴行。
本来就是错在你,你爹在人家地盘上你砸人家场子,砸了还不知道派人保护你爹,你这是什么混蛋儿子!
人家徐州百姓错在哪!
曹操施完淫威迅速得到了现世报,他接到了红色警报,内容很惊悚:
他曹操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发小、支持者、陈留太守张邈、弟弟张超、谋士陈宫三人反了,迎吕布为兖州牧,兖州全境响应,目前只有下图黄色区域的鄄城、范县、东阿仍在曹操手中。
这要不叫现世报,就没有能当典型案例的了
曹操一夜间由马上要横跨两州的超级省长降成了县长,曹操被迫班师,徐州百姓因此得到了救赎。
当然,陶谦也续了命。
但也可能因为这次惊吓过度,他也快到日子了。
奉先大人再次上场了,我们来看看吕布,他在太师死后的两年时间里都在哪里漂泊。
192年六月,连杀两位老板的吕布被丧家犬般的踢出了长安后最终仅仅数百骑兵带着董卓的首级逃出了武关。
他先投靠了袁术,他以为他杀了董卓给他袁家报仇袁术应该感谢他,结果人家袁术盗亦有道,因为他反复无常,根本不接待。(术恶其反覆,拒而不受)
专门跟非主流联盟的袁术都不要他,吕布无奈只能壮着胆子来到了主流的袁绍那。
袁导向来能摆弄各路演员,而且时机比较好,袁绍此时正在拍黑山剿匪记,会战张燕黑山贼于常山,正缺武打演员,于是吕布应聘去了。
当时张燕有精锐骑兵数千,这让袁绍非常头疼。
吕布作为客串演员换衣服就上场试镜了,打骑兵战是吕布起家的本事,吕布为了在袁绍这立足这部戏拍的很卖力气,不仅不用替身还经常与亲随成廉、魏越等率领骑兵军团亲自突陈冲锋。
吕布这串剧组的打起来勇猛无比,战绩颇佳。
在帮袁绍击破张燕军后,吕布又翘尾巴了,他多次向袁绍要求增加军队而且纵兵劫掠,弄得当地怨声载道。
这让袁绍很不高兴,不知道我袁本初外号用过就扔吗?你祸祸的是我的地盘,再加上习惯性弑主的烂名声,你个拍三级片的咋还拿自己当花旦了呢!
袁绍准备要暗杀他。
不过让吕布察觉到了。
专门杀爹的吕布在这方面颇有心得,很有点刘备属性,他对于危险的敏感度非常高。
吕布于是在袁绍杀他之前成功逃脱,又逃到河内张杨处。
张杨是他的并州老乡,但这个老乡得到了李傕郭汜的消息:杀了吕布中央大大的有赏。
吕布听说后,对张杨说:兄弟你杀了我吧,杀了我你的实力就弱了,但却能得到李傕的高官赏赐,挺合适的买卖。
张杨一琢磨,于是表面答应李傕郭汜我这就杀他,背地里就是不动手的继续观望。
李傕郭汜一琢磨,明白是啥意思,于是迅速调转角度,又下了一封诏书,封吕布为颍川太守。
既然你不想当坏人,那这人情还是留给我们跟吕布握手言和吧。
至此,并州势力的吕布和张杨连跨河内与颍川的连在了一起。
也是在这个时候,吕布进入了一个集团的眼帘。
吕布从袁绍那去投奔张杨的时候,路过了张邈的地盘,张邈派人迎接吕布,对他大加款待,临分手时还握手盟誓。
这就是张邈的不对了,因为你现在和曹操是一伙的,而曹操的大哥又是袁绍。
不过后面的发展,让我们产生了怀疑,这也许是有预谋的一次示好。
因为后来很快曹操老爹被杀,曹操在第二次带着全部人马去抽陶谦的时候,张邈听从了陈宫的建议,迎此时在颍川的吕布入主兖州。
吕布袭兖州,是后来人们谈论这段历史的主要称法。
实际上,这段历史并不那么简单。
本质上应该叫做张邈叛曹操。
陈留太守张邈,和曹操是好朋友。
当年曹操起兵的时候,投奔的是张邈。
两人好到了什么程度呢?
曹操第一次打陶谦之前,跟家眷说的是:“如果我回不来了,你们就去投奔张邈。”
后来打陶谦回来后哥俩还抱一块哭一通呢。
这是托妻献子的交情啊!
兖州是反董卓联盟的中坚力量,当年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山阳太守袁遗再加上当时张邈的小弟曹操,兖州六票成为讨董联军票王。
但后来我们看到了,刘岱杀了桥瑁,曹操又打跑了刘岱派下来的东郡代理人,随后刘岱死在黄巾手下,鲍信又拉入了曹操当兖州的话事人,紧接着鲍信也战死了,袁遗后来又被袁绍派去抢扬州随后死在沛县,兖州就还剩下两个革命大佬。
一个张邈,一个张邈当年的小弟,现在的大哥,曹操。
史书中说鲍信等人当年迎曹操入兖州,其实根本不是我们认为的兖州从此就姓曹了,而是一堆手里有点实力的本地股东拉了另一个更能闯的小股东,然后董事会公推曹操当总经理了。
而且最开始的时候,张邈并没有同意曹操入主兖州。
迎曹操的最大领导是鲍信,下面就是州吏万潜了。(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
热烈欢迎曹操的是青州黄巾泛滥的东兖州领导们,西兖州根本没表态!
因为曹操此时是袁绍的人,几年下来这哥俩穿一条裤子的满世界开战是有目共睹的。
之前我们说,关东联军在解体后,分成了袁绍集团PK全世界。
董卓、袁术、孙坚、刘虞、公孙瓒、陶谦这一大帮全在跟袁绍开战。
曹操在血与火的拼杀中后来渐渐出息成了袁绍大哥的南方第一打手,配合袁绍作战的第一铁拳。
这让张邈心很虚。
因为他和袁绍很不对付。
当年在讨董联盟时,袁绍当上盟主后比较嘚瑟,张邈曾经公开数落过袁盟主,两家开始结下梁子。
后来很多次,袁绍向小弟曹操授意,去把张邈给我做了。
曹操拒了很多次,对袁绍说“张邈是咱自家兄弟,甭管对错咱都得高看一眼,现在天下未定,不能自家人开干啊!”(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
同志们,救人帮人的话千万要多说,骂人损人的话尽可能的不说。
因为你无论说的啥,最终都会传到被说那个人的耳朵里。
看不顺眼也尽量闭紧我们的嘴,千千万万别竖仇家。
还是那句前面我们引用曾仕强教授很多遍的那句名言:我们中国人的复仇心很强,我们的复仇期很长。
曹操这话张邈就迅速知道了,张邈在感激之余心里同样是哆嗦的。
谁知道曹操这大兄弟会不会哪天大义灭亲了呢?
而且双方不久后就有了裂痕。
当年王匡当袁绍小弟做他黑手的时候杀过董卓派来和解的朝廷官员,后来王匡被董卓偷袭后部队都打光了,袁大哥没有啥表示。
王匡于是回老家泰山继续募兵去了,然后又收了数千人,但这次人家王匡准备去跟张邈混了。(其年为卓军所败,走还泰山,收集劲勇得数干人,欲与张邀合)
你袁绍不够意思,我找张邈去了。
王匡的跳槽让袁大哥很不爽,宁我负人,人勿负我,于是袁绍又下了一个扣。
王匡当枪杀的朝廷命官里有一个叫胡母班的泰山豪族。
袁绍把这个消息放出后,在泰山招兵的王匡顺利的等来了胡母班家族和曹操。(匡先杀执金吾胡母班。班亲属不胜愤怒,与太祖并势,共杀匡)
曹操从扬州招兵回来后就没再投奔张邈,后来又杀过想投奔张邈的王匡,双方在本质上其实已经对立上了。
不过由于后来因为黄巾军势大,以及鲍信力主,袁绍在背后支持的情况下,曹操入主兖州并没有被张邈等人公开反对。
张邈没有迎曹操,只是没有反对,选择了让子弹飞一会。
当时就是拿你当个打手,认为你会死在黄巾军手里,即便不死到时候你也没啥实力了,到时再收拾你也不晚。
不过,谁也没想到的是,曹操到了兖州后迅速鲤鱼化龙了,刘岱和鲍信的地盘被曹操继承了,随后人家不但实力没被消耗,还得了一大票无主的青州兵,瞬间移民了一百万干活的。
这一百万人是什么概念呢?
后来刘禅投降的时候,整个国家登记在册的正常人口总数不过94万。(并不是说蜀汉总人口哈,没算军籍和吏籍)
兖州也由最开始的曹经理出面带领股东们扭亏为盈突然间变成了曹老板占了大股份。
面上双方也许还能说些托妻献子的话,但心里盘算的都是那零和博弈下的利益。
就算没有裂痕,就算真是好兄弟又能怎么样,我们也看到了曹操和袁绍这哥俩在这几年好到了什么份上,但后来那场官渡大战的主角又都是谁呢?
张邈这也是这意思,他的利益受损了,大有被曹操吞并的趋势。
张邈于是决定再也不能这样活。
但是,曹操瞬间崩盘到只剩三个县真的仅仅是张邈和吕布的原因吗?
他张邈就算联合了吕布、张杨以及友军济阴的吴资,充其量也就是上图中的红色区域。
北面有袁绍,东面有曹操,曹操只要回来弄死他们是轻轻松松的。
这几年曹老板的战绩他是知道的,曹袁联军屠袁术的主场就在他陈留郡的封丘!他是亲眼见过那哥俩是咋宰鸡的!
他心里其实清楚,他也是鸡。
那他为啥还敢干这种不知死活的事情呢?
因为他得到了确切消息,他的这一刀能彻底捅死曹操!
谁让曹操差点万劫不复呢?
又是谁帮曹操扶大厦将倾挽狂澜既倒呢?
他的子房要闪闪发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