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忆:以海派之名,做非遗的“追光人”

  原标题:李诗忆:以海派之名,做非遗的“追光人”

  

  经上海民协七届九次常务理事会审定通过,李小玲、石圆圆、尹笑非、李诗忆、李浠、方红艳、张红维、鲁守华、何玉玮、李士忠等十位会员被评为2022年度优秀会员。近期将陆续推出他们的介绍,以期有更多会员助力协会工作,为上海民间文艺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共创佳绩。

  

  李诗忆,女,无党派人士,1991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博物馆、画廊与当代文化研究专业硕士,90后非遗海派剪纸传承人、文创人、品牌策划人,黄浦区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文联委员、上海民协会员、上海市黄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剪纸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01

  潜心传承,守正创新

  李诗忆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剪纸,作为非遗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曾代表上海非遗项目海派剪纸参加韩国丽水世博会、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上海第一、第二届国际进口博览会、2019俄罗斯喀山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官方招待会展,2019年登上东方卫视春晚,带领顶级流量男团TFBoys展演海派剪纸。其于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中被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入选为30位“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李诗忆一直致力于将新生代海派文化融入国际设计理念,关注城市灵感,传达手工技艺价值。

  

  

  

  02

  海派国潮,跨界融合

  国外的经历,让李诗忆意识到无论是海派文化和传统技艺都是一片亟待开发的沃土。回国后,她担任了以父亲名字命名的文化品牌“守白艺术”执行总监,无论是产品设计、展览策划还是品牌推广,公司的每项业务她几乎都亲自带领团队摸爬滚打一遍。从“守白艺术”开始,她就在摸索一条更广阔的文创之路。2018年3月,李诗忆及其带领的国际化团队创立“忆想天开”品牌,立足全新媒体营销平台,用国际视野聚焦新生代海派文化输出。“忆想天开”承袭了海派文化设计理念,探索年轻一代生活方式,以非遗文化与现代原创设计相结合为理念,策划不同的创意增值服务,建设“艺术+互联网+文化”相融合的“上海客厅”海派新国潮文化创意空间。

  在李诗忆的影响下,忆想天开作为拥有一支年轻非遗传承力量的团队,以“新国潮非遗传承”为方向,目前已逐渐开拓产业化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研发各式海派艺术文创,以“品牌跨界+自主研发”,达成跨界合作模式,进一步为品牌探索年轻一代生活方式注入文化艺术基因与国潮之力。

  

  

  作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非遗技艺的践行者,【忆想天开】在2023年豫园灯会中,荣幸携手豫园商城和上海博物馆这两大城市文化IP,为大家奉上一个让文博“活起来”的生动案例。豫园老街区域,被打造为“奇豫上博”文化特色街区。上博馆藏琴高乘鲤图轴、剔红海水飞鱼纹圆盒、石舟铭漱金玉鱼佩墨,以及窑粉彩佛供双鱼等蕴含锦鲤元素的文物,李诗忆及其团队设计打造,摇身一变,成为充满趣味的锦鲤灯组和网红双鱼邮筒。

  03

  非遗传承,走进社区

  李诗忆于2014年带领团队开启了【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传习项目由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多方协同,传习所以上海市非遗传承人为基础,联手专家协会和院校专业优势多方协同合作,聚集专业人才,组建师资团队,定时定点举办公益性传习活动;同时根据社会需求,通过开展讲座、展示、教学等模式传播、传授手工技艺。同时引入多方资源和平台,如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黄浦区委统战部、黄浦区妇联等,为不同年龄层的艺术爱好者提供非遗推广平台,如【忆想天开·文创课堂】、【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楼宇】,更有国际化的【国际青少年互动营】体验活动,让海派手工技艺能够得以发扬和传承,吸引更多对手工技艺感兴趣的中外青年,加速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自项目开展以来,场场活动报名踊跃,座无虚席,吸引了10万多粉丝量的关注。通过口口相传、手手相授的方式,弘扬和传承海派手工技艺。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至今举办超过500场传习课程,平台现有逾20位手工艺达人及民间艺术家,吸引了近9000位学员,每场报名人数超30人,线上传习所的图文课程阅读量超过 20.9 万。团队在李诗忆的影响下,以传承和教学为特色,拓展学员主观能动性,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为方向和目标,联合制定教育计划吸引更多艺术家投入和分享旗下艺术品和手工技艺。同时启动全新运营模式,不仅限于单一线下课程模式,培训项目还融入更多的互动和体验环节,继续在非遗文化艺术传承人才的培养和激励上下功夫,打造适合其成长的沃土和环境,吸引更多喜爱艺术、传承艺术的人“落地生根”,让非遗文化艺术可以开花结果,发扬光大。

  

  作为上海青年民间文艺工作者和海派非遗传承人,我们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勇于逐梦,努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自身发展结合时代脉搏,从个人到集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立志创造出创作出为我所用,为城市服务,注重可持续传承特色,真正符合城市时代当下的具有生命力与精神力量的民间文艺。

  ——李诗忆

  · 版权说明 ·

  相关图片来自于李守白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 END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