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作文」雅礼中学高一考场作文|主客相融,成就人生

  【以下内容来源邓志刚语文工作室原创。本号尊重原创,公益推荐,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把人生分为两种,一种是“我—它的人生”,就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作为“我”认识、利用的对象,一种是“我—你的人生”,就是超越主体与客体之分,跳出自我的人生。他还认为,“自我”是不能独立存在的,需要有“他者”的参与才显得完整,才能凸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活着必须与他人进行对话,必须与世界和自然进行对话。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种种人与事,不可避免地会对“人生”这一话题产生思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你的人生”的理解和认识。题目自拟,不少800字。

  

  主客相融,成就人生

  2211班 赵文杰

  指导教师:胡伏英

  俗话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也曾提出“我-你的人生”这一观点。毫无疑问,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无法脱离社会而生存。那么,在人生交往之中,何不让主体与客体相融,不分主客呢?

  何谓“我-你的人生?”我认为,“我”即主体,以自我为中心而发散的波纹,“你”即客体,则是站在他者的角度,两种惊起的波纹相互融合,我能由你来成就自己,我也能把你当做另一个我,将自己融于你,进而达成我你相互融合的一种关系,这样的人际关系,便是“我-你”的人生。作为青年,更应有这种抱负,主动参与“我-你”的人生。

  由主体融入客体,这便是奉献的人生。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从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与身体,每天起早贪黑,为了让更多的女子来成功上学,甚至挨家挨户去游说,她将劳累留给自己,却将青春赋予他人,似草原上的微火,照亮乡村众多学子前行的道路。于他的人生间,已然跳出了自我的人生,而是在莘莘学子上,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青年,不也理应如此吗?在人生之中,也应当将自己的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当我们将个人的主体融入他人的客体时,不知不觉间,我们的人生价值也由此显现。

  

  主体的力量有时也很薄弱,需要由客体来支持帮助。我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发展史,无疑是一篇壮丽的史诗。然而,伟大的成就背后,除了广为我们所知的钱学森、邓稼先等人,更多的是灿若星辰而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他们个人的力量也许很薄弱,但他们相互依赖,将不能变成了可能。突破了现实的桎梏。主体在他者的参与下,便可形成一股强大的凝结力,势如破竹,作为青年,也应学会融入他者之后,与他者共同攀登。

  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少的人选择了“我-它的人生”以利益为纽带,在我看来,这是功利的人生,在功利的境界下,便会让我们失掉最初的衷心。作为青年,不应该被这样的功利心束缚住手脚,我们更应打破功利的隔膜,主动将“我”来融入“你”,以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有我为人人之后,才会有人人为我的底气与曙光,才会让他者也愿意融入自己的关系网之中。

  新时代是一个繁荣且光明的时代,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应当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主动将“我”融入他者,与自然对话,与他者对话,与世界对话,进而得以担当时代之任,成就主客相融后灿烂光明的人生。

  点评:

  《主客相融,成就人生》一文论证严谨,先明确提出论点“在人生交往中,应主客交融,不分主客”,紧接着言明主客相融的意义——人生价值得到显现,进而指出主客如何相融,即两者具备相融得必要条件——客体需要主体的支持和帮助,体现出思维的深度。作者并不满足于论述至此就结束,而是联系当下社会中的种种弊病,提出“主客相融”能够打破功利的隔膜,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足以彰显作者思维的广度以及文中所写“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济世情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