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正经历一场“二手战争”,自苏联解体后仍行进在苦难中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的代表作《二手时间》在西方广受好评。
其从社会小人物的角度剖析了1991年后俄罗斯人对于接受西方“二手观念”的严重不适应,更悲哀的是到今天俄罗斯人民还没能走出苏联解体的苦难。
现在仍然进行的俄乌冲突就可以说是西方国家将自身的理念强加给俄罗斯与乌克兰普通民众,进而借助其代理人引发的一场“二手战争”。
俄乌冲突
阿列克谢耶维奇之所以会将自己的书起名为《二手时间》,就是要揭示目前俄罗斯民众所接受的很多现代化思维都是已经被西方国家用过的“二手东西”[1] 。
历史上俄罗斯虽然属于完全意义上的的欧洲国家,但地处相对偏僻又远离海洋的东欧腹地而被西方主流社会所鄙视。
当14世纪后西欧国家进入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时,沙俄还在努力完善其封建农奴体制。
直到1689年沙皇彼得一世亲政后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局面,他甚至化装前往荷兰学习先进的造船技术。在彼得一世时期俄国才出现了第一次照搬西方制度的近代化改革,沙皇俄国也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实现了与西方国家顺利交流。
阿列克谢耶维奇
但彼得一世的改革却未能触动俄国最根本的封建农奴经济体制,近200年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才于1861年宣布废除农奴制。
可又经过了几十年的近代化努力沙皇俄国仍然是整个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其少数精英已经完全融入西方式生活;而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和思想却停留在中世纪,这成为了一战后期沙俄帝国崩溃的根本原因。
沙俄几百年的近代化失败迫使俄国知识分子寻找新的发展思路,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在俄国夺取政权的重要原因。
从1917年到1991年共产党人在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
彼得一世
即使再仇视共产主义的俄罗斯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苏联是整个俄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时期。但是苏联却建立在俄国资本主义民主思想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而封建专制思想依然顽固的社会背景下。
这导致了列宁之后苏联整个统治阶层慢慢违背了革命初心,而沦为了被人民深恶痛绝的红色沙俄贵族。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国内矛盾急剧恶化,许多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又重新向往几十年前沙俄知识分子所呼吁建立的西式民主国家。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全部抛弃了实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体制,而且40多年时间过去了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共产党重新夺回执政地位。
阿列克谢耶维奇
但是在阿列克谢耶维奇为创作《二手时间》而在俄罗斯进行游历时,惊讶地发现上至当年的高官元帅、下至普通工人仍然不能很好理解西方国家的生活理念。
她不禁哀叹现在俄罗斯以及其它前苏联国家存在的西式价值观,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就如同别人使用后丢弃的“二手东西”。
许多俄罗斯许多学者也惊叹于这个民族对于传统俄罗斯价值观的坚守,以至于无论政体如何改变都难以真正融入“西方大家庭”。
但反过来许多俄罗斯民众也认为坚持自己的传统文化才是真正俄罗斯人的表现,这些人鼓吹学习西方只是为了拿敌对势力的赏钱。
阿列克谢耶维奇
今天的俄罗斯仍然被西方国家视作欧洲的异类,而曾经在亲欧与亲俄之间反复摇摆的乌克兰却成为了他们的新伙伴。历史上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大民族属于近亲,双方在自身民族形成后上千年时间内依然保持着非常紧密的文化关系。
在17世纪时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东欧最强大的政治集团,并曾经统治奴役广大乌克兰民众。
为了自身的生存1654年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贵族集体效忠沙皇,之后俄罗斯与乌克兰逐步发展从一个帝国。
但是和俄国长期存在的封建沙皇专制不同,乌克兰直到18世纪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贵族民主制。这就导致在与俄国合并的几百年时间里乌克兰内部主张摆脱俄国控制,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的思想一直没有断绝。
乌克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了第一波民族解放热潮,以班德拉为代表的西乌克兰知识分子发展出了主张乌克兰独立的班德拉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班德拉及其追随者与纳粹德国合作而遭到了苏军的严厉镇压,可“冷战”爆发后西方国家为反苏支持或包庇班德拉主义者。
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重新获得独立,被许多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视作摆脱俄罗斯帝国奴役、实现民主自由的胜利。然而这些嘴上高谈阔论民主自由等“二手思想”的乌克兰精英,却无视在苏联时期俄罗斯与乌克兰经济早已高度捆绑。
俄乌分家导致曾经辉煌的工业体系产业链彻底断裂,俄罗斯仗着家大业大尚可以通过内部调节来弥补;但乌克兰国内市场无法消化前苏联工业体系的产能,其一心融入的西方阵营又不需要苏联特色工业产品。
乌克兰
一旦切断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乌克兰经济崩溃和去工业化将无法逆转,可亲西方学者却一口咬定是苏联体制坑害了乌克兰。
进入新世纪俄罗斯在总统普京强力领导之下经济触底反弹,并利用国际油价高位的时机重新跻身经济军事大国行列。同一时间乌克兰的工业红利彻底吃光,西方国家也根本不想兑现其加入欧盟的承诺。
2010年上台的亚努科维奇总统通过放弃与欧盟谈判来换取俄罗斯经济合作的主张激怒了亲欧派民众,在美欧支持下2014年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赶跑了亚努科维奇。
之后糖果大王波罗申科成为乌克兰新总统,但其除了嘴上空谈民主、自由外就只知道为自己谋取私利。
波罗申科
愤怒的乌克兰民众在2019年通过选票将喜剧演员泽连斯基送上了总统宝座,可泽连斯基除了任命自己当年的影视界伙伴充当政府高官外就毫无作为[2]。
2021年底面对乌克兰民众对其腐朽无能的抗议,泽连斯基铤而走险主动挑衅俄罗斯以换取西方西方国家的支持。
直到今天泽连斯基仍然完全无视战争给民众的伤害,频繁去西方国家走秀来充当“二手思想”的代言人。
泽连斯基和其支持者大谈其进行的是“民主对抗独裁、先进对抗野蛮”的战争,而美欧却只想让乌克兰为打垮俄罗斯流尽最后一滴血。
泽连斯基
但是被传统文化与西式“二手思想”所裹挟的不只是乌克兰人,俄罗斯民众至今也难以摆脱苏联解体之后的伤痛。
1991年广大俄罗斯民众之所以抛弃了苏联和戈尔巴乔夫,就是相信在没有了社会主义体制的桎梏,叶利钦能够让俄罗斯迅速成为民主富强的发达国家。
然而叶利钦和其亲信却根本没有能力领悟西式经济与政治体制的精髓,其500天经济转型计划让俄罗斯经济走向崩溃。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俄罗斯物价暴涨同时卢布汇率崩盘,许多俄罗斯家庭几代人的积蓄变为废纸。
普京上台后通过打击寡头重新恢复了俄罗斯社会正常的秩序,又通过大量出口石油天然气增加国家收入并改善民生,才让俄罗斯人有了国家已经走向复兴之路的感觉。
叶利钦
但是在众多亲西方精英看来普京只不过是另一个版本的沙皇,其执政理念完全不符合他们一直向往的西方民主精神。比如普京在消灭传统寡头的同时大量提拔亲信成为新寡头,俄罗斯的议会也被统一俄罗斯党所控制。
2012年和2018年普京赢得总统大选之后反对派就组织民众走上莫斯科街头抗议选举舞弊,而普京则在之后表现出了与西方国家更强硬的对抗立场。
再加上这些年俄罗斯油气出口创汇下降使俄罗斯复兴之路前景黯淡,许多俄罗斯人对普京的信任也产生了动摇。
去年2月24日普京突然发动了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让许多亲西方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都有了自己被卷入“二手战争”的感觉。
普京
尽管2014年开始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小规模冲突不断,乌克兰波罗申科和泽连斯基政府也从来没有放弃收复失地。
但是在今天许多俄罗斯人已经接受了西方“民主、自由、人权”观念的情况下,普京没有经过议会讨论就下令开战遭到了许多阶层的抵制。
许多亲西方学者认为普京名为现代国家的总统,却追求千年以来俄罗斯独裁者所引以为傲的战功和征服土地。普京仍然沉迷于当年沙皇/苏共领导人的行为逻辑,这样强加在俄罗斯民众的只是“二手战争”。
他们不承认现在的俄乌冲突关系到俄罗斯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是普京为了强化其个人统治而使出的昏招。再加上普京虽然对俄罗斯国内拥有极强的控制力,却无法杜绝西方国家的舆论宣传与渗透。
俄乌冲突
因此在去年俄乌冲突初期乌克兰精英大量逃离基辅的同时,许多俄罗斯精英竟也以各种理由出国以免受战争的波及。
更让普京苦恼的是由于其意图振兴俄罗斯却并不想恢复苏联的体制,导致今日的俄军完全没有了政委这样支撑军队士气的骨干力量。为了能够减轻发动对外战争所带来的民间阻力,普京不得不在2008年军改中开始严格区分义务兵和志愿兵。
普京曾经向俄罗斯民众承诺待遇低的义务兵只保家卫国绝不会出境作战,但事实证明数量不多的志愿兵在面对乌克兰这样中等军事强国时捉襟见肘。
同时俄罗斯近些年武器现代化程度有限,大量前苏联时期生产的落后装备叠加不合格的指挥员使今日战争模式竟然堪比一战。
普京
许多俄罗斯军事观察员和反对派借此攻击普京抱着旧时代的“二手军事思想”不放,一味拼火力浪费了大量士兵生命仍然不能速胜。
当俄乌冲突由闪电战转入长期战争之后,普京也不得不多次动员俄军后备力量充当二线补充部队[3] 。可这样之前为保密而未做充分战争动员的恶果就暴露出来,大部分俄罗斯民众虽支持复兴帝国荣光却绝不愿让自己儿子去战场送命。
因此直到现在普京都没能集结起一支有数量优势且战斗力强大的军队来取得胜利,只能依靠瓦格纳这样的雇佣兵组织在少数战线取得优势来慢慢蚕食乌军阵地。
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结束这场兄弟阋墙性质的冲突,普京还能否赢得俄罗斯民众支持而不会重蹈沙皇战败身死的覆辙将不得而知。
普京
不过众所周知诺贝尔文学奖是带有严重政治倾向的,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二手时间》之所以能获奖,某种程度上也是西方国家借此攻击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不肯融入西方主流社会。
但我们看到今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乌克兰民众遭受的苦难,不禁要问他们一味学习西方就能避免“二手战争”吗?
别忘了1840年后遭遇民族危机的中国也出现过许多主张“全盘西化”的社会名流,1912年后整个中华民国的政治体系几乎完全照搬当时最先进的西方共和国。
但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西方的共和国体制是建立在本国工商业高度发达,民众接受教育水平非常高的前提下;而当时的中国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国,少数发展起来的近代工商业也几乎是被外国资本所控制。
阿列克谢耶维奇
结果西式共和体制很快就走了样,直到1949年毛主席领导共产党人建立新中国才结束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史。
然而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全盘西化的幼稚思想又一次沉渣泛起。幸好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符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制度中的有益东西,才使中国今天能够成为民主富强的世界第二强国。
再看阿列克谢耶维奇哀叹俄罗斯人把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视作西方国家的“二手物品”,将苏联解体后的十几年学习西方体制的过程称为“二手时间”。
就不难看出以她为代表的某些前苏联精英盲目相信全盘西化,才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走向民主富强的唯一道路;却完全无视本国同西方国家在近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一味照搬西方肯定会水土不服进而引发社会灾难。
乌克兰与俄罗斯
可到今天他们的知识分子仍然要么一味回归传统、要么一味照搬西方,却没人能做到开创本民族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更要命的是现在俄罗斯等国实行西式民主体制根本出现不了人民领袖,两派通过议会斗争反复上台才是他们难以找到真正富强之路的根本原因。
[1] [白俄]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著 吕宁思 译 · 二手时间 · 北京:中信出版社 · 2016-1:目录页
[2]人物丨乌克兰当选总统泽连斯基:从电视剧照进现实的总统之路 · 澎湃新闻 · 2019-04-23
[3]普京突然签令扩军13.7万,外媒炸锅了 · 北青网官方帐号 · 2022-08-26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