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奏响课程思政“大合唱”

  原标题:协同育人奏响课程思政“大合唱”

  协同育人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既往思政课唱“独角戏”的方式已难以适应,需要多方合力奏响课程思政“大合唱”,为整合育人资源、汇聚育人力量开辟新天地。

  课程协同:破解思政教学孤岛困境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建设课程思政,能进一步开发、整合育人资源,从而形成更为广泛、强大的育人合力。具体实践中,高校应以课程协同为基础,切实改变育人资源及力量分散化的局面。

  首先,要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全面协同。高校要坚持以传统思政课程为中心,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与追求,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在育人体系中的示范和引领效应。在此基础上,专业课、通识课教师要站在学科高度审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立足课程教学,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格、价值观念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教学实践的手段与策略。教师也要在不改变原有课程结构和知识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挖掘、提炼、整合思政教育元素,探索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特色和思政内容体系的建设路径,使课程思政建设更具系统性和条理性。

  其次,要实现理论与实践协同互动。理论课程方面应注重在发挥各类课程育人载体功能过程中,凸显思政教育内容的内在逻辑,但要避免思政理论一味灌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主题讲座、课程分享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传统思政课程教学还是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只有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意识、外化为言行,才能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具体实践课程应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为导向、以多元活动为媒介、以思政教育嵌入为目标,通过设置社会调查、职业体验、志愿服务等探索性任务,让学生主动走出校门,通过实践实现知识、能力、思维、思想的成长和提升。

  功能协同:全面聚焦学生成长发展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既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养成,又要强化学生的德行建设,还要审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程思政的功能与价值协同,助力学生成长发展。

  学生能力养成方面,课程思政要在统一的教育理念下,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而服务。课程教学应立足社会发展现实、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突出对学生专业应用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帮助学生成长为行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任课教师也要着重培育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和意识,能利用自身知识储备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德行建设方面,高校和教师要通过广泛、深刻的思政教育使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要求全体教育者能结合我国的发展历史与社会现实,从不同课程、不同维度、不同视角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在增进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情感认同中,铸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守公德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的言行举止、行为准则、思想意识皆符合公众之德的要求,使学生在遵守公共秩序、遵纪守法、关心社会民生、热衷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形成高度自觉,为构建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严私德,就是要引导学生能以较高标准要求和约束自我,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高校及教师既要着眼于学生的情绪情感,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帮助学生掌握排解负面情绪、自我疏导调适的方法与技巧。同时也要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与价值,使学生日后能在社会生活、职业环境、家庭生活中具备更好的角色适应和转换能力,能在不同角色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对知识、真理保持执着追求,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健康情趣,增强学生抵御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主体协同:推动校内校外联动育人

  协同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与优化,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在高校育人实践中,不能局限于课程本身,而要将一切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因素、内容纳入育人体系之中。

  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要加强教育教学与行业背景、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和深度引导。高校与教师应积极完善、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邀请行业精英担任课程嘉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让课程嘉宾从亲身经历和人生阅历出发,构建别样的教育视角,帮助学生更好认识行业现状、职业环境。

  家庭作为学生的情感依托和发展支持,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应定期与学生家长展开沟通,就学生成长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交换意见。高校应主动为家长开展家庭德育提供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尤其要帮助家长在人际交往、恋爱交友等方面给予学生正面引导。在学生面临就业、升学等重要抉择时,教师要与家长一起承担起引导责任,帮助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合适选择,从而为学生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时斌,作者系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