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读︱2023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化学备考攻略
原标题:名师解读︱2023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化学备考攻略
语文:找到知识漏洞培养做题专注度
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高三语文组 郎晓迎 一级教师 备课组长
高三复习进入4月,已经是二轮复习过半,如何提高成绩,我们从师生两个方面入手。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加大刻意练习,训练学生深度总结。学生高考复习进入倒计时,有针对性地训练是希望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通过重复练习的方式,从不会达到会。与此同时,在规定时间内的练习,更是培养学生做题的专注度和他们的考场应变能力。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在学生刻意练习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针对他们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并对于学生的薄弱点进行反复练习。我们组内一直以批作业的方式,完成于学生沟通的过程。每天学生的作业我们都是逐题批阅的,因为不批不知道,学生的想法真奇妙。我们基本了解了学生的问题都集中出现在哪里,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的反馈,会有最快的速度,把学生从错误的思路上拉回来。
针对提分进入瓶颈期的尖子生来说,作文是一块很好的阵地。教师可以从“规范答题和作文升格”的角度,在短期内给学生提分的可能性。
四、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逐个攻克。我们学生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审题不清。根据高考试题反套路的特点,我们学生遇到复杂的题干内容,往往在考场上乱了阵脚,最后所答非所问,失分甚多。其实语文试题一直秉承着大道至简的原则,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深入文本,从文本的解读入手,回归阅读理解的正途。
综上所述,二轮复习的重点依旧回归教材。按照现在最新试题的动向,课本中课文内知识点的考查越来越多,学生在高一高二学过的内容,已经有很多模糊不清,帮助他们归纳复习课本内的知识必不可少。另外,我们也发现,我们平时做题时很少遇到现代文阅读以现代诗和戏剧的形式出现,而天津北京等地的试卷中,这些文学样式已经出现在试卷中,那么优选题目,精致深挖文本是二轮复习中,我们要带领学生做的事情。学生的时间何其宝贵,我们必须抓住每一节的有限时间,帮学生练透题目,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作文不可套作,但是作文的套路就在教材当中。教材中的高考话题28个,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10个话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的12个话题。将这50个话题给学生逐一练习。针对学生考场作文无话可说的情况,我们还会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积累。这些素材的积累不是人物事件的堆砌,而是将每一个话题下,具有思辨性的段落总结给学生们,启发他们的思维。
高考每年都有创新,每年都有变化,而这些变化和创新也许在各省市的试题中已经初露端倪。接下来我们还会完成广东省的一模试题,还有北京各个区编写的考题,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拓眼界。还有语文教材包括的整本书阅读部分,现在已有北京天津等地区有很多试题上的尝试,我们也会利用三测的机会带学生做到位,练到位。
化学:短时间内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 刘庶华
依据高考命题“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真实情境为载体,以实际问题为任务”的原则,在一轮复习基础上,如何短时间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是二轮复习的重点,为此需做到以下三点, 夯实基础,以点带面,形成网络;专题训练,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弥补短板,养成规范性。
回归教材, 高考试题看似复杂多变,但“追本逐源”其实都来源于教材,是教材知识点及相关拓展能力延伸而已,所谓“以本为本”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阅读教材是复习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理解。
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学生们需要挖掘教材中的图表、实验、科学视野、资料卡片、课后习题等的教学价值。其次,要关注新旧教材的变化,特别是新增内容,如超分子、胺类物质等。需要注意的是,官能团名称等内容应以新教材为准。最后,为了提高效果,学生们应该掌握元素基础知识,熟悉扣空填写、典型实验装置图的绘制,及拆分重组等技巧,要知道高考化学实验几乎都来自于教材。因此,学生们需要善用发散思维,将高考题目回归到教材中,在复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题训练,突出重点。 为了应对高考化学,学生们需要搞好专题复习,建立知识网络,将“繁、杂、散”的化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巩固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以发展学生能力,方便在解题时快速提取相关知识,提高应用能力。此外,针对高考试题,需要总结出高频考点,并将重点放在这些考点上进行练习。例如,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KP计算、工业流程中涉及到的陌生方程式的书写及质量分数计算、以及对电解质溶液中曲线进行分析等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备战高考。
抓解题规范性训练,突出准确性的提升。 在进行了一轮复习后,学生们仍然存在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表达不清楚、计算不准确、以及“双基知识”不够牢固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及时反思和纠正。
为了解决概念混淆的问题,例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物质”以及“电子数、质子数、质量数、相对原子量”等问题,可以将它们列成表格并比较、找出其中的区别,然后进行讲解和练习,以消除盲点。
对于文字表达题,例如平衡移动与转化率关系、如何确定滴定终点以及如何证明沉淀干净等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答题要点,形成解题框架,简洁明了地表达出关键点。
在解决化学用语不规范、计算不准确等问题时,针对电子式、结构式、价电子排布式、排布图、空间构型等,需要进行限时训练,及时纠正错误,并在解题中利用极值法、平均值法等提高运算能力及准确性。
总之,现在高考试题的灵活度、创新性不断提升,要求学生在答题时更要深挖教材,讲究策略,注重效率,扎扎实实搞好复习。
成长学院
ID:lswbjy2013
致力于打造本地权威、专业、贴心的文教文博文旅综合服务平台
▼商务合作▼
编辑:冯美琳
审核:孙泽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