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法官在法庭上无聊转法槌玩,律师:还有更尴尬的,你敢信?

  法学这几年在文科领域的热度,居高不下。法学考研的热度,也快要追赶上临床医学了。法学生毕业,工作内容严肃,入编制几率较高。

  在学校的时候,学生会有模拟法庭,用来学习。老师说过,模拟法庭上出现什么夸张的情况都不过分,因为现实生活会更夸张。

  

  我们以为严肃的场合,很可能会带有意想不到的笑话。不少学生吐槽说,学法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说不笑的时候,就不能笑。说专心做法官,就绝对不能转法槌。

  法院是神圣且严肃的地方,同学们可能想不到,会有什么很尴尬的事情。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老师说的话,一定是有依据的。

  

  比如法学生们很清楚的,在法庭上,可以申请回避。有人申请回避的理由就很奇葩,因为他觉得法官的语气,看起来不像是能判他赢。

  有人觉得自己没有偷东西,他只是在路边上捡了一根绳子。绳子后面拴着的牛,他给自动屏蔽掉了,还有在法庭上,叫法官为法官大人,还有叫青天大老爷的。

  

  这些我们平时用来调侃的话,就有人会声情并茂的表现出来,甚至还能伴随着五体投地,加上点眼泪。

  除了这些“不懂行”的人,法官自己也会闹笑话。一名律师说,看见一名新上任的法官,因为在法庭上,听着举证觉得太无聊,不自觉的开始转动法槌。

  

  这估计是上学时候,转笔留下来的习惯,手里不能有东西,有东西就要转一转,好像不转不开心一样。

  这也不是故意这样的,通常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行为,就是不自觉的,好像是肌肉记忆一样。可以理解,虽然想笑,但最好憋住。

  

  法官很辛苦,工作强度也比较大。更多时候的案子,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些小事,却很消耗精力,所以法官的流动率也还是很大的。

  不少考生考上之后,工作了,才意识到工作性质差距比较大。最后导致的离职,去寻找更好地出路。

  

  会有学生觉得很惋惜,辛苦考上了,却不珍惜。对于这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对法官,律师,等相关岗位感性的,不怕辛苦的同学,高考后就可以尝试报考法学院了。

  还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要高考了。文科类学生,未来最好的选择无外乎就是3个方向,会计,法律和师范。

  

  师范类专业对学历要求严格,如果不是名校,那报考意义不大,未来会很卷。会计也被称为是高危职业,赚钱的不安全,安全的不赚钱。

  法律成了文科生高考后报名的最优解,为此五院四系就不得不提。五院四系是我国法学院的9所名校,在当年,只有这9所学校可以学习法学。

  

  这几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这些年来也居高不下。能考上的学生并不多,但文科学生很多,对法学专业的需求也很大。

  近些年来的学校发展,很多其他学校,也有了相关专业。这些学校,现在也可以成为同学们,法学方向的选择。

  

  成绩不够读五院四系的考生,或者成绩不错,可以考上本地不错的名校的考生,都可以尝试一下,自己本省,或者本市的名校法学院。

  这个城市的选择,就根据考生未来工作地区来定。如果考生未来想要去上海发展,就考在上海就读的法学院,在甘肃发展,就考在甘肃的法学院。

  

  有同学或者家长们可能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其实和医学生未来就业,最好在学校当地是一个道理。

  学校可能在全国看来,并没有很棒。但在本省,或者本市,是很受认可的。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都会比较顺利。

  

  学校,老师,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未来都是人脉和发展机会。有些学校是很好,但毕业后回到老家工作,人生地不熟,同行你都不认识,也攀不上关系,会很难受。

  所以各位同学和家长们,喜欢法学可以报考。本科没考上,研究生也可以报考法硕非法学。成绩如果有明显优势,就选五院四系。如果没有就选择本地法学院,未来发展同样很好。

  

  笔者寄语:

  法学学习难度大,工作后辛苦程度高,当然回报也很高。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报考,说不定下次能看到那些有趣事情的人,就是你。#法学院#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