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问一问:会计科目借贷方怎么区分
#财务与会计#
会计科目借贷方区分靠合理确认、计量,并记录和披露会计信息,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会计实务借贷方向口诀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是复式记账法,账户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汇总一下即是左边一般借增贷减,等式的右边一般贷增借减。
参考资产负债表清楚明确,资产负债表左侧的为资产,等于资产负债表右侧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即资产负债表左侧的资产科目,借增贷减——增加资产记借方,减少资产记贷方。
同理可证反之:资产负债表右侧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所有科目发生额,借减贷增:增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记贷方,减少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记借方。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金等备抵账户除外。
图片可另存下载后放大查阅
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四收入;主营业务支出、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四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四费用等“损增借、益增贷”。
也就是说损失增加记借方、收益增加记贷方。
当然也可以从损益明细表查看。
不必纠结于十四个还是十七个科目,比如公允价值损益单独记忆即可。
资产减值、信用减值等当然也在费用中。利润表中还有,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积金、 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积金;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积金等。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是借:利润分配 贷:应付股利等项目。
成本类科目也是借增贷减,各报表上没有成本类会计科目,多记在存货栏目。比如构成产品的直接支出成本类的原材料、人工费、制造费用等在费用支出科目中反映。
成本类科目,如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在损益表中反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一般在"存货"中反映。
"开发成本"科目反映未完工的(或完工后、没有结算的工程)在建工程成本,"开发产品"科目反映完工的开发成本等。
辩证看借贷方,比如收益类账户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基本相同,收入增加额记入账户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借方,由于贷方记录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专家总结口诀: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总之,会计科目借贷方怎么区分不确定的前提下加入一个问一问的群,和专业老师共同探讨吧,边学习边记忆,即使非会计专业的人学习管理也要掌握更多便于熟悉账务关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