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傅江烨:做水利教育事业的追梦人
原标题:师说|傅江烨:做水利教育事业的追梦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更是为人治学、育人启智、立心铸魂的引路人。在水院有着许多默默奉献的教师,他们以德立身,以爱育人,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于平凡岗位中。
傅江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校园建设处处长,1998到校工作至今,始终扎根于水利人才培养的服务一线。用跨界融合的能力、真钻真研的作风和敢拼敢干的劲头,密集完成学生宿舍扩建工程、水利教育综合楼、第二实验实训楼、南浔校区等共计近50万平方米的多个建设项目管理,积极服务于浙江水利英才培育和水利高质量发展,获首届“最美浙江人·最美水利人”提名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水利人”的应有风采。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傅江烨认真学习,勤于实践, 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他深耕校园基本建设 ,服从学校组织安排,勤恳务实,带领部门职工坚守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保证各项项目顺利开展,受到领导好评和职工赞誉。
涵养跨界融合能力
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在工作中不断挖深吃透行业知识。大学毕业进入学校工作后,傅江烨深感法律专业背景难以满足现实工作需要。于是,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他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取得了建筑工程管理第二本科学历和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学历,成为学校校园建设管理领域能融合法律、基建和教育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管理者,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极大助力。他扎实的业务知识多次受到学校、项目承接方等单位的肯定和赞赏。
发扬真钻真研作风
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工作中避虚就实,对待问题真研究、真解决。为了制定以水为特色、更加符合学校实际的基本建设规划,傅江烨制定详细的校内外调查研究计划,积极走访兄弟院校,对水利特色高校校园建设做到胸有蓝图。他深入施工一线,加强对建筑通病的研究,对其发生原因、应对措施做到细致掌握。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重大困难时,傅江烨带领同事们认真研判合同、上级相关文件,听取多方单位意见建议,科学合理制定处理意见,妥善处理施工单位诉求。 校园建设工作面临大量的文档,专项工作方案、上级文件、合同、汇报材料······傅江烨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及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监理单位高效、完整地进行资料归档和档案验收工作。无论是具体业务还是党务管理工作,他都保持钻研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有序开展并取得成效。
保持敢拼敢担劲头
干一行,敬一行、成一行,爱岗敬业,在困难面前勇于担当、冲锋在前。作为学校基本建设工作的负责人,傅江烨始终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的作用,把工地当阵地,深入一线抓工作落实。
2020年11月24日上午,南浔校区开工建设,计划在2022年9月投入使用。傅江烨对接工作后,要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完成1271亩、45万方的校园建设并使用,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事。他全程参与了建设构想、现场踏勘、选址方案论证、合作洽谈、项目管理、验收交接等各环节。583天,南浔校区从开工到交付;7个月,完成从规划到初设;90天,1万多条整改事项提出并消除。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在近2年的时间里,傅江烨和部门同事们舍小家、顾大家,常驻南浔、“白+黑”“5+2”,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想方设法抢进度、千方百计抓质量,在2022年最热的暑假里,他们检查了6979间宿舍、教室、办公室,试用了每一个设备、接口。2022年9月17日,师生顺利入驻南浔校区,实现从“建起来”“接过来”到“用起来”。
傅江烨说,身为一名水利行业的教育工作者,就像一座大坝能守一方水土护一方平安,他将慎始如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对水利建设事业的初心使命,助力学校铸魂育人、传承水利精神、谱写水利教育华丽篇章。
出 品 | 党委宣传部
图 文 | 傅江烨
编 辑 | 小 葵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