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清退编外人员,释放哪些人事编制信号?

  

  哈尔滨市开展机关单位编外人员精简工作,出台《哈尔滨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方案》。哈尔滨市此次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从3月初持续到6月底,计划用5年的时间清退完相关的编外人员。

  实际上,哈尔滨并不是近期唯一一个清退编外人员的城市,湖北省监利市、湖南省临湘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等地近期也进行过编外人员清理规范工作,其他北方城市前些年也有过清退。普遍而言,清退工作是为了规范用人行为、清退冗余人员,减少工作中的组织风险和管理隐患,避免“编内清闲、编外忙碌”情况的出现。但是现实操作过程中还释放了一些关于人事编制的信号。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并不是所有的编外人员都清退。清退方案中列出清退的范围,比如行政执法、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涉密等岗位使用的编外人员,这些工作岗位因为工作性质原因不适合编外人员做,出现问题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所以在“三定”方案基本上是专人专岗;临时性、阶段性工作已完成、合同已到期未再续聘的编外人员,这类人员因为没有继续签合同,属于工作已经完成了,就可以开始跟社会人员一样通过市场机制再重新的选择工作;可以通过社会化服务外包的保安、保洁、绿化、食堂等岗位的工勤人员;还有主动离职、考核评估不适岗的编外人员还有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编外人员等11类人员,这些才是本次清理规范工作的对象,而不是对编外人员“一刀切”的都清退。

  其次,这次清退的主要原因还是让编制人员该干活的干活,特别是解决一个单位“三分之一干活,三分之一不干活”这种夸张用人的问题。这些年各地因为有编外人员的存在,很多工作和职责都下放了,甚至出现了一个编制人员带领一群编外人员干活的局面,还有就是现在往往是新入编的人员干活多,加班加点忙个不停,但是老人却活少,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产生一种矛盾。甚至导致一些编制外人员对编制内人员产生怨气,看着编制内的人员不怎么干活,编制外人员累的要死,编制外人员会集体吐槽,感叹自己也不想干活儿,有活儿能不干也不干、该干的也推出去,这样不利于工作的推动。特别现在工作量增加、工作标准要求高,矛盾就传导给编外人员和刚入编的年轻人。

  再次,这次也说了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编外人员,比如十几甚至几十年前,一些地区编外用工缺乏监督和约束,编外岗反倒成了安插关系户的风水宝地,导致有些编制外人员其实比编制内很多普通人员都有背景,有的时候在干活的时候,还要考虑一些关系,真正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的情况不多,这就导致了一部分编制内人力资源未充分激活,而编外人员比例过高,在总体上推高了财政支付成本,甚至也有一些人吃空饷。

  这次清退编外人员还会出现一些趋势。

  一是编制内人员工作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大。这次清退初衷是为了解决“编制内清闲,编制外忙碌”的情况,可实际上很多地区,比如江苏、广东很多地区都是编内编外一样忙,而且编制内的比编制外忙的更多一些,有的时候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编制内平时连休假都不敢请,不是领导不给批,而是你走了没有人代替你干活儿,这种情况在基层特别重要,所以广东招聘了很多专员,一些地方招聘的党建专员,都是这种性质的,他们干的好也能晋升,也有培训,工资好的也能拿到上万元。曾经就有一个朋友,因为家庭等原因放弃了内地机关的公务员,考公务员已经不符合条件了,就选择做街道专员,薪酬待遇还比内地公务员高不少。这次改革,肯定会让编制内人员工作压力增大,特别是新入编人员或者体制内的普通人,他们没背景没人脉没资源,还扛着房贷车贷,养着娃照顾着老人,估计以后日子会更难。

  二是逼着留下来的编外人员有危机意识、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很多地方编外人员在岗位工作只是一个过度,所以工作会佛系,但整体上积极工作干出成绩的很多,但躺平不愿意干活儿也有,特别是同工同酬、有的还是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家里的事情比编制内的人还多,工作经常找不到人,要待遇的时候比编制人员还敢要,对待服务对象架子更大的人、违法违纪事情也胆子大的去干,这次清退或会让他们明白,以后留下来会要继续接受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可能也面临着被清退的危险,要么就是好好干活儿,要么努力提升自己,保持随时离开的能力,有些优秀的编外人员每年都有考试进入体制内的或者跳出现有单位发展更好的。

  三是涨工资、创造更好的环境留住更优秀的人势在必行。有些地方在清退,也会有地方加大力度留住编制外人员,在广东等发达省份,编外人员已经成为工作的主力,特别是在医疗、教育、科技还有司法这些系统,很多优秀的编制外人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编制外人员也有很多种类,所以人员也良莠不齐,有的时候会出现优秀的编外人员留不住,有些人员工作干不好的局面,与哈尔滨这次相比,广东很多地方不仅有了更多福利待遇,而且普遍给编制外人员涨了工资,所以地方和地方不同,有些尝到编制外人员甜头的地方正在涨工资、提高福利待遇、增加外出培训机会等等积极创造更好的条件留住人。

  四是清退编制外再就业是一个问题,能不能补招更优秀的也是一个问题。这次清退编制外人员为什么不能“一刀切”,虽然是三到五年清退,但是会受到阻力,最大的阻力和解决的难点,就是清退后这些人员去哪里?他们能不能在以后发展的更好,他们曾经有社会地位,以后该怎么转换思维,会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还有如果这次清退了一些感觉不合适的,但是他们有工作经验,在岗位上也做的不错,以后能不能再补招到更优秀的,或者更优秀的能否干的好、留得住也是个问题,目前湖南一些地方坚持“严控增量、减少总量”的原则,确因工作需要需聘用编外人员的,必须按照“空编申请、先批后用”的原则规范编外人员的聘用。

  这次清退对于一些地方来说,是编制加强规范管理,已成为当前整肃队伍、改进作风、树好形象的当务之急。但肯定会有不少情绪和声音,比如编制外人员和身边人的,这些都需要积极面对回应、稳妥的推进,当前各类政府事务性工作、社会服务性工作增多,以后在人少事多的矛盾中如何调配人力资源,而不是单纯的清退编制外人员才是更长久更应该解决的问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