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成毕业生考不上编制,并不是能力差,其中的“猫腻”很现实
随着近两年来毕业生人数增加,受到就业大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和事业编,这类工作的特点是非常具备稳定性,符合当下部分学生们对工作的要求。为了顺利上岸,有的学生大三就开始着手准备考试了。
考试竞争十分激烈,大家心知肚明,尤其是公务员国考的竞争,比高考还要激烈,超过259万考生报考,招录人数仅为3.71万人,超过250万考生被淘汰,绝大部分考生都成为了炮灰,但是这依旧没能浇灭考生心中对公务员的热情。
随着教育的变化和时代的变化,学生们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消息,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心态,跟十年前大学生的心态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变得更加成熟了,也愿意进行深度思考。
他们会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这份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能不能让自己过得舒服,工作赚钱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过上好生活,如果背道而驰,反而坏了自己的身体,让生活没有幸福感了,在他们眼里 是不值得的。
能满足00后要求的工作,公务员和事业编是首选。首先这类工作有编制,编制对于国家来说,是有利于统计人数和工作分工的,提升大家的工作效率,做到人才利用的最大化。而对于大学生来说,编制意味着工作稳定,是“铁饭碗”。
另一方面,工作的幸福感比私企强。公务员在忙起来的时候也会加班,这都是很正常的情况,不过公务员事业编等岗位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只要学生的做法没触犯规章制度,就不用担心失去工作。
私企则不同,加班成为了一种常态,加班的人还会被奖励,如果公然的拒绝加班还可能有被辞退的风险,有多少人有苦说不出。
考公务员事业编固然好,但也不是说考就能考上的,国考的竞争最激烈,省考和事业编的难度也不小,每年大量的应届生报考,他们非常具备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这对于往届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并且在考公大军中不乏名校毕业生。
近两年来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加,为了能缓解就业压力,体制内的工作一直在扩招,但是考试竞争却更加激烈了,这是什么情况呢?相关人士表示,这一年确实是扩招了,但是报考增加的比例要超出扩招名额太多,这让考生们寸步难行。不得不说,在这种竞争强度下,还能顺利上岸的考生,能力真的非常出色,但是不代表没上岸的考生能力不行。
想要公考顺利上岸,不仅要做好充分的备考准备,还要对于各个岗位有充分的了解,是不是热门岗位,报名人数有多少,报录比是多少等等,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
笔试通过后,面试方面有更多的可操作空间,如果家里亲戚有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可以对考生进行指导,剩下的方法就心照不宣了。
所以说学生的学历、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反应能力、家庭背景、运气,都将成为影响学生上岸的因素,所以如果没考上也不要自怨自艾,因为这未必是因为你不够努力。有的学生全职考三年四年,笔者认为,如果全职备考,最多两年,否则就有逃避就业的嫌疑了。
公务员考试是除了高考以外最公平的竞争了,因为这时候能报考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想要努力学习的,大部分都会很努力,所以学生们重要努力到无能为力就够了,如果实在考不上,也不全是自身的问题。
考公务员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毕竟最后上岸的都是极少数,学生们如果真的愿意追求自由稳定,除了报考公务员,靠自身能力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学生作为创业的主力军,创业可选的项目无穷之多,丰富了当代年轻人的选择。这也是人才从学术走向实际的一种转化,是教育进步的象征。
今日话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话题文章分享就到这里,明天的内容更加精彩纷呈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收藏 ,笔者在此表示感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