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是“分水岭”?老师:想避免成绩下滑,首先应多做3件事
对于辅导孩子作业,很多家长简直能写出一整本的“血泪史”,孩子不愿意学、教半天教不会、教会了第二天就忘,简直愁坏了不少家长,甚至有的家长疑问:真的是自家孩子不适合读书吗?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还一直不错?
等到正式上学后,一旦升入三年级,许多学生原本能够考90、100的数学卷子,却突然急速下滑,60、70分成为常态,甚至还有不及格的时候。
有人说三年级是学习的一道“分水岭”,在这一年能够将成绩真正的拉开,能够保持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将自身优势放大,而对于想要提升成绩的学生来说,反而难度更大。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乔生蓝认为,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忽略以下这三件小事,而如果能够做好这3点,那么就可以有效避免成绩下滑。
1、重视小题目
一张数学卷里,小题的分数其实能够占到80%,真正考验能力的大题,反而占分不多,所以要想提升分数,重视小题目的得分率尤为重要。
对于像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填空题,包括一些计算题,其实是难度并不是太大,但是却需要一定的转换思维,而且对于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重视小题目的得分率,而不能因小失大,才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2、学习思维转变
三年级的数学知识,比起之前有些许难度,其中最需要学生转变的是思考方式,在之前的学习内容中,需要的只是单向转换思维,但是三年级的题目,已经需要“转换”、“代入”等多维化的思考方式。
所以当发现孩子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及时跟上老师节奏后,在课下辅导时,家长要注重从内剖析原因,教会孩子。在做完一张卷子之后,学会让孩子自己复盘,着重将容易错的题目,多做几遍,能够有效改进思维模式,进而减少学习难度。
3、有技巧的做题
考试时虽然考察的都是学习到的知识,但是能够掌握技巧,不仅能够减少做题时的时间,还能在没有思路的时候,得到一定的启发,以及有基础分数保障。
在做选择题时,当无法理清题目要求,那么可以将四个选项一一代入其中,反向推导出答案;在做填空题时,当无法得出答案时,可以先暂时放下,先做卷子后面的题目,仔细观察是否存在可以借鉴的题目,以及如果是计算题目,可以尝试用“0”、“1”等答案反向推导。
学会掌握合理的做题时间,既不在大题上花费太多时间,又能充分的做好小题目,拿到大半的分数。
学会数学不仅需要重视以上这3点,也需要注重减少错题失分,学会分析错因,避免低效率做题,才能更好的掌握住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数学成绩。
所以,要想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培养学习兴趣,找到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想要学好数学,不得不提到这一套数学辅助书籍了。
刘薰宇教授的《数学三书》,不单单是教材,更是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在书里,它将孩子们需要的小初高中的数学学习框架列入其中,还融合了许多数学的趣味小实验,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途中培养起探索的兴趣。
数学家刘薰宇,是一位致力于学生工作的中国数学家,他一生撰写了很多的著作,是我国著名的杨振宁教授、陈景润先生和华罗庚先生都曾赞誉过刘薰宇先生的书籍,并给予了很高的赞赏。
刘薰宇先生创作的“数学三书”可以说是数学科普的经典之作,共涵廓了三本数学著作——《马先生谈算学》、《数学趣味》和《数学的园地》。
三本书由浅入深的从趣味开始,带领学生一步步的建立对数学的兴趣,然后通过幽默的讲解,然后学生们了解函数、方程等概念,以及日后的应用。
经过作者的巧妙构思,只要是学过初等代数和几何的人,就会很轻松的掌握其中奥妙,换句话说,这套书籍也可以被视为中小学生的自学类书籍。
只要你熟读这套书,就不用再担心小学和初中的数学了。而且,还能有效的帮助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能激发他们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