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宝高考冲刺攻略 | 华附历史名师:重视教材落实基础 每天有一定的主客观习题量
离高考不到两个月了,高三各阶段的模拟考试按部就班进行。在众多模拟考试中,广州一模被誉为高考“风向标”,极具参考价值。一模测试透露出同学们哪些弱点有待加强?接下来应如何冲刺备考?广州名校名师为大家分析、支招。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范绮芹介绍,整体而言,这次广州一模的历史试题有很多亮点,五大核心素养在试题中都有所体现,材料新,考察角度也新。
一模试题既考察了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在新情境下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强调学生对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运用。另外,一模试题的难易程度分布比较科学,也考虑到对新教材知识考查的覆盖面问题。
一模成绩出来后,不少学生觉得不满意,觉得没有发挥出自己平时的水平。一模是一模,高考是高考。放下得失心,科学客观看待一模,通过一模分析自己的学科优势与短板,比如,要知道现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巩固基础知识还是需要强化答题技巧。保持优势的同时努力弥补短板,在考试训练中谋求总分最大化,为科学的高考备考指引方向,这才是一模的意义。
今年是高考“三新”改革的第一年,与旧教材相比,部编教材在知识内容与体例上有很大的不同。在试题的考察角度与难度上,2022年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尝试与新教材新高考接轨。因此2023年应该会延续2022年的命题思路,试题的考察范围会有所增加,同时对知识的考察难度有所提升。所以,同学们要重视近年的广东卷和全国卷的高考真题,多做多琢磨,落实审题与答题思路。
一模暴露出同学们哪些弱点需要加强?
范绮芹表示,基础知识一定是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始终重视教材,落实对基础知识与历史概念的识记与理解,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培养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与评价历史问题的思维。客观题的答对率反映的就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主观题要重视审题,重视语言表达,答案的行文规范,这也是新高考特别强调的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最后一个多月的备考时间,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需要关注教材、落实基本知识,同时保证每天有一定的主客观习题量,保持题感。
对基础稍弱的学生,多识记教材单元导言,落实阶段特征,强调知识点和关键词的表述;对基础稍好的学生,在保证客观题答对率的基础上重视主观题的训练,多研究试题的参考答案,答题尽量言简意赅,做到精准表达。
老师可以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根据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单元主题有所侧重地开展专题、微专题的复习教学,在主题的引领下指导学生整合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同时老师也可以在关注时政热点的基础上研究历年高考真题,精选精练习题,讲练结合,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复习专题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