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意外还是意外!谁才是真正的武昌起义第一枪?

  你很难想到,奠定中华民国成立的第一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其发动过程都是意外。

  

  武昌的革命士兵最开始将起义时间定在了1911年10月6日,这天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从元末开始,中国就流传一句话:八月十五杀鞑子。

  所以就将这天定为起义时间,就在革命士兵静静等待起义时间到来时。

  意外发生了。

  9月24日,几名士兵和自己长官打了一架,史称“南湖炮队事件”。

  当兵打架可不只是拳脚功夫,那是枪炮都上,但最终,几名士兵势单力弱被镇压了。

  此事惊动了湖北最高两个领导,湖北总督瑞澄和湖北提督张彪。两人一合计,决定对枪支进行管控,统一收到库里存放。

  

  此时。不知道谁将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信息泄露了出去,瑞澄和张彪又对新军来了一拨军队换防操作,这一下,让革命军错不及防。没办法,只好将起义时间推迟,定为10月16日。

  然而,意外又来了。

  10月9日下午,在俄租界里发生了一场大爆炸,事情是这样,共进会的孙武会一点化学知识,于是他想在秘密据点制造几个大炸弹,到时候送给瑞澄。

  也不知道是他水平不够,还是旁边有人抽烟,反正一声巨响后,孙武被炸成了重伤。

  军警随后赶到,孙武被救走了,但其余人可就没这么幸运,被抓了不少,更严重的是,军警查获了革命党名单,这对革命党来说就如头上悬了一把剑。

  正在革命党人心惶惶时,起义领导人之一的蒋翊武终于赶回来,决定当晚12点起义。

  

  然而意外又发生了。

  被抓的革命党供出了他们的秘密据点,军警迅速前来围剿,蒋翊武凭借敏捷身手逃跑了,但其余人都被抓了。

  并且,第二天也就是10月10日,瑞澄就下令将抓的革命党枪决。

  起义的火苗似乎就这样被扑灭了,正在瑞澄洋洋得意之时,当天晚上七点,静寂的夜里突然传来一声枪响。

  这声枪响如星星之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霎时,枪声、炮声、喊杀声连成一片,清王朝的丧钟就这样敲响了。

  

  开枪的是熊秉坤手下的一名士兵。当熊秉坤得知起义领导人相继被抓后,决定不再等那啰嗦的命令,而是以枪声为号,直接起义。

  就在这个时候,遇到一个查寝的排长,这个排长怀疑寝室有人造反,于是就发生了争执

  情急之下,一名士兵开了枪,他叫程正瀛,他这一枪是真正意义上的武昌第一枪。

  孙中山先生后来件第一枪功劳给了熊秉坤,所以我们都说他才是革命第一枪,不过,从组织士兵发动起义的角度看,熊秉坤荣膺“第一枪”当之无愧。

  程正瀛一声枪响后,革命党纷纷行动,有枪拿枪,没枪的放火,并且革命党目标很明确,先去仓库抢枪,然后攻占总督府。

  

  就这样,到第二天上午十一点,雄踞武昌城的蛇山之巅飘起了一面铁血十八星大旗。充满意外的武昌起义终于成功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