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城街道:“七强化”推进城市综合管理长效化
涟城街道:“七强化”推进城市综合管理长效化
■ 通讯员 禹旭明 张 瀚
王玉才
本报讯近日,涟城街道狠抓“七个强化”,扎实开展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全力营造美丽、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强化区域责任。涟城街道对照全县长效综合管理考评标准,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包片、定村干部包社区和社区包小区的“三包”互动管理机制,做到“定人定岗、定位定责”,强化全员创建,尽锐出战。领导班子每天深入社区、市场、小区、背街小巷等工作一线,现场查摆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问题整改清单,确保及时整改到位。
强化集中整治。涟城街道重点在小区、生活大院、背街小巷及农贸市场周边等群众关心的、影响市容环境的“小细节”“小切口”上持续发力,集中整治垃圾外溢、污水外流、绿化带垃圾、积存建筑垃圾随意堆放等现象。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保洁人员责任区域,综合采用督查、考评、奖惩等方式,确保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强化错时管理。涟城街道对卧佛路、襄贲路、308路、上海路等12条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整治,科学合理引导相关社区加强临时便民疏导点的建设和管理的同时,街道城管部门实行早、中、晚“三时段”管理制,以错时执法等符合实际的工作方式,整治占道(出店)经营、马路市场、户外广告凌乱等城市管理顽疾。以“门前五包”为抓手,压实沿街商铺、住户责任,同时实行“红黑榜”制度,对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的文明经营户进行奖励,对违反城市管理相关规定的进行处理。
强化联动联管。涟城街道完善建立了网格化、全覆盖的联合巡查机制,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村(社区)工作人员及网格员持续增加巡查频次的基础上,每天使用无人机在辖区范围内进行高空巡查,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同时,实行有奖举报机制,让“政府管”变成“人人管”,确保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和快速查处。
强化党建引领。涟城街道在梅园小区等小区打造物业管理“涟心万家”特色品牌,探索实施党建引领“党心连民心,社区管小区”治理模式,以点带面促进全街道小区整体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同时,聚焦物管备案住宅小区、老旧小区、问题楼盘、零散生活大院等不同类型小区,落实社区管理与督促责任,引导物管企业主动开展环境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在完善物业服务的同时做好运营保障,提升服务质量。
强化综合提升。涟城街道开展常态化“五项整治、三项提升”专项行动,持续加快现有小区内张贴小广告、乱涂乱画、乱搭乱接“清零”进度,积极联合公安、城管、住建等部门加大对随意张贴、印制小广告的个人和企业的巡查处罚力度,从根源上解决城市“牛皮癣”问题。广泛开展文明宣传活动,利用广播、微信群、短视频等形式曝光不文明行为,教育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五项整治”行动。大力推进二塘、渠北、大楼等城乡接合处和三百工程、涟南羊、上季路等沿线的垃圾清理和公共空间治理,并组织精干力量,狠抓徐集街区综合环境整治提升,形成城市长效管理城乡一体联动的良好局面。
强化督查推进。涟城街道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形成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对反馈问题整改不到位的相关社区和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同时,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将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纳入村(社区)年度目标考核和实行保证金制度,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常态长效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