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六中学:深夜的灯光
深夜的灯光,伏案的身影,沙沙的笔声,细细的讨论声……夜晚23点30分,合肥六中的一间教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灯下是忘记时间、不知疲倦的六中老师,他们有教研室的胡成方老师,有高三的刘海波老师,还有高二的王繁老师和曹珂老师,他们阅读教学设计,认真做着批注,充分考虑到每个细节要点,他们正在为“大练兵大比武”第二阶段的比赛忙碌着,然而参加比赛的并不是他们本人。
为了集体的荣誉,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他们全力做好备赛保障工作,全程帮助指导青年教师。这“深夜的灯光”也深深打动了合肥六中共同体学校的老师们,他们不禁感叹道:“合肥六中教研氛围实在是太浓厚了!合肥六中老师实在是太敬业、太好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美好而令人期待的季节,眼下正是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赏春时节,但合肥六中的老师们却无暇驻足欣赏,他们步履不停,在教育事业这块热土上勤耕不辍。近日,他们正忙着参加合肥市课堂教学“大练兵,大比武”第二阶段的比赛。
经过今年2月份的第一轮说课比赛的遴选,合肥六中于笑笑和陈晨两位老师成功晋级市级比赛,两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分别承担大单元作业设计任务和上课任务。参加此次比赛的还有来自合肥六中共同体学校的老师,他们分别是承担说课任务的庐阳高中廖旭寅老师和承担大单元教学设计任务的合肥九中李颖新老师。
全局统筹效率高,科学规划士气足
自3月14日接到市教科院比赛通知后,合肥六中学科主任彭胜文第一时间通知参赛教师,并迅速召开讨论会,同时邀请上一届说课一等奖的曹轲老师,与参加教师分享比赛经验。
号角已吹响,统筹预备会于次日举办。3月15日,合肥六中教研室主任王力群组织六中共同体学校成员参会,王力群在会上表示,合肥六中将在专家磨课、学习资源等方面,给予参赛选手最大的支持。她鼓励参赛老师们认真准备,争取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会后,彭胜文与来自九中的王艳主任,以及参赛的四位老师展开了讨论,讨论决定了比赛的项目负责老师,确定了磨课时间安排,并拟定了磨课的专家老师名单。
头脑风暴不停息,参赛老师尽全力
14号接到通知,20号正式参赛,前后不过六天时间。虽然时间短、任务紧,但参赛教师们在学科主任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备赛,全身心投入其中,克服一个个困难,完成一个个任务,一步一个脚印。 合肥六中陈晨老师任教高三,教学任务很重;于笑笑老师在此期间身体抱恙;另外两位参赛老师还承担着班主任工作。尽管困难重重,但四位老师没有喊苦喊累,而是第一时间进行头脑风暴。在各位专家老师的帮助下,15日晚上确定了单元大任务以及教学大纲。 对于四位参赛教师而言,此次“练兵比武”难度不小。从逻辑上来说,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先行,确定后再进行说课,最后从中选择一节课进行展示。但是此次比赛以说课和上课为先,这就对参赛老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既是老师个人素质的展示,团队凝聚力的表现,更是一个集团校统筹规划能力的展示。
最终,经过艰苦的三个日夜,四位教师确定大单元任务为“文明庐州”,并确定了三个课段9节课时。由廖旭寅老师整理出说课初稿,陈晨老师打磨授课教学设计。
线上线下共教研,专家名师齐助力
时至3月17日,在合肥六中菱湖校区合班教室,正在进行着说课和上课的打磨。 磨课团队阵容强大,有前省教研员杨桦主任,合肥六中语文学科主任彭胜文,高二年级部主任、名师工作室带头人刘劲凤,高二语文组组长王繁,第一届大练兵说课一等奖曹柯,以及合肥六中副校长李勇,还有来自合肥九中与庐阳高中的两位主任单丹丹和王艳。
专家老师们从教学主题、教学内通、教学机智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参赛教师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并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除了磨课外,参赛老师还收到了不少来自线上听课老师的反馈和建议,包括说课和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极大地丰富了参赛教师的课堂内容和形式。
在备赛期间,全员倾力付出、倾情投入。最让陈晨老师感动的是,“深夜23点30分,教研室胡成方老师、高三刘海波老师、高二王繁老师和曹柯老师,依然在认真阅读教学设计,并详细做着批注。” 深夜的灯光、伏案的身影,也深深打动了共同体学校的老师们,他们不禁感叹道:“合肥六中教研氛围实在是太浓厚了!合肥六中老师实在是太敬业了!”
诚如梁思成所说:“大学之大,不在于学校建筑大。”高中亦是如此,合肥六中之所以能成为老百姓口耳相传的名校,不仅是因为学校浓厚的人文气息,还源自六中老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以及倾情培养青年教师的奉献精神和大爱情怀。
教学比赛展风采,评委专家齐点赞
3月20日,迎来比赛日。彭胜文带队与四位教师齐聚合肥三中,赛前抽签,抽中1号,对于参赛教师们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经过短暂的心态调整,廖旭寅老师率先登场,进行说课,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文主题为“跨媒介育人文精神 提素养绘文明合肥”。廖老师以干净利落的语言,着重展示了单元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虽然第四单元聚焦于跨媒介,但是课堂仍然以语文学习为核心,以任务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和语文素养。最后,廖老师以大方得体的形象,流畅清晰的表达,博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接下来是上课展示,由陈晨老师展示,共分为三个环节。首先陈老师展示了学生的视频作业,引导学生提出修改意见,聚焦于视频文案的撰写;再提供学习支架,即一部优质的城市宣传视频,让学生体味语言的魅力,最后让学生撰写视频文案。陈老师试图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提升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延展、审美鉴赏与创造力、文化理解与传承。陈老师富有教学机智的语文课堂以及紧凑有序的教学设计,获得评委的高度称赞。
说课上课结束后,四位参赛老师并没有松一口气,而是继续紧锣密鼓地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的打磨。她们认真阅读论文,请教校内专家老师,在不断打磨的过程中,力争呈现更优质的作品。
最终,合肥市本轮“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于3月30日落下帷幕,合肥六中共同体四位老师展现了良好的素质,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参赛过程中还提升了自身素养和能力。这其中离不开参赛老师的认真和努力,更离不开专家名师的倾囊相授,与之紧密相连的还有,合肥六中浓厚的教育教研氛围以及扶持青年教师成长的学校文化。
好老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底气;厚底蕴,是学校未来建设的力量。合肥六中在多次省市级比赛中以出色的教师队伍展现了名校风采,今后全体六中人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包容、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六中精神,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为合肥六中持续发展添砖加瓦。(陈晨、刘贝贝)
编辑:高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