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西安好课堂自己的故事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这样讲
讲述人:沙涛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副校长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阅读课程开设纪实
守正创新传承发展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成立于1957年,1982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办好的十所重点中学之一,2009年晋升为陕西省首批示范高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不变的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背后一代代教师对“好课堂”的不懈追求,不断变化的则是顺应时代发展而时时更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方案。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在阅读课程开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故事,就从阅读教学说起。
文化立魂阅读为先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自我教育从读一本好书开始。”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点明了教育和阅读的关系,也肯定了读整本书的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快餐文化”对传统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学生的经典阅读量小、阅读面窄是不争的事实。2017年新课标明确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地位。事实上,早在2011年,我们的语文教师就提出了把“图书馆”变成“读书馆”、“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经典阅读引导构想。倡导经典阅读引导教学,把引导、激发学生进行经典阅读,养成终生阅读习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积极探索带领学生阅读的路径和办法。
积极探索课程启航
要想真正落实学生的“读”,关键还在于教师的“导”。而使教师的阅读指导更为系统和扎实的最有效办法莫如开设阅读课。在经历了课后指导、专题指导、校本课程等一系列指导方式的探索后,2014年,我们迈大了创新的步伐,开设了专门的阅读课。至此,阅读课成为像语文课、数学课一样的排入课表的扎扎实实的常态课。
特别的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真正实现“全班共读一本好书”的目标,我们开发设计了“共读书箱”制度。经过教师推荐和专家鉴定,我们确定了适合班级共读且需要阅读指导的名著70种,然后由学校投入资金购书,每本名著都购置100本,放入同一个书箱。这些共读书箱由图书馆统一管理,各班根据自身情况借阅。这就构成了我们阅读课的特殊教材。70种图书,涵盖了大部分高中生的必读书籍;100本,又可供至少两个班级的同学同时共读。有了这样的统一教材,班级的共读才能真正实现。基于同一本名著的阅读指导、讨论探究、拓展延伸才能真正发生。
特别的课堂
好课堂在于创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设计。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和反思,制定出了《高中经典阅读指导课程开设方案》,形成了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阅读引导实践体系。为了使阅读指导课更高效,我们注重创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基本课型,开发并确定了阅读课的“三种课型”,实现对阅读的分层指导。通过读前指导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掌握阅读方法;依托读中研讨课,促进学生“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凭借读后总结课,展示学生阅读成果并进一步总结提升,形成阅读能力。这样的课型设计优势明显:一是突出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同时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中,以真实的学习任务为载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三是突出学习方法的迁移性,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特别的作业
富有创造力的课堂也催生出极具特色的作业设计。对此我们设计了创新作业任务单。其中包含导读式阅读任务单、读书笔记式阅读任务单、任务驱动式阅读任务单等丰富的形式。例如,在阅读《唐诗地图》一书中,老师们设计了绘制“唐诗地图”的特色作业,这个作业既巧妙地梳理出全书的脉络和重点内容,同时又极具趣味性。学生的作业在网上发布之后,在全国引起轰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作业”。
我们还创新了作业的评比和展示形式。来到我们的校园,你会发现在每个班的外墙上都有专门的阅读分享墙,它们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展示着班级学生共读的成果。
特别的活动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展示平台,每年中秋节、清明节开展全校师生参与的经典诵读活动。每年开展“诗韵校园诵读活动”、“世界阅读日活动”、“校园剧展演活动”“主题读书月活动”,“士林之星”读书演讲比赛等。阅读课的顺利推进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读书的兴趣,也激发了各个学科老师的参与热情。现在,我们的阅读课,已经不仅仅是语文课。数学老师带领学生读《丈量地球》、物理老师带领学生读《时间简史》,每年的教师荐书活动成为校园热点。
教育教学 成果突出
评价课堂是否是真正的好课堂,关键在于学生的“学”是否真正发生。自课程开设以来,学生每学期普遍阅读量在人均100万字以上,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人均至少10万字。
学生的阅读作品编辑形成了《鹿鸣——83阅读文萃》三卷,《在阅读中成长》、《中学生阅读指导策略与行动》等阅读教学指导丛书已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7年,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成功召开全国阅读教学课堂观摩交流会,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今年,学校筹措资金500万元,全面提升新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期建设的朗读亭,也为阅读教学插上声音的翅膀,学生们把文字转化为声音,每日清晨和傍晚在校园上空回响。
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蔚然青松下,朗朗读书声。阅读之风已经植入我们每一个八十三中人的内心,读书成为全校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乐趣。
讲述人: 刘丽萍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教师
2012年,我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来到西安市第八十三中,那时候语文组的老师们正在探究怎样指导学生读书,让“读”真正发生,并且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至今日,漂亮雅致的新图书馆落成,同学们手捧书籍在参天古木下低吟徐行;朗读亭内高级的录音设备可以让同学们随时将喜欢的片段声情并茂、心无旁骛的读出并且录制;教室外墙随处可见的班级阅读分享墙上粘贴着同学们的阅读感悟,有一个班的尤其不俗,他们取的主题名叫“我和圣人有个约会”。可以说,十年内,我见证了一群有育人梦想的语文教师用热情和坚持孵化了这样的语文梦,见证了一个有远见卓识和卓越追求的学校守护并且滋养了这样的育人情怀。
在这个校园内,我们闻得到阵阵书香,看得见关于书的激扬文字,听得见关于书的高谈阔论。这大约就是我们理想中校园的样子。
我第一节阅读课是指导学生们阅读吴真的《唐诗地图》。这本书将唐诗和旅游相结合,是一本兼具趣味性和文化性的散文作品。在导读课中我以“诗游长安”作为切入点,选择学生熟知的大雁塔、乐游园、兴庆宫等文化地标,结合脍炙人口的长安诗句,让学生感受诗词们被还原到诗发地时所激发出的新的生命力。这个环节使学生对即将阅读的这本书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还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根据每一章节的内容,绘制文本所述地区的“唐诗地图”。学生们见过美食地图、见过景点地图,却是第一次绘制唐诗地图。这个作业极具趣味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不过,当我看到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时,就深感这个作业的巧妙,因为我在学生的作业中看到了“江南唐诗地图”、“长江唐诗地图”、“塞外唐诗地图”……每一张都信息量巨大,包含着许多的诗词和地理知识,是任何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都无法涵盖的。如果说阅读课是为了让学生真正的“读”,那我想这个作业任务真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创造,并且有益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这份小小的阅读作业,还曾制造过一场不小的轰动。2019年3月,一则名为《绘诗人人生轨迹!她教学生画图学诗》的新闻在新浪微博上广受关注,经中国日报、华商网等三十多个微博转发后,更是受到百万网友的关注。此后,包括陕西电视台、《三秦都市报》、《新京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先后来到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就“唐诗地图”一事对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的师生进行采访。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第一次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强大力量。
对于我而言,一名平凡的中学老师突然被冠以“网红”之名,这两种称谓似乎很难互恰,但从这一次小小的教学创新所引发的巨大社会反响中,我们也可见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学校教育的关心和对创新型“好课堂”的呼唤。这对于我而言是一份奖励,更是一份鞭策。在追求“好课堂”的路上,我们都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