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丨井研研经:消除乡村治理盲区,结对浇灌“友彝”之花

  社会治理人人参与

  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近年来

  井研县研经镇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

  井研县研经镇常住少数民族人口281人,其中彝族248人,占比88.25%,呈现“小聚居”的特点。在研经镇居住期间,其民族风俗、生活习惯、个人性格等方面与当地村民存在较大差别,在产业发展、劳动技能、法律政策方面存在差异,户籍也未落户研经。为精准切入乡村治理盲区,2022年以来,镇党委在石堰村探索“友彝”少数民族党建品牌,落实10名镇村干部作为“友彝”联络员,与石堰村10户65名彝族同胞结对共建“友彝”之家。

  

  培养生活好习惯

  

  “友彝”联络员立足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彝汉结对,引导6户彝族家庭参与“厕所革命”和“四园”建设,帮助10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家庭环境卫生。开展10余次到户政策宣讲和普法教育,劝阻酒后驾驶摩托车8人次。

  培育文明新风尚

  

  “友彝”联络员主动承担彝汉文化推广者,拉近彝汉邻里关系,参与调解邻里纠纷3次。同时,宣传国家计划生育、义务教育政策,引导转变未婚早育和“娃娃亲”等不文明习俗,引导彝族家庭重视教育,督促1户家庭子女按时入学,坚决杜绝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

  培养致富新能人

  

  “友彝”联络员主动帮助彝族家庭寻找就业机会,开展“农村家庭能人”培训4场,鼓励7名彝族同胞加入柑橘园务工。对无种植养殖技术的彝族家庭,邀请种植养殖专家“一对一”技术帮扶12场。吸引彝族劳动力参加研经镇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引导3名彝族劳动力外出就业增收。

  井研县研经镇党委通过探索“友彝”工作方法,让党员干部成为“友彝”联络员,发挥自身政策理论、产业技能和纠纷调解优势,在结对走访中增进感情、收集诉求、解决困难,消除乡村治理中的未落户少数民族群体治理盲区,实现彝汉一家亲,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来 源:井研县政法委

  编 辑:王晓霞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