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委的角度看,这样的说课才是优秀的!
原标题:从评委的角度看,这样的说课才是优秀的!
从评委的角度看
怎么样的说课才算是优秀的?
说课究竟有没有一个标准?
这是不少老师的疑问
总体来说
说课就是说
关于“教什么” “怎么教”
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
教师到底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一起来看——
1
说课稿不是教案的细化
说课稿绝不是教案的细化,也不是教学过程的简单复述,更不是对某章某节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
说课稿的撰写流程一般包括这些环节: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目的和重难点,以及教学程序设计的背景分析、板书设计等内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重点环节,我们不仅要写清楚教什么、怎么教,而且必须写出为什么要这样教,即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究竟是什么,要让听课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同样的,说课稿也不同于教学实录。教学实录主要是,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来真实地再现教学过程。说课稿则是站在预设的角度,依据一定的教育经验和教学理论,预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师生活动等。
2
什么样的说课才是优秀的
(一)看教材分析准不准
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准确的解读,而不能浅化,更不能偏颇,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要在高度把握的基础上,再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学段目标、教材的前后联系、篇章结构特点等,进行适度解说。所以,说课稿的正式环节,一般要从对教材的介绍入手。
(二)看学情定位准不准
首先是对学习者知识水平起点的分析。
其次是对学习者技能水平起点的分析。
再次是对学习者态度起点的分析。这是指对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认知的水平、情感思想认识上的盲点等进行具体深入分析。
(三)看目标阐释清不清
制订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清楚,表述要准确,确定重难点时要注意前后联系,做到“瞻前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具体体现——重点是怎样解决的,难点又是怎样突破的。
当然,在整体介绍教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除“教材简介”“学情分析”一般处于第一、二位置外,其余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位置或进行适当增减。
对其进行表述时,我们可以用“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目标”这样的理性语言严格区分清楚,也可以用适当的过渡语等把所有要说的都融合成一个整体。
但这仅仅是初步的要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学重点”一定是教材的具体内容里的,“教学难点”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学生学习着眼点。
(四)看教学流程简不简
这里的“简”是说要教学流程紧紧围绕目标与重点,进行简约的环节设计。教学流程展现的是教学过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学设计的优劣以及教学理念都在这一部分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说课稿的优劣百分之八十由这一环节决定。因此,说教学流程是说课的重点环节。那么如何说好教学成流程呢?好的教学流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清晰具体
要想让听者通过你的说了解你的教学实际,教学流程的设计一定要清晰完整。具体而言,要从新课的引入开始说起,然后按照教学设计逐步展开,以及课堂小结、课后的巩固练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都是必须要说的内容,而且还要说出各教学各环节的衔接和过渡。但是,切忌把说课稿设计得天花乱坠,让人听得眼花缭乱,像一幅“课堂畅想图”。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经得住推敲。
虽然说课不像上课一样立即付诸于实践来检验,但是一定要符合教学规律和实际情况。根据学段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情况来设计,写出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说课稿。
2.详略得当
说课毕竟不同于上课,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操作到位,再者,说课有时间的限制,一般是15分钟,这就要求说教学流程的时候,既不能太概括,三言五语说完了,让听者不知道教学的思路,也不能太具体,因为它不等同于课堂实录,像上课一般师生问答展示。
所以,说课中的教学环节一般应采用概括与具体相结合,对于非重点或次重点的内容,可用概括的介绍一带而过,而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则要详细阐述,说清楚其中含蕴的小的教学环节,以及每个环节中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预测达到的学习效果等。
此外因为是说课,所以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还只停留在预设的层面上,对教学时间的掌控也是教师的主观愿望,因此,在教学设计应留出机动时间(3-5分钟),并设计机动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设计合理使用,切忌不能将40分钟满满地平均分配到各个环节中去。
尤其是,教学是重点,以及难点,甚至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教师要展示几种教学预设,并分别针对不同的预设写出自己不同的指导对策。
3.理念点睛
说课都要求教师在一定的高度上对教材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所以,说课稿有别于教案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强调说“理”,即不但要说“教什么”和“怎样教”,更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说课者在讲述教学流程的过程中,要针对重难点环节谈明白自己理论支撑。以便听者从中看到说者对教材的理解深度以及对教学的认识高度,从而产生共鸣。
(五)看教学设计新不新
这里的“新”不是花样的翻新,而是指教师自己对教学独特的理解,以及相关的独特的创意。一天的课听下来,往往是十几节,很累。每堂课都是精心准备的,但当静下来细细想想每堂课的时候,更多的是记不住讲了什么——模糊一片。然而,也有这样的情况,当沉淀后,有的课的某处创意和设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便是创新的地方,不同于千篇一律流程的独特之处。
另外,还需要关注口才、自信和细节等环节。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或邮箱xy@xdyjd.com
名师在线课程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