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重启谈判,这些细节很重要!

  具体的会谈公告还没发布,但是沟通总比不沟通好。

  但据印媒爆料,印度方面仍然重复着 " 边境争端不解决,中印关系回不到从前 " 那套逻辑。

  相较而言,中方的务实理性态度一如既往。

  眼下,新德里在和中国保持对话的同时,其他小动作不断。

  比如,借着兼任 G20 和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的机会,故意选在与邻国存在领土争端的地区安排 G20 系列边会,夹带私货的小心思恨不能昭示天下。

  华盛顿对新德里的支持也日渐招摇。

  口头表白力挺印度还不够,还上蹿下跳送情报、搞军演,再卖点武器。

  这个时候,中印军长级会谈进展怎样,美国的搅局会有哪些影响?

  01

  据印度媒体报道,中印第 18 轮军长级会谈举行到深夜,具体讨论典角和天南河谷地区双方军队的脱离接触问题。

  会上,印度方面向中国提出:

  让靠近实际控制线灰色地带的部队脱离接触;

  要求中方退回到 2020 年 4 月的位置;

  要求中方将装备撤回到 2020 年 4 月之前。

  末了,还口气很大地表示," 在达成一致并执行这些措施之前 ",中印之间关系不可能恢复正常。

  这类 " 不合理也不切实际的要求 ",印度已经说过好些次了。一味地执拗于在边境问题上对华示强,只会阻碍双边关系总体发展,甚而影响到印度自身的国家安全和发展。

  对中印边境争端,中方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实力,以及一贯的务实理性态度,对谈判形成了强有力的塑造,推动双方不断朝着大的共识前进。

  可以看到,尽管印方经常有 " 不合理也不切实际的要求 " 冒出来,但双方过去 17 轮的谈判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地局势趋于稳定。

  第十六轮军长级会谈后,西部战区发稿表示 " 双方以建设性和前瞻性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 达成四点共识。

  第十五轮军长级会谈后,西部战区表态评价会谈是积极和建设性的," 双方一致同意继续保持军事和外交渠道的对华,尽快达成双发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

  第十四次军长级会谈,外交部发言人评论 " 双方就解决中印边界西段有关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 "。

  第十三次军长级会谈后,西部战区表态 " 会谈中,中方从维护中印两军关系大局出发,为推动边境局势缓和降温做出了巨大努力、充分体现了诚意,但印方仍坚持不合理也不切实际的要求,为谈判增加了困难 "。

  看看,中方的态度一直不偏不倚:双方是坦诚的,会谈是建设性的,就积极肯定;印度不讲道理,也直言不讳。

  02

  今年,印度 " 很忙 "。

  印度是 2023 年 G20 轮值主席国,策划组织了几十场相关会议和活动,会议主题涉及青年、科技、创新、减债等,优先关注 " 绿色发展、气候金融、包容增长、数字经济、公共基建、技术转型、妇女赋权 " 等领域,多达 50 多个印度城市参与其中。

  议题设置丰富多彩,会议地点遍布全境,可想而知,印度对这次 G20 的重视程度。

  9 月新德里将迎来 G20 领导人峰会,这是全年所有进程和会议的高潮。来自 G20 集团成员国和受邀国家的约 30 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出席此次峰会。

  更巧的是,峰会的时间安排在 2024 年印度大选之前,这可能有助于莫迪进一步树立他作为国际领袖的声誉。

  G20 在即,对于作为东道主的印度来说,会前与中国的和谈保持良好的气氛,甚至取得积极的结果,显然是符合印度利益的。

  然而,新德里又习惯性地搞出一些 " 小聪明 "。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将于 4 月底在 " 拉达克地区 " 列城举行 G20" 青年峰会 ",这被认为将 " 向中国释放明确信号 "。就在上月底,由印度科技部主办的一场 G20 相关边会刚刚在伪 " 阿鲁纳恰尔邦 "(我藏南地区)举行,中方拒绝出席。

  开国际会议夹带私货,把会议地址选在争议地区,这事儿办得忒小气了。

  印度今年的主场外交,不止 G20。

  印度还是 2022 年至 2023 年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将于 4 月 27 至 28 日举办上合组织国防部长会议。

  据悉,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和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预计届时将出席。

  普京 3 月 31 日签署并落实的新版《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指出,俄罗斯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和印度的合作,并在所有领域上互相支援。

  此次中俄印三国防长会晤,颇引外界关注。

  去年 9 月,上海合作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会议之前,中印在喜马拉雅西部脱离接触。

  2023 年上合国防部长会议在即,中印完成第 18 轮军长级谈判,也是在营造良好氛围?

  不过,对于印度,真需要且行且看。

  在中印边境地区,印度一直没闲着。

  4 月 10 日,印度内政部长、莫迪最信任助手之一的阿米特 • 沙阿前往东北部的伪 " 阿鲁纳恰尔邦 "(我藏南地区),在当地启动 " 活力乡村计划 "。

  这一计划针对的是与中国接壤的 5 个邦和 1 个直辖区,希望在当地修一些道路和电信线路、饮用水、发电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

  " 活力 " 二字,倒是起得挺有针对性。这些地区,位于高海拔地区,气候恶劣,生活条件也很不好,更谈不上什么经济发展机会,住在那些地区的印度人一直不多。

  只是,怎么可能通过一个计划就让这些地区具有 " 活力 "?

  再往前倒,新德里还计划在喜马拉雅山山麓的印中边界修建一条长达 4.1 公里穿山隧道,这样的话," 全年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入‘拉达克’ "。

  据报道,印度目前有两条公路可以连接 " 拉达克地区 ",但这两条公路每年有 4 个月必须关闭,在这期间,印军只能以空运方式运送兵员、装备和补给。

  这条穿山隧道和相关公路预计需要投资约 2.06 亿美元,在 2025 年 12 月之前完工。

  这么多钱,哪儿来?

  印度政府已经将 2023-24 财政年度的国防预算增加到约 726 亿美元,比前一财年的初步估计高出 13%。增加的这些国防预算,据称就将用于在中印边界地区部署更多武器装备,以及修建更多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

  说到武器装备,华盛顿的上蹿下跳就少不了了。

  03

  对中印边境争端,华盛顿的煽风点火从来没有缺席过。

  今年就此发声的美国高官,轮到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唐纳德 • 卢。这位美籍华裔官员,和印度渊源颇深,他曾在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工作。

  唐纳德 • 卢上周四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说的话概括起来就两点:批评北京、力挺印度。

  他说," 华盛顿几乎没有看到任何证据表明北京正带着善意认真对待谈判 "。看来,美国是将一味退让理解为 " 善意 ",希望它可以在对俄方向上首先践行这样的 " 善意 "。

  他还说," 在印度面对其北方邻国的挑战时,可以指望美国与印度站在一起 "。又是这套 " 站在一起 " 的伪善说辞。历史和事实已经多次验证,美国政客宣称与谁站在一起,他们就会把混乱和灾难带到哪里。

  唐纳德 • 卢进而得意洋洋地将美国对印度的实际支持广而告之:" 我们在 2020 年加勒万冲突期间展示了这种决心 ",也同时表示华盛顿将在信息、军事装备、演习等方面进行力挺新德里。

  据称,在 2020 年加勒万冲突发生后不久,美国方面提供了关键信息和情报,以及租给印度两架 MQ-9B 无人侦察机。

  一名印度安全官员宣称,这两架 MQ-9B 主要部署在中印边境的喜马拉雅山区,凭借先进的传感器为印军提供了有关中国军队以及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 并在帮助印度制定反制行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

  还有媒体爆料称,去年 12 月华盛顿提供了关于中印边境的 " 更加详细,传送速度也更快 " 的卫星图像。当时美印军队正在举行第 18 次联合军演,地点是在印度北阿坎德邦的山区,距离实控线仅 60 英里。

  类似军演对印度军队高海拔作战能力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因为名为 " 战争训练 " 的印美年度军事演习是在高海拔地区进行的。

  对于防务方面的合作,美印都更为高调,但实际进展却不然。

  过去 15 年,印度对美国武器的采购总额增加了 200 多亿美元,但自 2020 年 2 月签署价值 35 亿美元的直升机协议以来,印度就没有向美国进行过大规模的军事采购。

  最近讨论比较多的是,印度可能要买美国的无人机部署在北部边境。

  这一花费约 30 亿美元购买 30 架 MQ-9B 无人机的计划,早在 2021 年就有传出。因为印美在价格和是否转让技术两方面存在严重分歧,一直延宕至今,据说印度政府今年可能会批准这一采购协议。

  如果真是如此,该协议将是印美近年来达成的一笔最大金额军事合作项目。

  印度计划购入的无人机,正好是 2020 年加勒万冲突发生后印度租借的机型,因此有美媒鼓吹称,印度采购这些无人机后,将有助于它在中印边境 " 对抗中国 "。

  美国在中印边境争端中拉偏架越来越明显,而且显得越来越急迫。

  根本原因就是不希望中印边境争端稳定下来,甚至担心害怕中印 " 谈好了 "。中印边界争议,已经成为美国推动对华遏制的重要抓手之一。

  然而,被绑在美国的 " 战车 " 上,真的合乎印度的国家利益吗?

  在这一点上,新德里总体而言保持了大的清醒。

  此处,重温一下印度外长苏杰生的表态。虽然他多次在国际公开场合表达过对中印边境争端的强硬态度,但他也表示过,印度完全有能力管理与中国的关系。

  这话是说给谁听的,答案不言而喻。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