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抓住黄金期,帮孩子打开思维天窗,更高效

  随着社会文化和教育的进步,孩子们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对于孩子的教育已经从早教开始发展到胎教,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很多父母的一种育儿指导思想。

  其实严格来讲,对于孩子的教育并没有什么起跑线一说。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事业,如果说非要加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那么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就是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

  

  相对于成年人的思维固化而言,孩子犹如一张白纸,特别是学龄前儿童,认知和理解能力在逐步形成,这个过程中也是孩子不断扩展自己思维能力和方法的阶段,因此做好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训练有利于后期孩子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

  对于孩子进行思维训练其实是很有技巧的,需要结合孩子的天性以及性格特点,选择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游戏或者活动入手,从而提高孩子对于训练的专注力。总的来说,对于孩子的思维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多使用图片

  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使得他们对于图片更为喜欢,接受度也更好,特别是一些色彩鲜艳,造型设计有趣的图片,很能抓住孩子的眼球。

  从图片入手,可以给孩子提供建筑,图形以及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水果等的直观印象,从而提高孩子对于现实中物品的熟悉程度。

  

  这种早教图片有很多,但是一些图片往往仅仅只是很简单的物品展示,儿没有进行相关的延伸。这种图片对于求知欲比较强、好奇心比较大的孩子而言,是有所不够的,父母对比要重视。

  2.多问简单的问题

  对于孩子而言,通过回答问题既能得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又能获得父母的肯定和表扬,可谓是一举多得。

  

  因此对于孩子的思维训练,要多多的从提问的角度出发,问题要简单,而且一次只问一个问题,这样可以训练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候的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许多父母往往急于求成,问的问题很多都会超越孩子的认知范围,这主要是由于父母在问问题的时候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和思维模式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思过于迫切,忽略了孩子的年龄和思维能力。

  3.多使用实物演示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比如圆柱体、立方体等立体空间知识的学习时,父母可以使用家里现有的物品,比如擀面棍、魔方以及正方体的包装盒等等,从而使得孩子的认识更加深刻直观,理解的更深刻。

  

  其实对于孩子的思维训练来说,方式和方法是非常多的,有些父母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程度比较高,可能会有很多创造性的好方法,而工作比较忙、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稍有不足的父母则需要更多的借助一些专业的书本或者资料。

  这种资料非常的多,家长们也难以很好的选择。所以有时候需要参考专业机构的人士的意见。比如《疯狂大脑思维训练营》这一套专门针对3到6岁孩子的思维训练图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起一般的儿童读物,这套书本系统性比较强,10本书涵盖了动物、植物、水果、蔬菜、交通工具、数字、字母等等,每一本都有很多图片,而且还是孩子可以自己涂色的,非常适合小朋友动手动脑训练。

  

  对于主要是祖辈带孩子的家庭而言,这套书可以满足老人和孩子一起学习游戏的需求,能够照顾到老年人体力不足需要休息的实际情况,又能够满足孩子精力旺盛需要转移注意力又能在玩耍中学习的需求。书中的有些游戏和问题对于锻炼老年人的大脑预防老年痴呆也是很有作用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