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研学行我们一直在路上——邵武市中小学教学管理人员重庆研学第四天纪实
(来源:邵武教育微言)
原标题:巴山蜀水研学行我们一直在路上——邵武市中小学教学管理人员重庆研学第四天纪实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是一群学习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带着时代赋予我们的新情境、新责任和新使命,邵武市中小学教学管理人员重庆研学进入第4天。
今天上午研学地点在重庆市第110中学,该校以“求真、笃行、善学、尚美”为校训,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而发展"的办学宗旨指导下,学校正向"办人民满意的好学校"而努力奋斗。
我们首先观摩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在学习操场上,学生门在很短时间内整齐而有序的迅速在班级指定场地集合,伴随着变换的音乐,学生们时而挥舞双臂,时而扭动腰部,时而踏步,时而跳跃,在举手投足之间展现青春健康之美。
之后,大家观摩了一节英语学科组内公开课,曾老师的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操练充分,整个课堂与他们学校课题研究项目《教学评促进课堂改课助推“四自”落地》的要求是一致的。
课后,重庆110中学教育集团严金龙主任给我们介绍了他们教育集团的大致情况,并重点从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构与设置和课程实施几个方面分享了集团“自立”教育课程规划,在坚持做实国家课程、做细拓展课程、做精特色课程的目标下,培养一个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主、人格自尊的人。
下午我们来到创建于1933年的巴蜀小学,该校是全国基础教育定点联系小学、重庆市示范学校,是被社会公认为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办学实力强、质量高、有特色的学校。
学校以"创造教育"为办学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为孩子成长的梦想而创新,也在为教师发展的梦想而创新,为家长希望的梦想而创新,成为一个激活生命的"梦想学校"创造学生成长的梦想、创造教师智慧的梦想、创造家长幸福的梦想、创造学校文化的梦想、创造教育理想的梦想。
巴蜀园里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人,他们认真且富有激情,他们对生活充满的梦想,他们自信和潇洒。
在校史馆,讲解员让我们了解了学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规划。在报告厅巴蜀小学副校长郭娅娟为我们介绍了《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应用。我们了解了巴蜀学科教育“家谱”,读懂时代、读懂学校、读懂学科,以坚持研究学科课程的教学新形态和活动课程的教学新形态为抓手,做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清理,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升级,课程实施的支架式研发,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改造。
接着巴蜀小学的英语学科青骨干教师彭雪莲给大家呈现了一节题为《Snacks a bite of Chongqing》的课例,精美的课件,流畅的语言,有层次性的课堂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互动小游戏也是本节课的亮点。彭老师以充满活力的姿态,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欢快的学习环境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能力。
最后,巴蜀小学执行校长陈怡老师从英语学科实践案例分享为切入点,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探索高质量常态教研。追问:所有的探索,都从追问开始。重点说了:聚焦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如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如何开展高质量的常态化教研?分享了是如何做到:每一个教师主动参与贡献智慧;满足不同教师成长的需求;及时转化为高质量课堂;常态化实施,不加重教师过多负担。最终的目标就是:打造永续生长的学习共同体。
研学无止境,教师共成长。一天的参观和学习,所有人都感觉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我们一直奔跑在追梦的路上!让我们携手做教育的追梦人!
撰 稿丨中教股 邵武七中 黄辉
编 辑丨信息中心 方静雯
初审初校丨傅春梅
复审复校 | 吴建平
终审终校丨谢剑锋
感谢您关注邵武教育!
全方位了解邵武教育的点点滴滴
邵武教育微言
邵武教育微视频
欢迎投稿:
微信号投稿邮箱:xxzx@swjyj.com
视频号投稿邮箱:setv@swjyj.co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