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效记忆?忆能优学回答你

  什么是?回答你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都不过是记忆。”

  记忆力太重要了,其他能力不管有多强,只要“记不住”,所有的努力都白费。

  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体验:

  每次手机、钥匙、眼镜,一转头就忘了放在哪儿;看过的书,一合上就完全不记得看了啥;刚做完的事,转眼就忘了,还要再三确认一下。

  其实遗忘这件事很正常,因为人类天生忘性大。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H.Ebbinghaus )1885年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对新事物的遗忘是有规律的。

  把遗忘的进程描绘成曲线,大概是这样的:

  1小时内超过55% 的记忆会被忘记,1个月后会遗忘掉近80%。

  不过,别担心,记忆是可以改善的。

  只要配合相应的训练方法,就能高效地提升记忆力。

  在讲方法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记忆的原理和规律。

  神奇的记忆原理:打开书“我懂了”,合上书“我忘了”

  什么是记忆?

  记就是识记信息,忆就是提取信息。

  记忆就是对于信息,识记、保持、提取的过程。

  记忆系统,大致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奇特的设定:长时记忆的容量库很庞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库却少得可怜。

  2001年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4个信息组块。

  这是什么概念?

  信息可能是一段文字、一串数字、一堆散落在房间里的物体……

  但不管信息组块是什么,都只能有4个单位存储在短时记忆库里。

  例如:4个词组,4个数字,4个物体……

  大家有没有留意,当我们在报电话号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时,倾向以3个或4个为一组。

  我们会觉得这样记忆更方便,这也是由“短时记忆”的记忆原理决定的。

  所以,“短时记忆”是导致我们忘性大的“罪魁祸首”吗?

  不全是。

  给大家还原一下“大脑处理、记忆信息”的过程,大家就明白了:

  当我们接收到一段信息时,大脑就会忙碌地运作,把这段信息拆分成数十个以4个单位为一组的信息组块。

  然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我们大脑识别信息的速度,会远快于记忆信息的速度。

  大脑拆分并接收的4个信息组块,被我们识别之后,还没来得及记忆,就被清除了,接着大脑会迎接新的4个信息组块……

  整个过程,大脑只是在重复完成“识别信息—清除信息”的工作,导致我们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

  我们读书学习时,打开书觉得“我懂了,我会了!”

  合上书“我忘了!”

  就是这个原理。

  那怎么样才能记得准确又牢靠呢?

  大家有没有发现:

  我们小时候一次难忘的经历、第一次恋爱的过程、某部触动心弦的电影……

  这些信息,并不需要我们反复记忆,却刻骨铭心。

  因为这些信息可以直接进入到我们大脑的“长时记忆库”。

  为什么这些信息可以?

  因为它们符合“强化记忆”的原则。

  只要是符合这7个原则的信息,就能直接进入到“长时记忆库”,被大脑长久地记忆。

  “强化记忆”具体有哪7个原则呢?

  我们一一来看。

  强化记忆的7个原则:

  为什么“人咬狗”比“狗咬人”好记忆?

  强化记忆的七个原则:

  第一个是形象:人的大脑对于形象信息的记忆效果,远比记忆抽象来得好。

  比如看电影和读古文来比,记忆效果更好的肯定是看电影。

  第二个是独特:比较少见的东西,更容易刺激我们的大脑来记忆。

  就像大街上,有人咬了一只狗,就远比一只狗咬了人,更容易被记住。

  第三个是感觉:在记忆时,如果能够调动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在内的多种感官,甚至还能再带入些感情,记忆效果一定会更好。

  这就不难解释为好吃的美食、好闻的味道、恋爱的经历,都会让我们念念不忘。

  第四个是简单:上文有提到,短时记忆的科学研究表明:4个左右的信息组块,最容易被我们记忆。

  所以信息单位越多,我们就越难记住。所以把信息简单化,可以帮忙我们记忆。也是一个强化记忆的原则。

  第五个是逻辑:我们的大脑偏爱有逻辑的信息。如果信息与信息之间,有因果或是时间上的逻辑关系,就更利于我们记忆。

  其次还有故事:人类对故事的需求,是刻在基因里的。

  很多我们小时候听过的故事,现在依然还记得。所以如果想要让孩子记住一个道理,用讲故事的方法会比说教,效果好得多。

  最后一个是联结:如果能够把要记忆的信息,与熟悉的信息联结起来,记忆效果也会更好。

  以上就是强化记忆的7个原则。

  如果掌握了这7个原则,我们就能将信息加工处理,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记忆力好,是种什么体验:

  “像是偷了人生的‘答题卷’ ”

  记得有人曾在知乎提问:记忆力好,是种什么体验?

  有个回答,至今印象深刻,初看感觉“凡尔赛”,再看心灵受到1万点暴击伤害:

  考试不用死记硬背,别人背几小时、几天的内容,他们看一两遍就记住了;考证不用熬夜背书,记忆要点历久弥新,拿证到手软,走都哪里都受欢迎;生活中,从不丢失、遗忘任何关键物品和信息,妥妥的“人形备忘录”;工作时,各种重要资料、文件,过目不忘,学习新技能快到飞起……

  记忆力好的人,简直可以“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