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为本 消保为民”助推上海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形式合规而实质违规,面上合规而点上违规,被动合规而恶意违规。”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在4月19日召开的第十四届业业合规年会上指出,当前金融行业在合规工作中普遍存在三方面问题。

  王俊寿表示,合规与消费者保护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合规做不好,就会导致消费者投诉“满天飞”。不仅使得消费者在金融交易中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反而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和各类交易风险。

  据悉,2022年,上海金融领域大口径统计下的消费者投诉案件高达20万件次,小口径统计下的消费者投诉案件也高达8万件次。对此,王俊寿提出,金融合规要做到“内外兼修、神形兼备、‘软硬’兼施”。

  合规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底线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合规为本消保为民”。在上海市同业公会会长、上海市分行行长陈其昌看来,这既是业对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健全“风险为本”审慎监管理念的积极响应,也是业践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稳定的有力担当。

  上海市同业公会会长、寿险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姜亦峰表示,合规是金融行业的生命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而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者,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则是金融行业落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本次年会的主题——“合规为本消保为民”,正是贯穿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的一根主线。

  上海农商行长顾建忠在会上表示,近年来,金融机构多种内外部矛盾凸显,对合规内控工作也提出了新命题、新挑战、新要求。一是政策、制度不断推陈出新,为合规内控工作提出了新命题;二是国内外多种不确定性相互交织,为合规内控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三是转型发展需要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兼顾,为合规内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给金融合规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应该看到,合规内控‘防范风险、严守底线’的本质未变,合规不能仅仅停留在一项工作、一种技术,更应该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顾建忠表示,这就要求商业银行除了要在制度、执行、管理、问责等多个方面塑造合规之形,更需要通过培植“金融向实、服务于民”的信念来巩固合规之魂。

  顾建忠还提出,要不断强化科技赋能,通过打造一套以“规”为核心,以智能决策分析为手段,以畅通信息传导为主要目的“合规管控生态”,进一步整合合规、内控、案防、问责、整改、反洗钱等各项职能,进而赋能合规管理,提高控制效率。

  据悉,为贯彻银保监会数据合规相关工作要求,促进行业加快数据治理和数字化转型,在上海银保监局指导下,同业公会联合同业公会发布《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数据合规倡议书》,探索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数据合规实践。发布《上海银行业与中介机构合作自律规范》,进一步规范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各类中介之间的合作,压实银行业金融机构主体责任,防范外部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在过去一年里,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着力提升行业自律和维权服务质效,出台《上海市人身保险从业人员流动自律公约》《上海地区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执业失信行为风险等级管理办法(2022年版)》、新版《车险理赔数据治理管理规范》等多项制度,持续推进智能反保险欺诈工作,建立监管部门、公安机关、行业协会、保险机构、中国银保信等五方沟通联络机制,协同发力打击“代理退保”黑产。

  王俊寿提出,要积极构建三条线:一是要有守住底线的思维。合规是底线,是生命线,更是生存线。要把合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要大张旗鼓、旗帜鲜明地支持合规部门的工作,强化合规部门的管控能力,把底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牢牢根植在心中。

  二是要有各类防线的举措,包括机构自身的防线、行业自律的防线和外部监管的防线。要深入推进“消保深化治理年”,做好两个“两手抓”,即一手抓举报投诉存量的压减,一手抓增量的遏制;一手抓真消保投诉的处理,一手抓各类不法中介、非法代理的打击。银行保险机构、行业协会、监管部门要形成合力网,共同推动上海辖内金融消保工作尽快实现根本性好转。

  三是要有行业高线的追求。身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各银行保险机构要树立做合规高地、消保标杆的目标。要有谦卑之心和奋进之心,上海银行业保险业不仅在合规、消保方面,在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改革开放、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等各项工作中,都要追求卓越。监管部门将秉承内外兼修、形神兼备、“软硬”兼施,深入推进合规和消保工作,通过共同努力,使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在走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助力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的过程中,实现新的突破,迈上新的台阶。

  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工作,也是合规建设的重要内容。”上海市分行行长付捷表示,要站在消费者角度,辩证看待市场拓展、业务营销与客户服务、消保管理的关系,以强有力的管理机制,构建“共同做消保”的良性格局,不断推动消保战略目标有效落实。

  付捷指出,具体体现在“四个突出”:一是要突出“一把手”工程。消保工作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分支机构,体现在业务细节、流程和服务操作,单独某个部门很难有效推动。必须压实各层级“一把手”的责任,通过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处理,推动“一起管”“协同做”。

  二是要突出消保牵头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消保牵头部门必须有权有责,站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立场,强化牵头督导抓总,汇聚治理合力,推动各业务部门落实落细各项管理要求。

  三是要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当前银行的投诉量主要来自于个金、信用卡等零售业务,需要进一步压实这些重点部门的主体责任,抓牢主要矛盾,扭住关键环节,突破核心短板,制定精准治理措施。

  四是要突出制度护航和问责问效。健全配套制度办法,将消保管理要求覆盖到流程设置、岗位管理、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等各个方面,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筑牢消保管理的“防火墙”。

  姜亦峰认为,要充分认识消保工作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长期意识,着力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提振金融消费信心。配合监管部门“消保深化治理年”活动开展,加强消保体系建设,促进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上海市分公司总经理王忠伟建议,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一要重视机制建设,将消保考核结果纳入管理和问责体系, 将“大消保”工作机制贯通公司上下,持续营造“重消保、抓投诉”经营管理氛围;二要强化制度保障,明确消保及投诉工作的重点部署和目标方向,着力加强制度约束,厘清机构内各部门消保工作职责边界,明确各项业务处理流程,构建权责明晰、顺畅高效的消保工作架构;三要完善治理架构,加强与监管部门的请示汇报,积极参与同业公会搭建的各项行业沟通交流平台,持续优化完善工作举措,不断提升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

  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在去年“消保专项治理年”工作基础上,今年接续开展“消保深化治理年”活动,牢固树立“大消保”理念。“3·15”宣传周期间,辖内4024家网点开展宣传11365次,机构网点参与率达100%,活动触及消费者1.24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