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是什么?为什么读MBA?

  

  想必MBA学子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吧:

  辛辛苦苦备考上了岸,别人一听你考的是MBA,立马来一句”嚯,真有钱!

  长久以来,大部分人只关注MBA独占高楼的学费水平,略显友好的分数线,继而给MBA贴上了“花钱买学历、最好考的研”此类标签;却忽略了作为一门学科,MBA本身的考察难度。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不仅要为努力备考上岸的MBA学子正名,也要提醒即将备考MBA的同学,千万不要因为”好考“而选择考MBA,想上岸真的没那么容易,备考难关有不少!

  择校难

  随着近年来报考MBA的人数增多,商学院的学费也上涨了,竞争比以往激烈很多,分数线也被卷地提了不少;

  因此对于大部分报考MBA的人来说,大家择校的想法出奇的一致,就是学校好、学费少、还好考;但是这样的学校如果有的话也是挤满了人,最终还是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所以择校是MBA考试的第一道难关。

  那么针对MBA的择校,我的建议主要是两个:

  首先,提前面试其实就是把“复试”环节提前了,因为相比于笔试分数,MBA更注重综合能力表现,考生的工作业绩、管理能力、职场发展潜力。提前面试环节一般在每年的4-11月,大部分院校提前面试通过的联考笔试过线就可以被录取了。提前面试没过的也可以参加正常批次(初试+复试)。

  而且随着考MBA的人越来越多,更多院校都倾向于采用提前面试/预审核的方式来早早地筛选优秀人才,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商学院是必须参加提前面试的。

  那对于择校困难的同学来说,参加提前面试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多院校同时申请”。

  可以在早期择校期间,从高意向到中低意向报名参加3所院校的提前面试,如果申请通过了,再根据笔试情况选择最终院校,这样一选多的申请方式无疑增加了很多机会,比起孤注一掷的冲笔试复试,提面批次对同学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比较推荐大家同时准备3所院校:

  1所冲刺院校:有一定难度,但可以拼一拼,处于背景评估后偏上的一个层级。 1所目标院校:在背景评估后,最匹配你的报考目标的院校。 1所保底院校:能够保证参加就能稳稳拿到offer,用来作为明年报考的保底准备。

  备考难

  备考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MBA考生一大部分都是在职考生,对于这些同学来说,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学习精力不够;

  尤其在现在这种疫情环境下,脱产备考显然不实际,风险太大,而在职备考呢,经历了一天的工作,可能还有对家庭的照顾之后,能静下心来学习的时间寥寥无几;因此如何抓住一切有用的时间备考是在职人最头疼的问题。

  我给这部分在职备考同学的建议就是:

  ①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院校目标不要太高,如果参加提面,尽量在提面通过的院校里面选择)

  ②前期备考时制定一个合理的备考规划(别把每天日程排满,学不过来的)

  ③自律性不高且工作会涉及不定期加班的同学建议跟班学(有老师带着你起码进度不会落下)

  对于全职备考的同学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压力比较大,学习容易走入极端,会把考试当成救命稻草,很容易在备考后期焦虑;所以给全职备考同学的建议是:

  ①除学习外也要认真生活(不要死读书)

  ②放平心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要着急做题刷分)

  ③在日常备考中养成考场心态(别产生“我已经这么努力了结果应该会好吧”这样的心理暗示,专心备考就好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