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五年内下降58%,上海新发病例持续保持低位
2023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21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24日,全国第21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在上海启动。
界面新闻获悉,2022年全国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比2017年下降58%,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上海正在建设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高品质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球领先的健康城市典范和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高度重视。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共有1300多万名劳动者,上海15个部门共同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持续开展职业健康监管,不断提高职业病救治救助和保障水平,上海新发职业病病例持续保持历史低位。
数据显示,上海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从2012年的275例降至2022年95例,降幅达65.5%。
其中,2012年至2022年期间,上海市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中,报告新发职业性尘肺病病例数从2012年的63例下降至2022年的4例,降幅达93.7%。
上海市卫健委健康管理处处长梅灿华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不断加强职业风险监测评估工作,目前16个区监测覆盖率100%;此外,上海技术服务和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了职业病监测评估、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救治康复和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技术支撑网络。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此前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职业健康工作要点》,今年,上海将督促治理企业针对超标岗位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和日常管理措施进行整改,今年年底完成不少于50%企业治理工作。
同时,结合产业结构特点,上海开展重点职业病及放射性职业病监测、工作场所危害因素检测、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和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探索制药行业、建筑行业职业危害现状调查及相关监测。
据悉,宣传周期间,上海和全国各地将围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开展宣贯阐释,宣传“国家加强职业健康保护”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各地依法治理职业病危害、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开展职业病诊疗康复、落实职业病患者救助政策、维护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职业健康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