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航天·逐梦航天周西安启幕发布《陕西航天工业三年行动方案》
原标题:Hello航天·逐梦航天周西安启幕 发布《陕西航天工业三年行动方案》
Hello航天·逐梦航天周活动启幕(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央广网西安4月21日消息(见习记者陈锵)中国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如约而至,4月20日,Hello航天·逐梦航天周启幕仪式暨航天产业供应链大会在陕西省西安航天基地举办。
Hello航天·逐梦航天周活动以“构建联动生态 智绘航天未来”为主题,11场活动线上线下协同开展,“论坛+推介+观摩+汇演+科普”同频共振。一方面,用专业吸引产业,通过专题研讨会、高峰论坛与产品推介会等专业活动,加快商业航天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汇聚。另一方面,用科普赋能品牌,用线上专题节目、科学家进校园、书画展等活动普及航天知识。
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来升致辞(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作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西安培育了航天四院、六院、五院等大批科研院所及银河航天、星际荣耀等龙头企业,承担了多项重大航天工程任务。近年来,西安把发展航天产业作为实现科技自强、做强支柱产业的重要抓手,出台系列政策、全面深化创新驱动、提升产业配套,推动航天产业迈入新台阶。希望与会嘉宾能在西安这个航天产业高地、投资洼地、创业福地持续深耕,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贡献更大的力量。”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来升致辞表示。
西安航天基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门轩向中国航天人表达了崇高敬意。他表示,作为中国唯一以航天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航天基地成立以来已聚集了8支“国家队”和4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逐步成为航天产业聚集区。目前,西安航天基地正在聚焦产业发展环境,全力推进十个航天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最优承载地。
供应链上下游签约仪式现场(央广网见习记者 陈锵 摄)
在签约仪式上,科工二院、北京理工雷科等4个项目成功落户西安航天基地,签约金额达39.7亿元。同时,3家科研院所分别与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签约。
活动中,《2023航天产业链需求清单》首批发布,共有四家科研院所发布需求清单,涉及关键原材料、零部件生产加工及研制等项目,共计43个物品大类,总需求金额近11.5亿元。
此外,现场还发布了《陕西航天工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白皮书》,将为推进航天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融通发展,提升航天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黏性,构建“龙头+配套”特色产业生态提供保障。
“北斗”组网、“嫦娥”揽月、“祝融”探火、“天和”遨游星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2年,西安提出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规模倍增的目标。
“成立17年来,西安航天基地矢志航天事业发展,持续深化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积蓄中国航天产业三分之一的力量,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航天产业聚集区和承载地。目前,西安航天基地正聚焦产业发展环境,以产业航天为抓手,搭建‘2+4+2’产业体系,努力实现航天、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翻番,经济综合实力跨越提升,全力推进十个航天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最优承载地。”西安航天基地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田农接受采访时表示。
“中国航天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正大力鼓励促进商业航天的发展。我相信在军民融合政策的支持下,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出现更多的国之重器,商业航天领域也出现更多像SpaceX这样的高科技企业。”雷科防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对中国商业航天的未来信心满满。
记者了解到,作为西安航天基地的入区企业,雷科防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卫星应用和雷达产业领域多有探索。“西安航天基地是中国在卫星和雷达方面的一个重要产业基地,我们计划在西安航天基地建设总部基地,成立西安研发中心,预计今年中期拿地,争取2025年完成搬迁,到时将汇聚起几百人的研发力量。我们将结合当地已有的上下游业务企业伙伴,构建智能制造中心,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航天发展大局。”刘峰接受采访时表示。
本次活动由中共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商务厅、西安市人民政府指导,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委会联合中共西安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西安市商务局、西安市投资合作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