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礼贤|解读课标背景,助力名师之路——青岛三十七中新课标系列培训(五)
原标题:学术礼贤|解读课标背景,助力名师之路——青岛三十七中新课标系列培训(五)
解读课标背景,助力名师之路
为帮助教师更好理解新课标,了解新课标出台的背景趋势,更快踏入走向名师之路,2023年4月1日,青岛三十七中举行第五次新课标系列培训活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明全和副教授成刚分别进行了主题为“新课标出台的国家政策背景趋势解读”和“走向名师:前提、维度与路径”的分享,全体教师通过网络实时参与了本次培训。
杨明全教授从新一轮课程修订的背景、新版课程方案的变化、新版各科课程标准的变化、新一轮课程修订的基本精神以及新课程的实施策略这五个方面进行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解读与实施策略讲解。杨教授指出,新一轮课程修订秉持育人为本、素养导向、五育并举这一基本精神,强化育人为本,聚焦核心素养,落实五育并举,设置独立劳动课程,为义务教育“画像”,培养“三有”时代新人。
成刚教授以“当今学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导入了自己的分享,他指出了当今学生存在身体素质下降、不良社会行为、认知障碍、重智商轻情商等问题。成刚教授从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两个角度谈了创新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人之所以会倦怠,是你做的事情比较的单一、单调和重复。因此,作为优秀的教师应该不断挖掘课程、学科,不断创新,给学生新的体验,给自己新的突破。
??
学习感悟
历史教研组长 于雪君:
听了杨明全老师的讲座,有很多的收获,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讲的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产生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有很大的不同。被动学习中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这四种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依次提升,但都低于30%,主动学习中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不断提升,其中教授给他人为90%。学生教学生,这种小先生制,是学习效果最好的方式。教别人的学生,记忆效果最好,教别人的学生,记得最多。由此我们知道,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这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 王家睿:
4月1日下午,有幸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刚教授带来的“走向名师:前提、维度与路径”专题讲座,收益良多。成刚教授从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两个角度谈了创新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特别阐释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启发很大。成刚教授说:“人之所以会倦怠,是你做的事情比较的单一、单调和重复”。因此,成教授不断的激发和激励老师们在教育教研上不断突破自己,实现自我超越。成教授分析的教师的不同阶段的成长期,也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如果我们中年教师只是固守模式,吃“经验饭”,那必然会落后于现代化的教育和教学。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追求新知、终身学习的能力;开发整合资源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科研创新能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教师。
教学副校长 孙康功:
这次培训是青岛三十七中新课标系列培训的最后一期,两位专家分别从新课标出台的背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分享。杨教授为老师们全面解读了新课标出台的背景趋势和新课标中的变化、依据课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等,他的分享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标,更好地依据新课标进行教学。成教授通过“五项修炼”“四种思维”,为老师们展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对于老师们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规划后续专业发展路径大有帮助。
从2月3日开始,学校组织教师在5个周末参加了40学时的新课标系列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新课标出台的国家政策背景”“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信息化教学应用”“教学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等多个维度。通过培训,老师们对新课标、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等有了深入的认识。学校后续将以新课标理念为引领,不断优化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兼顾内容、思维、情感与创新的课堂,推动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强校提质”目标的实现。
供稿|教科室
撰稿|刘伊林
审核|薛虓嵩
NO.37
各位 2023届小学毕业生家长,青岛三十七中“小升初”咨询群已开通,请添加下方老师微信号入群~
NO.37
咨询热线:
从礼贤 向世界
从礼贤 向未来
·
·
·
·
聚焦礼贤
More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