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南方教研大讲堂”第74场(小学科学专场):优化科学实验 发展科学素养

  

  “南方教研大讲堂”

  第74场(小学科学专场)

  优化科学实验 发展科学素养

  “南方教研大讲堂”是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示范性常态化高端教研学术讲堂。“南方教研大讲堂”致力于推动广东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教研工作转型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和教研队伍,擦亮广东教研品牌,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将围绕广东基础教育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重点、聚焦问题,以学科育人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为主线,组织和邀请省内外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积极创新,研究与实践能力强并形成较好成果的教研基地负责人、教研员、名教师、名校长及高校专家等组成教研团队,通过专家专题报告、教学教研成果汇报、精品优质课例(案例)展示、教学教研学术研讨沙龙等形式灵活开展,并结合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和融媒体等信息技术新样态,线上线下融合进行,探索示范性常态化主题教研新模式。

  一

  活动主题

  优化科学实验 发展科学素养

  二

  活动目标

  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教学。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科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实施教学建议“1.基于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2.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内容;3.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4.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探究和实践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附录4“学生必做探究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实验、记录、测量、制作、调查等,附录4“学生必做探究实践活动”是科学课程的基本要求。

  活动重点展示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中山、东莞)项目建设成果,通过主旨阐述、专题讲座、课例展示、专家评课、教研沙龙、活动总结等多个环节,进一步探索优化科学实验,发展科学素养。

  三 活动时间

  2023年4月28日14:30—17:00

  四 活动地点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八楼学术报告厅

  五 指导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六 主办单位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七 支持单位(项目)

  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中山)

  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东莞)

  八 活动平台

  中国教研网、触电新闻、广东教育Plus、广东教育研究、广东教育传媒、中国移动和教育、粤教翔云

  九

  活动议程

  

  十

  专家简介

  

  杨计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科学和生物学教研员,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编审,正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生物学通报》编委,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持的成果“广东省中学生物新课程实施中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荣获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要出版著作《杨计明教研志》丛书“1志3卷5册”等。

  

  冯玉生,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学特部部长,小学科学教研员,高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中山)负责人,广东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广东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中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教材培训专家,参加编写多套教材,1999年编写广东科技出版社小学《自然》教材(农村版),担任副主编;2006年编写广东科技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担任主编;2021年编写广东教育出版社《劳动》教材,担任主编。先后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优秀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分会先进个人。

  

  练海燕,中山市三乡镇新圩小学科学教师、教导处副主任,小学科学一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中山)成员,中山市三乡镇小学科学劳动中心教研组组长,中山市小学科学中心教研组成员,先后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教师,中山市十佳科技辅导员,中山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全国自制教具能手。曾获全国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一等奖,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一等奖,广东省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均荣获一等奖及创新实验奖,中山市小学科学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等。

  

  徐鑫,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科学教师,小学科学二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东莞)成员,广东省蔡敏胜名师工作室学员,执教微课评为广东省基础教育精品课省级课例并推选部级,多次在东莞市基础教育精品课、品质课堂教学能力比赛、微课程、教学设计等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在松山湖功能区品质课堂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参与市级课题一项,撰写论文《在技术与工程领域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以小学科学<设计与制作:我的水火箭>为例》发表于广东教学报第4049期。

  

  何建东,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东莞)项目负责人,广东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东莞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第十届东莞市督学,曾被授予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全国课程教材研究所优秀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会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和参与“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基于‘国测’结果应用的粤港澳大湾区教研合作路径研究”等9项科研课题研究,担任《小学科学“品质课堂”教学样态》主编,担任高效课堂丛书《小学项目推进式教研的实践研究》编委并参与编写,有二十余篇论文在《小学教学》、《科学课》、《广东教学研究》等期刊发表。

  

  成艳萍,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学校(广州市越秀区杨箕小学)校长,小学科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25年来一直从事教育教学管理、中小学科学教学和科技教育工作,因工作出色先后荣获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第一批)中小学教师研训专家库成员以及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市基础教育名教师、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同时获广州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及越秀区人民政府记三等功,是广东省名师工作室和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荣获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要出版著作《科学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教育实践》等。

  

  张茂良,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学校(东莞市茶山镇第二小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科学课程方向),小学科学高级教师,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全国创新型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东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主持四项省规划课题、多项市规划课题,撰写《小学科学“创中学”教学模式与课堂实践》、《童创教育——基于五所学校的创新实践》等多部学术成果,成功将科学教育办学特色打造为东莞市科学教育点亮行动的样板方案。

  

  吴向东,深圳市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深圳)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入库专家,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家,广东提升工程2.0专家,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教学成果曾获首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一等奖(两次),专著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十一

  

  中国教研网

  

  触电新闻

  广东教育Plus

  广东教育研究

  广东教育传媒

  中国移动和教育

  粤教翔云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编辑:广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