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写作是游戏!”力学“小先生”开讲,金句频出被点赞“灵魂写

  “今天我有个新身份,就是赵紫攸同学的助理。”4月25日,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力学小学党总支书记李琳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开场方式,介绍了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来自力学六(7)班的赵紫攸同学。这个有着一头浓密及膝长发,充满灵气的小姑娘以“写作,在这个春天拔节”为主题,面向六年级全体同学分享了自己结识写作、爱上写作的心路历程。

  金句不断的“灵魂写手”上线

  她说,写作文是“一个游戏”

  

  “研究是一种高级的学习”“买零食的钱又花光了,这头发是吞金兽吧”“太阳可算是起了床,像一个孩子似的蹦上海平线”……当天,报告厅坐满了同学和老师,赵紫攸自信登台、娓娓道来,分享了自己的9篇代表作,以及写作背后的故事和技巧。李琳书记参与编写前言,并邀请了赵紫攸的班主任、同学为她的作文写点评,并将这些“智慧结晶”集结成一本“作文小书”,在学校传阅分享。

  

  “作文就是一个游戏,一个给字排队的游戏。”演讲时,赵紫攸金句不断,被同学们称为“灵魂写手”。她认为,给文字“排队”是有方法的,可以在写作时酝酿情感,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好的作文一定是感情充沛的,它诞生于精神世界,大家平时可以多留意自己的感受,观察生活,不断思考、复盘,这就是提升作文最快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在众多作文中,《“好孩子”秦若雨》用科幻视角,描述了经过“基因编辑”的主人公秦若雨从“天才”到“平庸”的变化,再现当下一部分家长 “过度鸡娃”的现象。这篇作文一出,获得六年级许多同学的共鸣。有人说,“文中的想象十分合理,完美讽刺了‘鸡娃’现象。”也有人感慨,“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这世上没有一样的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各有各的优缺点,每个人都是最好的自己。”

  赵紫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鸡娃”现象和基因编辑都是社会热点,这篇作文就是她脑洞大开,结合二者写的一篇“微小说”。面对记者,她也表达了自己对“鸡娃”的一点看法,“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儿,我们不能为了学习而一味地锁死他们的天性。”

  如何让写作能力拔节生长?

  六年级“小先生”的“写作干货”来了

  

  赵紫攸告诉记者,一次“大美力学”校内作文竞赛获奖的经历为她树立了信心,紧接着备战“迎春花”集训,让她真正爱上了写作文。很幸运,在“迎春花”集训班,李琳书记的授课与讲解,语文老师王燕的鼓励与辅导,让赵紫攸信心倍增。

  如何能让写作能力拔节生长?赵紫攸也有话说,诀窍就是:改。她与大家分享了创作《我与长发的爱恨情愁》的趣味经历。她介绍,这篇作文在李琳书记的指导下经历了多轮修改,“最终的成文可谓整容后我这个‘亲妈’都不认识它了,但也让我充分意识到了修改的重要性。大家在改作文时,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发现自己作文的‘毛病’,比如哪里不通顺,哪里太啰嗦,最后可以用‘删、增、调、换’法进行修改,让文章衔接更顺畅、文字更有表现力。”

  赵紫攸同学还以《海边》这篇文章为例,提出可以巧用修饰语,可以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动静结合,充分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多运用创造性地比喻、拟人。例如她在《海边》中,将太阳比作顽皮的孩子,蹦上地平线,通过富有画面感的语句来描写海边的日出。

  “小先生宣讲团”闪亮登场

  力学儿童研究素养培育成果显著

  生动的讲座让大家收获颇丰,更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原来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儿!”“我要敢于在作文表达自己。”“写作文就是记录生活点滴,记录情感。”不少同学现场感叹,原来写作有这么多实用的技巧。赵紫攸告诉记者,希望这次的分享能让同学们感受到写作文不仅是一个任务,而是在和自己、和他人甚至和世界开展一场无障碍的沟通。

  

  “我们像一见如故的新朋友又像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般相叙甚欢。”南京市力学小学党总支书记李琳表示,在今年春天“迎春花”作文集训收尾那次模拟比赛中,赵紫攸同学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紫攸的作文《研究是一种高级的学习》让李琳校长不禁感慨,一个六年级小学生对天天经历的学习居然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睿智洞见。经过几次交流,李书记邀约赵紫攸担任本次分享会的主讲。于是就有了开场李书记毛遂自荐担任助理的一幕。

  “我们今年六年级的学生是完整经历了力学小学比较成熟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成果的六年,我们基于国家课程,开设了儿童研究小项目‘小先生开讲’,每门学科中均有涉及,同学们组成‘小先生宣讲团’通过这样的形式对自己在校六年进行一个毕业总结汇报,既为自己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句号,也是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全年级10个班同学面前,秀出闪闪发光的自己!”

  赵紫攸作文赏析:

  我与长发的爱恨情愁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张名片,可能是学习成绩,可能是能力品质,也可能是一门“绝活儿”。我的名片虽特殊但耀眼,它就是我的一头长发。

  这头长发陪伴了我六年,长度已经过腰。6岁那年,我开始学习舞蹈,当时老师强烈建议我留长头发,说是未来演出好做发型,从那时起,我就再也没有进过理发店,开始留头发。后来我虽然放弃了舞蹈学习,但看着已经过肩的长发,我自己和家人一致决定,继续留,不剪了。

  每每洗完澡后,待我卸下皮筋,长发飘荡,如波浪一般滑腻柔软,可以一直垂到大腿上,吹风机一吹,头发就如同被春风吹起的柳条,轻轻摆动着,舞蹈着。上学时,长发被编成两条粗粗的麻花辫,好像乌鸦翅膀那么黑油油的,从我的背上搭下来,辫梢忽悠忽悠地摆动着,让别人看一眼就能记住我。

  我和我的长发就这样紧紧联系在一起,它成为了我的重要标识。同学们说:“看到你的辫子在那儿甩啊甩,就知道是你了!”邻居们说:“你这头发太长了,怎么留的?”家里人说:“哈哈,我们全家的头发都长到你头上了!”每次听到这种夸赞,我便心花怒放,于是更下定决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留着这头长发。因为,如果我离了它,或许就会成为丢在人堆里也找不到的一个普通人。

  这头长发也给我增添了不少麻烦,我对我的长发,可谓又爱又恨。每天早上,我要花差不多10分钟时间梳头,这意味着我要早起10分钟,别看这10分钟稍纵即逝,但一年下来我要少掉多少睡眠的时间啊!要是隔上几天再梳,这头发就像杂乱无章的数据线,隔个三五厘米就要打结,一遍遍梳下来就更耗费时间了。把这样一头长发梳通的过程常常真的很疼,有时感觉头皮都要被拽下来了,梳子和头发所发出的“咔咔”声让我心中的烦躁升至燃点,“我想把它剪掉!”我大喊道。此时我的情绪彻底爆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我拿来了剪刀,满脑子都是我自己的“短发照”,不过最后,我终究还是放下了剪刀。

  这么长的头发,两天一次的清洗自然成了一项大工程。打湿,涂洗发水,揉搓,洗净……这样的过程要重复三次,到最后还要抹上护发素,加起来至少半小时。在闷热的淋浴间站上半小时,经常让我无比烦躁,如果头发再梳不通,我甚至会拿花洒出气,“啪—啪—”看着花洒在地上翻滚着,我想起了被我摔坏的三个花洒。不光是时间成本,这头发还特烧钱,别人的洗发水可以用2年,我的两个月就要“下岗”,家里每次都是4瓶4瓶的进货。看着100元200元从微信支付宝里溜走,我不由得感叹:“哎,买零食的钱又花光了!这头发是吞金兽吧!”我拽起了辫子,拿起了剪刀,就差和我的“吞金”发一刀两断了。

  在六年的时间里,妈妈养我,我养头发,我们把大量时间和金钱奉献给它,不过它也以独特的美丽来回报我。这不就像作文训练吗?我每天至少花上40分钟完成一篇作文,老师批改后,还需要再修改完善,这过程是艰辛也是痛苦的,但艰苦的投入换来的是我作文的提高和进步,流畅的表达,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感受,辛苦付出,换来赏心悦目的文字。

  我与我的长发,构成了属于我的生活。那些年,我与长发的爱恨情仇,怎一篇文章了得……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源于我与赵紫攸的一次长谈,出于好奇我询问了她一头及腰长发的来由,她娓娓道来,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现在六年级,她都没有剪过一次头发,留了六年。我说,我希望你写一篇作文来记录下,她说,她妈妈也这样建议过,确实值得写下来。一拍即合,新的一周周一,她就把作文写好拿来给我,之后我又让她来我这里在电脑上修改了一次。我答应她写个点评,于是有了这段文字。小学六年,自己的成长、一头长发的生长,相依相伴,确实值得在即将毕业季用文字定格记录书写下来,作为小学生活的一个纪念,此时写下来,应该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就作文而言,本文有个好题目,所谓的“爱恨情仇”,就是与这头长发六年的相爱相杀,爱有多深,恨有多切,爱恨交织,爱与恨,都是对这头长发情感、时间的付出,六年的育发经历,其实也是自己人生的经历,由此也引发了小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这是除了拥有一头长发的又一有价值的人生收获。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所谓写作,绝不仅仅是记录,是对所经历生活的一种文字性思考与总结,写作者往往是有心人。(李琳)

  “好孩子”秦若雨

  公元3100年,“基因编辑”技术已经成熟,以态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了一个新项目:定制胚胎。父母可以定制自己心中的好孩子,这个项目一经推出,就获得了被“熊孩子”折磨的家长的一致认可,受到了所有人的追捧。

  米妮和小帅是一对夫妇,他们想要一个孩子,于是便立马奔赴以态生物科技公司总部准备定制孩子。刚一进门,一个机器人就给米妮和小帅办好了手续,做完了一系列调查后,他们定制的胚胎就被存放在005号冷库内一个编号为2137的柜子里,那里还有数以万计的胚胎。

  米妮小帅想要的孩子,和大多数人一样,要体力超于常人,要智力顶尖,还要拥有极好的服从性。

  出 ?生

  经过十个月的等待,那个定制的“好孩子”终于出生了,米妮和小帅欣喜若狂,给她取名秦若雨。

  不同于其他同龄的孩子,秦若雨超强的服从能力令人震惊:她很少哭闹,米妮与小帅让她干什么她都会服从。秦若雨被全家人寄予厚望,他们一致认为这样一个孩子未来肯定大有出息,前途一片光明。

  幼 ?年

  在秦若雨2岁时,她那顶尖的智商就让她在一众普通孩子中鹤立鸡群,脱颖而出。

  2岁,别的孩子还在哭闹,秦若雨就能认识1000个汉字;3岁,别的孩子还在牙牙学语,秦若雨就能自主阅读;4岁,很多孩子还需要和妈妈一起读书,秦若雨就能熟读《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小学高年级孩子还未必能吃透的四大名著。

  到秦若雨5岁时,她优秀的体能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每次赛跑都是第一名,甚至能超过比自己高上整整一头的大孩子。周围人都十分羡慕米妮和小帅能够拥有如此完美的孩子。

  上 ?学

  秦若雨果真是个牛娃,6岁就上了小学。她的大脑像一台计算机:学习时,书本上的信息她只要看一眼就会进入她的大脑;上课时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就会自动转码成为文字存进她的大脑。

  在考试上,秦若雨永远是最厉害的那个。在考语文时,基础部分她如鱼得水,几乎不需思考答案就跃然纸上;阅读部分她轻轻松松,只要调阅下她的大脑数据库,答案就显而易见了;作文就更别说了,拿到一个题目,那些好词佳句就如一串银珠进入她的作文。至于数学英语那就太简单了,管你什么奥数题竞赛题,在她眼里就是“一步到底”的。

  “又是满分?”秦若雨看着那鲜红的100分,“100分我都得腻了,啥时候能出点有水平的题啊?”秦若雨的学生时光就是在拿不完的奖,考不完的满分,听不完的夸赞中度过的。

  大 ?学

  在各种各样的神童光环下,秦若雨不负众望在13岁考上世界顶级学府。

  事情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秦若雨在学校非但没有续写她的辉煌,反而被一群真学霸虐到体无完肤。

  秦若雨一时间接受不了她自已早己跌落神坛,开始发了疯的努力,但是她不知道的是,这个“基因编辑”技术只能帮自己学习3100年以前的知识,但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看似丰富的知识很快就不够用甚至有些都是错误的。秦若雨只能被迫接受同学们一个个拿了科学界的大奖,自己却平庸的事实。她无奈且绝望。

  秦若雨反而不想当一个好孩子了,“如果我不成为天才,那我现在这番狼狈样是不是就不会沦为笑柄?我不想再被‘定制胚胎’那玩意儿控制了,我要成为真正的我!”秦若雨大喊。

  后来经过调查,所谓的“定制胚胎”只是以态生物科技公司利用家长“过度鸡娃”的病态教育为了谋利在婴儿基因中加装芯片,压根不是所谓的“基因编辑”。

  政府当即下令取出以态生物科技公司植入人体的所有芯片,这个世界上的“秦若雨们”终于成功的做了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而不是家长眼里的完美小孩。

  同学点评:这篇作文写得很好,虽是一个科幻故事,但却实实在在地展现了当下家长的想法。这篇文章主要分成了四个部分,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家长们“过度鸡娃”的病态教育。“望子成龙”是所有家长的心愿,可是他们都忽视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孩子们健康的心理。假如一个孩子太过优秀,一帆风顺,在经历了几次严重的失败后,他很有可能否认自己而变得自卑。“好孩子”是指一个身心健康、体贴尊重父母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在这个世界上,每一片树叶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孩子也都是独特的。只有经历过许多,才能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六(7)班 包宸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见习记者 徐彬雯

  视频:徐彬雯 张华纬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