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一站式”办案是这样炼成的……

  全环节办案支撑

  全领域办案赋能

  全闭环执法监督

  这个中心的建成

  为公安民警办案增赋、减负

  也有力地提升着

  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和水平

  近年来,福州市公安局把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作为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龙头工程”,按照“安全、规范、集约、智能、高效”原则,落实“增赋、减负、丰富、威猛、从容”要求,建成集案件管理区、办案区、涉案财物管理区、合成作战区、服务保障区、认错/认罪认罚教育区“六位一体”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作为驱动执法规范化建设

  提档升级的强大引擎

  有效促进了

  福州法治公安建设的新发展

  带动了公安社会治理效能的新提升

  获评全省公安机关

  建设应用成效突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带动全市执法质量考评跃居全省第一

  助力福州市

  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拓展“供给链”

  在提档升级上善做“加法”

  “嫌疑人和民警一脚踏进我们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就像上了‘流水线’,中心‘一站式’保障嫌疑人的人身安检、信息采集、体检、视频刻录、财物保管等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福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福州市公安局打造执法办案“中央厨房”,将鼓楼、台江、仓山、晋安、上街(高新区)等五城区的刑事案件和交通类刑事、行政案件归拢至福州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闭环审理,配备专职民辅警及工作人员,实体化运作,全面负责中心的办案辅助和安全管理工作。

  ↑法制业务骨干入驻中心审核案件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由法制支队具体负责,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福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指导办理辖下五城区的交通刑事、行政案件,福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则负责守卫、戒护、看押、送押等工作,同时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了专业医护人员的入驻。

  “医护人员的入驻,既确保对突发疾病人员及时救治,充分保障办案安全,也可以24小时全天候配合办案单位需求,对嫌疑人执行入监所前的血常规、全腹B超、胸部X光、血压、心电图等‘五项体检’。”民警介绍,健全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拓展“供给链”,将服务保障深度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

  ↑中心内驻点医生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体检

  “手环通过内置芯片实现精准定位、启动审讯设备以及对身体状况(血压、心率)的实时监测和警报。”福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民警介绍。在办案区前端接待大厅中心,每一名进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嫌疑人,经过自助终端的自动人证核验和信息比对后,都会被佩戴上一个黑色智能手环。

  走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专门的血样牌证智能保管柜、金融票据保管室、涉案财物档案室等功能区域规划分明,涉案财物实行分库归责管理,并与涉案停车场连接,实行大宗涉案财物远程监管——规范化、一体化、智能化的办案场所,“一站式”办案新模式,优化了的流水线式的办案流程,既确保了民警执法行为合法得当,又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办案效率。

  打通“中梗阻”

  在破解难题上敢试“减法”

  “增赋、减负”是福州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最主要的目的,中心的不断赋能也正是为了民警的减负。

  3月27日一早,仅仅花费15分钟,路面执勤民警同交警支队案调队派驻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民警,完成了一起醉驾案件相关证据材料和嫌疑人的交接。

  ↑检录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

  “以前路面执勤的民警夜间通宵查完酒驾,第二天一早还得自己制作并打印相关证据文书再转交办案民警,没有办法保障充足的休息时间。”民警介绍。

  福州交警在全国首创“查办分离、认罪认罚、速裁快办”办案新机制,并专门研发警务通手机“福州交警办案”APP,路面执勤交警通过流程模块来引导规范现场固证,数据立刻导入查办交接平台。

  “分段式”办案模式下,在转接工作结束后,属于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民警的办案工作正式开始。与以往不同的是,对查处酒醉驾要涉及抽血、鉴定、醒酒、看押等繁琐工作,中心流水线办理,避免了民警往返奔波和琐事缠身的问题。

  ↑专业警种入驻为中心办案提供实时合成作战支撑

  基层一线民警常常既要办案又要看押,“嫌疑人少的话还好,多的话完全就是一场‘疲劳战’,而且过程中由于基层办案条件的不足等问题,还存在安全隐患。”法制支队民警说。而今,嫌疑人统一送入执法办案中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侦查人员得以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讯问办案,极大提高办案效率。

  除此之外,针对专业支撑薄弱的问题,法制、刑侦、情报、网安、图侦等部门全面入驻,为中心办案提供实时合成作战支撑,适时研判会商、指导办案,实现“秒级响应”“全要素支撑”。

  守住“生命线”

  在消除顽疾上勤算“除法”

  在执法办案中心,各种科技设备、安防设施互联互通,不仅实现了对嫌疑人全天候、无死角、智能化的监督,同时也让办案民警的执法全过程时刻处在监督之下。

  事实上,无处不在的“监督”早已延伸到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起案件办理过程。

  ↑“e体+”智慧赋能案管中心

  在“e体+”智慧赋能案管中心,曲面大屏按福州下辖的13个县市区显示了红黄绿三色挂牌数进行执法质量动态考评,阶段性反映着每个周期内全市公安办案情况及执法质量。同时,这里也是福州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的“最强大脑”和执法监督的“神经中枢”。

  福州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打造“e体+”智慧赋能案管中心,中心集成了福建省执法办案平台、省执法监督平台、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等42个子系统,紧紧围绕“警、案、人、物、卷宗、场所”案件六要素的相关数据进行智慧钻取、汇聚,实现智能化、全时化的常态监督。

  ↑民警通过视频软件系统进行远程提审

  此外,福州市公安局还向各区县抽调13名法制业务骨干,同3名法制支队案管队民警共同入驻中心,变“坐堂审案”为“随警作战”,对全市执法活动交叉开展CT扫描式动态考评,对突出执法问题开展“靶向式”精准监督整改。

  “专门抽调各县区法制员入驻中心并进行集中管理,解决了他们在原先大队还要承担其他事务无法专心监督考评以及无法放手大胆考评的问题,同时也大大提高考评覆盖面。”福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案管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心,法制员即可将接处警音视频、办案场所实时监控等,与现场执法、询问讯问环节音视频等办案信息全程动态关联比对,及时把控执法办案中接处警、受立案、强制措施采取与解除、涉案财物处置、行政处罚和移送起诉等各个环节,打造了全程可视化闭环监督管理格局。

  来源:福州市公安局 福建法治报

  责编:黄慧儿

  审核:方琮 高奇

  原标题:《减负、增效!“一站式”办案是这样炼成的……》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