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竞选“卷”飞了,家长“硬核”自我介绍,老师看后瑟瑟发抖
家长群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方便老师发送一些消息和通知,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促进家校沟通,而家委会也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因此很多家长就以进入家委会任职为自豪,为了竞选家委会真是“卷”上了天,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都能那么“硬核”,把老师看得一愣一愣的,看着那些傲人的履历,老师瑟瑟发抖,内心大喊“惹不起”。
现代社会竞争讲究的就是一个“拼”字,学生不仅要拼成绩,还要拼父母,因此现在很多家长都调侃“小时候给家长丢人,当了父母后给孩子丢人”。
但也有些家长自带优越感,为了竞选家委会,把自己的底牌都亮了出来,这位同学的妈妈是知名外企HR,掌管着整个公司,爸爸更是复旦附中的校友,真应了那句“要钱有钱,要人脉有人脉,要资源有资源”,这样的家庭一般人真是比不了。
“学历至上”是社会的固有观念,学历越高的家庭,学生受到的熏陶和感染就越强,而且这样的家长也能帮到班级的其他学生,因此在竞选家委会的时候,高学历也是很吃香的。
就拿下面这名同学的家长来说,父母都是研究生,在读博期间还担任过研究生会主席,毕业后也都在高校当老师,这样的学历背景吓坏了老师,这要教不好孩子可有的罪受了。
其实家委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配合老师的工作,平时还会有很多的工作内容,但凡学校有个活动,家委会都得挑大梁,所以时间宽松很重要,工作太忙反倒没时间干家委会的活。
所以有家长就会从这个角度阐明自己的优势,工作自由且对校内活动有帮助的话,很容易就被选中了,不得不说这家长算是精准拿捏家委会的目的,想不入选都难。
有些家长学历、事业可能拿不出手,那就只能砸钱了,想要通过“炫富”的举动引起老师的注意,这样就能为竞选家委会争得一席之位。
比如有家长说自己拆迁分了25套房子,后来又分了15套房子,还坦言自己学历不高,但平时比较空闲,有时间为班级尽一份力,网友:孩子都成富二代了,还那么争强好胜干啥,把机会留给别人吧!
家长群也好,家委会群也罢,设立的初衷都是为了促进家校协作,但是现在却逐渐跑偏,成为某些人的秀场,从卷孩子到卷学历再到卷家世,总之处处都透露着家长的优越感。
有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更高等级的学习群,直接成为“鸡娃”父母,孩子还不到5岁,就提前学完了小学一多半的课程,拿着这些战绩去向老师申请,老师看后都替孩子感到累,真是无语极了。
其实很多家长都在有意无意地展露自己的家境,一方面是想要让老师多多关注学生,二来也是想给孩子挣面子,但实际上如此高调的行为让人讨厌。
表面家长老师对他们比较恭维,但背地里就会对这种炫富嗤之以鼻,甚至有些老师还会因为家长的炫富而对学生有了异样的看法,最起码会担心惹到家长而减少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所以家长的自作主张反而坑害了自己的孩子。
在笔者看来,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并不是靠这些外在条件,而是家长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如果家长只会一门心思“鸡娃”,到头来给孩子累够呛,自己还永远不知足。
所以家长别找错了重心,提升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能够入选家委会对孩子的发展有好处,但是也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自身条件去决定。
家委会的工作并不轻松,既要家长有能力又要有时间,如果做不到的话就没必要非要参加竞选,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培养上比花时间在家委会上更好。
同时笔者也希望那个家委会在选拔的时候也别只看外在条件,还要综合考量,能够帮助家长和学校进行沟通协调的人才合适,千万别让家委会沦为鸡肋存在。
【笔者寄语】家长为了竞选家委会,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履历一个比一个厉害,老师看了都有些害怕,生怕惹到这些“大人物”,因此家长还是要低调一些,别因为招摇过市给自己和孩子添麻烦。
话题:你如何看待竞选家委会的做法?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