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跪着教书》,一部对青年教师成长学生教育意义重大的教育专著
《不跪着教书》收录了吴非先生近年来的教育随笔100篇,作者怀着对历史与现实的忧思,从教育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应有的追求,披露了人们都熟知的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的现状,揭示了这个现状方方面面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他对人和生命本质的全面关注。
对现今教育界和整个社会功利浮躁的众生相,对随处可见的人文精神的失落、道德的沦丧,对那些反人性的愚昧残酷的教育,对扼杀生命的专制落后的教育,作者或扼腕长叹,或抑郁愤慨,或无情讥刺。
“不跪着教书”是作者20多年来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条,它传达的是一种理想,一种理想的知识分子人格,一种理想的教育。从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分析现象,提供思路,充分展现了一位资深教师、教育专家对中国教育问题,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
在《不跪着教书》中,作者吴非并不只关注高等教育,也十分关心中小学教育及其教师。在书中,作者深刻指出了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过分繁琐,学生疲于应付,师生关系僵硬等等。吴非提到,当前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各种考试评价制度严重侵蚀了师生间的信任感和共同的学习兴趣。教师被迫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时间表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兴趣。同时,许多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以应试为目的,忽视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不会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缺乏创新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他们的教学效果和人格陶冶。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多元育人”的教育理念,主张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发展,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关注他们的个性特点,发掘他们的潜力和优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对于教师而言,吴非主张他们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同时也应该拥有情感智慧、教育热情和生命智慧,以更好地涵育学生的人格。他还建议教育机构应该为教师提供自由的教学环境与资源,并鼓励教师自主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所需要的优秀教育人才。
总而言之,《不跪着教书》的思想和理念,不仅适用于高等教育,也适用于中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领域。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他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吴非的理念,建立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此,吴非在书中也提到,教师应该具备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这能帮助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以探寻更好的教育方式和技巧,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对学科知识日新月异的变化。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吴非认为他们应该接受多元化的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如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吴非倡导多元育人的教育模式,提倡一切让学生“活起来”的教学。教师要注重促进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学生思考、互相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吴非在《不跪着教书》中提出了有关教育和教师的重要问题,并提供了有意义的思考和解决方案。对于中小学及其教师而言,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个性特点,注重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与创造中成长,教师也需要多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和人格涵育水平。《不跪着教书》对于中小学及其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实践都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和启示。
笔者为广大教师推荐《不跪着教书》这本现实性很强的教育专业书籍,不仅在于作者吴非倾注了自己多年的经验,从实际出发,所处领域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还在于该书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
在本书的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的教师,教育的词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就凭这段精彩的文字,就配每一位教师去研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