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小学第五届韵智节启幕,师生共赴“跨时空”的文化之旅

  碾茶成粉、闻香品茗,在茶文化体验中感受古人的闲情逸致;吟诵诗词、抚琴起舞,在诗词演诵中梦回名家赋诗作文的年代;经典角色扮演,在“趣玩”中品悟四大名著的博大精深……

  

  ▲师生、家长身着汉服,共赴文化体验之旅(学校供图)

  4月28日,重庆两江新区博雅小学第五届韵智节系列活动正在举行,校园内充满古风雅韵,师生、家长身着华服,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据悉,本届韵智节以“传承中华文化,砥砺家国情怀”为主题,各级部自主策划活动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引导广大师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每一位博雅师生砥砺爱国之心、笃行报国之志。

  游“节气”主题园,沉浸式体验传统民俗之美

  

  ▲辨五谷、识百草

  

  ▲体验投壶

  

  ▲剪窗花(学校供图)

  活动一开场,一二年级的同学们便带着“二十四节气”集章卡穿梭在各个体验摊位前,完成不同项目的体验打卡,收集红章。猜灯谜、摔元宝、辨五谷、识百草、韵智茶礼、书签制作等10余种体验项目各自展出,为同学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游园体验。

  

  ▲学习“韵智茶礼”(学校供图)

  “双手扶杯,身体呈半鞠躬状,双手向前将茶杯举起……”在“韵智茶礼”项目现场,几名同学正在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敬茶礼。“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们体验茶文化,我们家委会收集了很多与茶道相关的视频,先自学,再通过活动教给孩子们。”一年级六班的一位家长志愿者笑称,“以后家里有客人来,孩子们也能知礼、懂礼,用今天学到的礼仪去招待客人了。”

  书、诵、演、画互融,乐享国学经典之魅

  

  ▲翰墨传经典(学校供图)

  

  ▲童心演诗篇

  在三年级“诗书中华,雅荟古韵”活动现场,一场“童心演诗篇”的精彩演绎令围观的师生家长不时拍照记录。活动中,有的班级运用诵读、演绎相结合的形式来呈现古人过节的场景;也有的班级将春风、夏花、秋月、冬雪搬上舞台,以古诗的赋韵芬芳展现“诗韵四季”。

  舞台上,同学们丝毫不怯,将自信与优雅表现得淋漓尽致。刚结束书法现场展示的何思林正在一旁观看表演,她说,在台上表演也如自己现场展示书法般,首先要自信潇洒,这样才能呈现好的表演、好的书法。

  

  ▲诗词展演(学校供图)

  ▲诗词比赛燃爆全场(学校供图)

  ▲同学们收获通关礼品(学校供图)

  在演播厅,由四年级策划组织的一场以“诵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为主题的诗词大会正如火如荼进行。在诗词展演环节,各班以不同形式带来的诗词节目逐一亮相,声情并茂的演绎,诠释了经典诗词的美感与内涵,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在诗词比赛中,“飞花令”燃爆全场,从唐诗接到宋词,从大漠孤烟塞北到山水田园牧歌,小选手们尽情畅游在绝美诗词中。

  趣“玩”四大名著,为名著阅读插上科技的翅膀

  ▲话名著、说经典

  周子皓是一位“三国演义迷”,在活动通关后收获了一盒“三国杀”游戏卡牌。“这类卡牌我玩过好几种,主要是抽取各种技能的角色卡牌,带入角色特征技能去体验游戏……”谈起自己的兴趣,周子皓便滔滔不绝,他说,通过这样的益智游戏,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

  ▲煮酒论英雄(学校供图)

  在五年级“趣‘玩’四大名著”主题活动中,将四大名著中的典型人物、特色情境融入其中,设置“看我七十二变”“勇闯‘盘丝洞’”“红楼春趣”“煮酒论英雄”“话名著 说经典”等趣味活动供同学们体验。特别是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下,让孩子们在数字平台上去通关,为名著阅读插上科技的翅膀。

  据介绍,在本届韵智节活动中,学校以践行“新课标”精神为本,巧妙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音乐、美术等多学科知识相融合,以丰富形式设计体验项目,让孩子们在尽兴玩乐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涵养家国情怀。

  “这次活动也是学校对新课标时代下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具体实践,以丰富的学习和体验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博雅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谢晓梅表示,这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博、美生情、情生雅”的博雅特色文化。

  (文/李好 图/邬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