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重庆“新三样”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新华网重庆4月22日电(王龙博)“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新三样’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一季度重庆出口新增长点。”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随着外部需求增长放缓,各地外贸压力明显加大。数据显示,重庆通过持续稳规模优结构,3月当月外贸形势较前2个月降幅收窄6.3个百分点,外贸回暖迹象初显。

  为优化外贸结构,重庆市着力培育“新三样”出口优势,指导区县抢抓当前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等机遇。以璧山区为例,进出口正逐步由传统的笔电产业转型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锂电池等产品拉动出口增长超33个百分点。

  一季度,重庆市实现汽车出口8.4万辆、价值71.9亿元,分别增长31%、65.9%。新能源汽车出口3076辆,增长116.5%。锂离子蓄电池出口16.2亿元,已达去年全年出口值的6成,增长4.4倍。

  “新”品开辟“新”市场。一季度,重庆市加大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充分挖掘拉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市场潜力。重庆市商务委策划了“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出台支持外贸企业“走出去”拓市场、揽订单行动方案及配套支持政策,组织企业赴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家揽订单拓市场,签约订单超4000万美元。

  数据显示,一季度,重庆市对韩国、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分别进出口189.3亿元、51亿元、29.1亿元,分别增长22.9%、24.1%、10.6%。

  “‘新’业态也是一季度外贸中的新趋势。”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策划“渝贸全球 跨电赋能”跨境电商助力产业带出海行动,重庆引导传统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利用跨境电商渠道“触网出海”,推动产业带“抱团出海”。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也有序推进,建成了涵盖各方经营主体和贸易全流程的综合管理系统,并于3月2日顺利通过国家7部委验收,标志着重庆市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正式运行。已有涉及五金工具套件、家用厨具餐具、日用家居塑料件、农机等产品的三票商品成功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

  原标题:

  一季度重庆“新三样”成为出口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