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力量|理想与信仰

  原标题:书籍的力量|理想与信仰

  书

  籍

  力

  量

  

  巨流河

  作者:齐邦媛

  馆藏地:文学图书借阅区

  索书号: I247.57/3080

  推荐人: 国际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类2202班 朱启运

  

  叹渡不过的巨流河

  书不尽的离人事

  如此悲伤

  如此愉悦

  如此独特

  巨流河音频:进度条00:00 00:58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推荐理由

  一本作为历史旁观者的自传——讲述自己和家庭八十年来的风雨历程,前半本记述了她所经历的苦难深重的岁月,以及顽强斗争的生活,后半本讲述解放后自己在台湾从事文学、教育工作。 全书包含了浓厚的思乡情节,知识分子,大师们对教育的执著,对真知的信仰。

  精彩片段

  我到大连去是要由故乡的海岸,看流往台湾的大海。连续两天,我一个人去海边公园的石阶上坐着,望着渤海流入黄海,再流进东海,融入浩瀚的太平洋,两千多公里航行到台湾。绕过全岛到南端的鹅銮鼻,灯塔下面数里即是哑口海,海湾湛蓝,静美,据说风浪到此音灭声消。

  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

  

  阅读感受

  书中有大量篇幅围绕 教育与文化展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教育有着尤为特殊的意义。接受国外新思想后终身投入抗战的齐世英、辗转求学的齐邦媛、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压在这样一群青年心中,他们凭借着一腔热血, 将自己的爱、理想、情怀代代传递。

  战争无情,人民流离,朗朗书声却依旧在田野响起。如今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教育的火焰依旧长明!在新的时代,新的青年怀揣着新的思想,成就属于他们新的未来。

  读此书时,我不禁感叹,二十世纪,是埋藏着巨大悲伤的世纪,到底怎样的结局,才能配得上燃烧半个世纪的战火?一代人的青春沉沦于历史,一代人的生命葬送于战争。山河破碎,狼烟四起,壮志豪情铭刻在他们的血肉之中。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祖国和平、人民幸福献出生命, 他们从军报国、学医报国、文字报国,用行动推动中国的车轮不断向前。

  新时代的我们,不仅要为历史洪流中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情怀所动容,更要将他们的情感融入我们前进的步伐中,立志报国、努力奋斗!

  

  来源I校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文字I朱启运

  音频I牟涵屿

  编辑I朱启运 夏潮来

  审核I新闻中心

  邮箱Ixwzx@jisu.edu.cn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