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大江时评:保护文化遗产,繁荣世界文明的“百花园”

  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致贺信。习近平主席指出,亚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孕育并保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近4年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逐步深入推进,阶段性成果丰硕。此次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的成立,有利于持续深化亚洲国家文化遗产合作,促进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为持续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贡献了新的文明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亚洲各国山河相连、人文相亲、命运相依,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亚洲文化遗产,是亚洲各国的共同责任。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加以保护,将来我们的子孙只能通过历史课本了解这些文化,所以,最好的保护就是传承和发展,而发展是在传统元素基础上的创新。中国作为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受益者,如今也已成为积极的贡献者。以文化遗产的保护合作为例,近年来,中国已在柬埔寨等6个亚洲国家合作开展了11项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与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等亚洲14国联合开展20余项联合考古合作,助力探究亚洲文明脉络、架起亚洲各国民心相通桥梁,为促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共同提升,进一步推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磅礴的“中国力量”。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要使其不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文化魅力,就必须切实加以发展,促进合理利用。一方面,要融入亚洲各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建立亚洲区域的保护协同机制,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保护文化传统,守住文化根脉;另一方面,要促进合理利用。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此,我们要同亚洲各国携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文化遗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个需要全人类共同关注关心的大课题。让我们携手同行、汇聚合力,延续历史文脉,加强保护传承,我们就一定能够书写文明发展的新篇章。

  (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