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第四章 “1+1”单元组建设模式 第三节校级单元组建设(三)
四、校级活动单元组活动形式
(一)值周安排
在中队指导教师的指导、带领下,以活动中队为单位轮换开展值周任务。
1. 入校礼仪监督管理
负责学校大门处礼仪值周的学生代表学校向每个进入校园的人员问好;检查、监督学生着装整洁情况;对非本校来访人员进行询问,并要求登记来访情况及个人基本信息;对于特殊情况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或者就近向学校其他教师汇报。
2. 卫生与安全监督管理
课间时间,值周中队成员根据岗位划分情况分散于学校各处,对学生课间活动的卫生保洁及安全行为等进行监督管理。
3. 眼保健操监督管理
每班配备一名学生全程监督,实行1-4、2-5、3-6年级交叉监督、管理,对违纪现象以提醒、警告为主,严重的给予扣除学生及班级积分方式进行惩处。
4. 课间操监督管理
每个小队负责一个活动项目的全程监督,协助指导教师进行课间操学生安全、纪律管理,对违纪现象以提醒、警告为主,严重的给予扣除学生及小队、中队积分方式进行惩处。
5. 卫生区域检查管理
以中队为单位轮换检查每天每个班级的教室卫生、公共区域卫生打扫情况,并将信息及时汇报给相关班主任,及时进行整改。
6. 学校图书角管理
负责监督、管理学校图书角图书摆放、整理工作。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提醒、警告,严重的给予积分扣除惩罚处理。
(二)课间操
以活动中队为单位轮换开展各种课间活动项目,活动导师及辅助教师进行监控、指导、评价、记录。
1. 广播操
实行按校级单元组1-4、2-5、3-6年级学生交叉站位、相互促进、相互监督,逐渐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
2. 韵律操
实行按校级单元组1-4、2-5、3-6年级学生交叉站位、相互促进、相互监督,逐渐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
3. 跳绳
采取练习、测评相结合,以中队为单位进行轮换,以个人成绩记录个人及单元组成绩,列入个人及单元组排名。成绩统计方式分为实际成绩和进步成绩。通过过程性评价方式,让学生看得见进步、渴望进步,以此来激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意志品格。
4. 跑步
采取练习、测评相结合,以中队为单位进行轮换,以个人成绩记录个人及单元组成绩,列入个人及单元组排名。成绩统计方式分为实际成绩和进步成绩。通过过程性评价方式,让学生看得见进步、渴望进步,以此来激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意志品格。
5. 跳远
采取练习、测评相结合,以中队为单位进行轮换,以个人成绩记录个人及单元组成绩,列入个人及单元组排名。成绩统计方式分为实际成绩和进步成绩。通过过程性评价方式,让学生看得见进步、渴望进步,以此来激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意志品格。
6. 篮球
采取练习、测评相结合,以中队为单位进行轮换,以个人成绩记录个人及单元组成绩,列入个人及单元组排名。成绩统计方式分为实际成绩和进步成绩。通过过程性评价方式,让学生看得见进步、渴望进步,以此来激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意志品格。
(三)活动排名
以校级活动单元组小队、中队、个人为单位按照单元组内所有成员的学习成绩、活动成绩、任务积分等进行每月、每学期、每学年的学校校级活动单元组活动积分排名,并对成绩优异的个人、小队、中队给予积分奖励。同时,该积分奖励也给予该小队、中队的所有成员的个人积分奖励,以培养学生互帮互助、互教互学的团队意识。
07:51#教育#
35. 第二章 第三节 “1+1”学科教研指导思想—、语文(三)
43. 第二章 第三节 “1+1”学科教研指导思想 二、数学(四)
47. 第二章 第三节 “1+1”学科教研指导思想 三、英语(四)
57. 第三节 “1+1”学科教研指导思想 六、音乐(四)
61. 第三节 “1+1”学科教研指导思想 七、美术(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