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导学项目组】深耕细耘笃前行 研讨学习凝智慧
原标题:【问题链导学项目组】深耕细耘笃前行 研讨学习凝智慧
深耕细耘笃前行
研讨学习凝智慧
多彩书苑——问题链导学项目组开展研究活动
2023年4月11日,泰州市太湖路小学多彩书苑问题链导学项目组全体成员齐聚卓乙楼二楼智慧教室,开展泰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2022年度课题《结构化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问题链导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活动。
+ ? +
一节课堂观摩
全体成员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许卫兵校长的《认识周长和面积》一课。许校长将原来分开执教的周长和面积中通过整体性、结构化的建构整合成一节课教学。课堂上,学生通过说、做、画、唱、算等方式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本质,知识学习化抽象为直观。整节课,许校长引导孩子们不断参与,不断感受,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不断提升。通过观摩,项目组成员们深切感受到结构化教学的魅力,这样的课堂更生动、更深刻!
+ ? +
一次理论学习
苏小娟、杨苗苗两位导师带领项目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苏小娟老师领学了《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学程设计模型的建构与实践》一文。她认为结构化学程设计是整体关联的设计,将学习过程中的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各子系统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使学习目标得到有效落实。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构,整体把握学习内容,创设真实情境,通过组织活动和评价调控让学生经历个性化的连续、关联、循环的认知转化,促进思维结构心智转换,发展结构性思维。同时,根据结构化学习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环节,构建学程设计模型,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
杨苗苗老师领学了《以问题链为抓手促数学课堂生长——“全等三角形判定新授课”教学探索》一文。她认为问题链教学一般先由教师导入设疑,提出起点性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析,找到解决起点性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起点性问题后,自然生成新问题,并加以探究解决,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解决方法及其背后的数学思想。
课堂上,教师要能进一步用问题链导学引领学生思考与实践。在开放性、研究性、关联性、生长型、应用型问题中生长出新思维,并结合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生长出新应用。最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巩固运用于生活中,生长出新层次,推动学生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 ? +
一场微型讲座
刘道明主任作了《结构化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问题链导学与“学教评”一致性》的讲座。刘主任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教—学—评”一体化,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要关注学教学评的一致性,这也与本课题研究方向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在实施过程中,都要关注核心素养,关注具体目标,关注如何在目标统领下发挥“评”在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在“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及课后的评价。结构化视角下的问题链与立足结构化视角是根本,通过提炼核心素养的内涵,确定核心目标并将其具体化,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学习问题链。在运用问题链课堂导学范式1.0设计问题链时,引入“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有利于课堂走向深入,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刻,逐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通过本次活动,项目组成员对于课题研究的了解更全面,理解更深入,对后续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更清楚,必将为课题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撰稿|刘道明
摄影|杨苗苗
审核|郭 培
制作|陈薇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