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叙事疗法,悟人生意义,长教学技能—— 2023上半年浙江省兰溪市心理健康教育系

  春之所至,万物萌发,乘着春风,浙江省兰溪市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之家校共育培训课程于4月12日正式开课了。

  

  培训伊始,浙江省兰溪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施惠芳主持讲话,拉开了本次培训的帷幕。施校长首先阐述了心理健康对个人发展和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她因线上听课的受益而萌生的本次线下培训内容,顺势提出了本次培训的目标和规则,然后在学员们的热烈掌声中开启了为期五天的培训。

  

  本次培训,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赵静波教授,赵教授也是南方医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4月12日,赵教授带领学员们了解了“叙事疗法”的主要内容。她从概念和隐喻、立场和假设、理论背景(世界观、哲学观和语言观)、核心概念与技术这四大方面入手,高屋建瓴地让学员们对“叙事疗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抽象的概念,赵教授则用案例将概念引入其中,使得老师们理解得更加透彻清晰。

  【课堂镜头】

  学员们认真学习中...

  

  

  让学员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叙事隐喻”,在一张以白色为背景的图片上有着密密麻麻的小点,每一个小点代表着一份人生经历,而作为治疗师,其首要工作是倾听这个故事,把它视作许多可能的故事中的一个。赵教授说:“故事是用语言搭建的一座戏台,有的人在看,有的人在演,动情处,人人都想客串一把;其实,人人也都曾经客串过,因为,故事的别名叫生活。”

  在场的学员们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最后用两位学员精彩的学习总结分享结束了一天的培训。

  

  4月13日,赵教授由“叙事疗法的脉络”开篇,给学员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叙事疗法”的定义,展示了叙事技巧的脉络图,接着就着重介绍了叙事疗法的三大核心技术:外化对话及其提问技术、重塑对话及建构内心世界、见证对话及其提问技术。为了让学员们能在更好地运用这三大技术,赵教授又开展了一个体验活动:与问题故事对话。

  首先,赵教授要求在座的学员们给自己的困惑取一个名字,接着在一张白纸上画出“困惑”的面具,随后赵教授拿出自己画的“困惑”面具,邀请一位学员示范展示了在外化对话中如何进行提问。对话结束,学员们发现原本让人困扰的困惑突然开始变得积极了,具有了一种新的意义。随后,在座的学员们以两人为一小组开始戴上了自己画的面具,也有了一种神奇的体验。

  

  赵教授对学员们的沉浸式体验给予了高度评价,互动环节又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书写生命故事”。在赵教授的解说和展示之后,学员们纷纷开始动笔写信,赵教授随机邀请了三位老师分享了她们的信件内容,并及时对这三封信做出了专业的督导。通过这样的精微演练、现场会谈展示、现场卡点和难点督导,学员们在演练中巩固了技术,在分享中加深了理念,在督导中提升了素养。

  【体验活动】

  沉浸式体验“与问题故事对话”,“书写生命”

  

  

  

  

  

  最后,心理健康教研员洪旭霞老师做了总结性发言,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悟,高度赞颂了叙事疗法的实效,并提议再一次对赵教授这两天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在全体学员的起立和感谢声中,此次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此次培训让学员们认识了“叙事疗法”,提升了学员们的心理健康专业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大家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愿我们一起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以致用,用行动来守护孩子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图/百年树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