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国家目前不推行延迟退休,主要有这两大原因
众所周知,我国法律对退休时间的规定是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达到法定年龄后就可以解除合同退休了。面对社会上大大小小的压力,不少年轻人一边上着班,一边畅想自己退休后的生活。
有专家提议延迟退休年龄,对此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社会各界对是否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是异常激烈的。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政府部门终于表态了,不延迟退休!那么国家目前不推行延迟退休是为什么呢?
我国部分地区早已开始探讨延迟退休的问题,早在十年前广州市政府就做了一个延迟退休的统计,以此了解民众意愿。统计的结果似乎是意料之外又似乎是情理之中。
本以为会有不少人赞成延迟退休,以此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但实际上,赞成延迟退休的人数只占统计人数的26%,过半的人数不支持延迟退休,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希望延迟退休。
退休一事事关重大,这关乎我们国家的养老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也关乎着社会资源分配和社会财政。也正是因为退休事关重大,政府部门才没有贸然做出提前退休时间或者延迟退休时间的决定。
延迟退休的决定迟迟不下,不少上班族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毕竟这关系到自己是不是需要多工作几年。然而通过民意调查我们得知,不少人是不支持延迟退休的,给出的理由主要是想早点享受生活、工作辛苦、给年轻人让路三个方面。
在十四届人大会议上有记者问出了延迟退休的问题,总理表示将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在适当时候稳妥推出。可见延迟退休事关重大,目前政府部门还没有延迟退休的决定。
暂时未作出延迟退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这两个方面。首先是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业机会少,其次是社会保障系统还不够完善,因此延迟退休政策才迟迟未确定。
根据政府报道,2021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共2400万人左右,2022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和毕业生共2280万人。从人数上看来就业竞争似乎减小了,但背后蕴含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觑。
首先是就业岗位问题,想要解决就业问题必须有充足的岗位供应。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来源,也难以拉动消费带动经济发展,更何况,就业是民生之本,提供工作岗位才是解决就业问题最有效的措施。
受疫情的影响,几年中不少私企倒闭关门,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失业率自然也就上升了。其实就业失业问题至终存在,只是在疫情的影响下更显得问题严峻。
延迟退休年龄就意味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工作岗位上需要新鲜血液,职工的退休可以迎来一批新人,为工作带来不一样的风景。同时能解决部分工作岗位的问题,吸收一批待业人员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养老问题从未被忽视,因为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职人员都可以以缴纳养老保险金的方式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出保障,农民工和自由工作人员自然也可以为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而不论是否在机关单位里上班。
养老保险的缴纳有严格的计算方法,不少人都表示不会算。养老保险的计算方式确实有些复杂,政府特意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中专门设立了养老保险的缴纳预估系统,只需要输入信息就能得到对应的结果,可见政府清楚大家对养老保险问题的重视。
养老问题不仅是在职人员所重视的问题,也是政府和国家要解决的问题。养老金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近些年来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国家财政也面临挑战。
有些人可能对养老保险有些误会。以为自己交了多少养老保险,也就只能拿多少退休金。其实并非如此,职工在去世之前都可以领养老金的,并不因为自己缴过多少钱而受限制。
养老金只是社会保障系统的一个方面,政府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必须保证社会保障系统的健康运转。举例来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养老保险的收支情况也就不同,或许有结余或许存在亏空的现象,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若拍杆定论延迟退休年龄,可能导致社会保障系统出现乱套的情况。
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国家的正常运行也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退休问题是关系全国人利益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必须慎之又慎、仔细考量。大家对退休问题怎么看,支持延迟退休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