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为什么不自带制氧机,来提高发动机效率?并不是很现实

  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对发动机燃烧纯氧提高效率的问题很感兴趣,但是,如果你了解的多了,你就会发现,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是不经济,不适合,量产安全,因素难以控制。

  此外,自主制氧机也需要消耗能量,而这种能量消耗的一部分最终会转化为燃料,用取之不尽、随手可得的空气来分离纯氧似乎是多余的,另外,纯氧发动机必然需要对现有发动机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如果有技术可以让纯氧发动机量产。

  

  估计现有发动机的效率不会太低,因为最终分析,天然气和石油的热值是固定的。燃油车使用的发动机是一种内燃热机,动力转换的过程就是产生热能(狭义的内能)供燃料燃烧,燃烧后,内能的不规则运动和势能分子如此。

  驱动活塞连杆转动曲轴的机械能称为机械能,输出扭矩的基础。所以才叫热机,当然是燃烧产生的热量越多越好,如果想在不改变喷油量的情况下增加热能,只能增加氧气含量,含氧燃烧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术语,空气中含氧量的准确比例为20.947%。

  

  燃烧火焰温度升高,以汽油为例,火焰温度为1200℃,如果每辆汽车配备一个氧气罐,也会增加车主路费的成本,必须建立一个合适的加氧站,需要足够的规模化生产,而我们现在空气中的氧气本身就足以满足工作条件因此。

  这种耗费人力和物力的额外工作完全没有必要,而且浪费了大量能源,如果车辆有氧气分馏器,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车辆使用的所有能量都来自燃烧我们的汽油,而额外的工作只会增加汽车的油耗。

  

  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运行发动机是一个循环过程,您需要根据我们设定的规则来控制它,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使用它燃烧的能量,利用空气参与发动机燃烧,不仅利用了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还利用了空气中氮气高度稳定的化学性质。

  内燃机做功冲程的温度瞬间可达2000多度,而燃烧产生的废气,如氮气等,经过冷却系统冷却后,最终达到气缸壁、活塞和气门的温度,接近600-800度,再由冷却系统冷却,最终达到80-100度左右的发动机最佳工作温度。

  

  在这种情况下,吸入的混合气体提供空燃比和压缩比,从而保证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同时氮气、氮氧化物和废气作为冷却剂,纯氧的使用不仅减少了发动机吸入的空气量,还减少了气缸内油气混合物的体积和质量。

  使得发动机在生产的同时可以做得更加紧凑,看似纯氧可以提升动力,其实不然,但要使用纯氧达到理想的效果,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电控系统等一系列结构单元都必须重新调教。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纯氧作为助燃剂需要在车辆上安装氧气罐,过于笨重,除了为罐体预留空间外,车体的重量也会增加,每天不仅要加油,还要注意补充氧气,想法很丰满,但现实很虚弱。

  它能提高的效率微乎其微,但技术上的限制和成本上的投入,恐怕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企及的,最重要的是,氧气只是助燃剂,它不燃烧,只提供燃烧环境,所以从节能的角度来说,可以直接否决它的可行性。#汽车知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