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患上“减压病”,昆明潜水员千里赴汉接受加压治疗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周珊

  “这一趟来对了,做完立竿见影,完全不疼了,要给你们的‘一站式’便捷服务点赞!”昨日,因患上“减压病”连夜跨越3000里来汉接受加压治疗,病愈后的李先生难掩对为他诊治的高压氧医护团队的感谢。

  据了解,李先生长期从事潜水、打捞工作。前天他在昆明参加水下作业,出水后不久,便出现了皮肤瘙痒灼热不适,以为忍忍能缓解,然而不适感逐渐蔓延至全身,甚至出现了上肢的疼痛。职业敏感加多方打听,他分析自己极可能患上了减压病,这种病通过常规治疗解决不了问题,需积极进入高压氧舱中加压治疗。

  因未联系到当地具有治疗减压病经验的高压氧舱医院,经行业熟人推荐加自行网络搜索,李先生发现远在武汉的长江航运总医院是湖北省水上救援定点医院,不仅配备有专业培训的专职潜水医师,还对各种减压病、气栓症、气压伤等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成功通过微信与该院高压氧科孙莉副主任医师取得联系,经过商量,一家人决定连夜从昆明乘高铁跨越3000里到武汉治疗。

  高压氧团队正在为患者开舱治疗

  令他没想到的是,在抵达医院的第一时间,孙莉带领高压氧团队已经做好了准备,及时完善相关检查,采用了治疗表压0.5MPa的减压病加压治疗方案。进行了5小时的加压治疗后,李先生的肢体疼痛及皮肤瘙痒不适得到了明显缓解。

  减压病,俗称潜水夫病或沉箱病,是由于高压环境作业后减压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导致机体组织和血液内形成气泡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据报道,减压病死亡率可达11%,致残率可达43%。常在潜水作业人员、飞行员、渔民或非专业潜水人员潜水、肥胖人群、心血管疾患人群中高发,轻者可有瘙痒、丘疹、大理石样斑纹、皮下出血、浮肿等皮肤症状和轻度的肌肉和关节疼痛;中度者会有头痛、头晕、无力、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并发动脉气体栓塞、减压性骨坏死、脊髓损伤等。

  孙莉提醒,减压病重在预防,进入高压环境之前,要做好预防工作和减压计划,例如,潜水员或异常气压工程参与人员要进行正规训练,熟练掌握正确减压的操作步骤,了解距离最近的高压氧措施的位置。潜水前需进行适当的训练,最好不要单独潜水,如需潜水一定要保证求救措施的正常运行。长期在异常气压环境中工作的人群,需要定期进行每年不低于1次的健康体检。潜水总时间在48小时内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潜水后48小时内不宜乘坐飞机。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预吸氧和潜水习服。

  孙莉表示,呼吸时间足够长的高压气体,或降压幅度和速度超过安全范围,都有发生减压病的可能。减压病是高压氧加压治疗的绝对适应症,治疗应在减压病急性期进行,因此,孙莉指出,一旦确诊减压病,应及时进行高压氧舱加压治疗,切勿盲目拖延错失最佳干预时机。

  长江航运总医院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