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谈|梦的发生、起因

  梦,这个和我们日日相伴的一种东西,可我们总是在梦给我惊喜或者恐惧的时候才会念叨起来,有时候还会和亲人朋友分享,他们也会对这些梦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解析,比如梦到火灾之类的,他们往往都会说你会发财了,这些解析现在网上都很多,在人们心中比较有权威的就是周公解梦这样的解析。

  关于梦的产生机制或者说为什么会做梦种种,佛洛依德所著的《梦的解析》这本书可谓是20世纪以来以“梦”为主题的划时代著作,这本书通过对梦的科学探索和解释以及相关精神、潜意识的分析,深度的揭示了这个千年来人们熟悉又陌生的“梦”。

  说起梦,身边人往往并不在意梦的产生,而是希冀解读出这个梦所代表的含义,更有胜者期望这些梦能够指点迷津,解决问题。诚然也有不少这样的事情发生,著名的就是元素周期表,据说就是俄国科学家在梦里所得。

  按照现在科学的医学观测,梦是在入睡后快速眼动期发生的,快速眼动期又是进入睡眠后必经的一个过程,这就意味着只要是进入睡眠就会做梦,只是有的梦做梦的人会记得,有的不会。

  主流观念认为梦是外界、内在一些因素刺激着大脑进而发生梦,民谚“梦来自胃”就是一种说法。无论干扰来自内外哪里,梦的来源都可以这么分类:外部(客体)感官刺激、内部(主体)感官刺激、内部(机体)躯体刺激、纯粹的精神刺激来源。

  睡眠过程中,无意的转动身体,天冷时露出了脚趾,被蚊虫叮咬,这些刺激都可能作为刺激变成梦的来源。为什么这些客观刺激进而会导致梦的发生呢?冯特精神学家提出这么一种解释,在睡眠后人的主管意识关闭,控制着身体的是潜意识,潜意识下并不能像正常状态下理性判断,那些刺激也不会被归纳到熟悉已知的印象来源,这就产生了错觉,潜意识里发生了不为人知的印象匹配,这就产生了梦。

  关于“内部(主体)感官刺激”,尽管意见很不统一,但还是有一个共识点:睡眠过程中的客体感官刺激具体促进梦产生的作用,但主体感官刺激远不如客体刺激。睡前幻觉往往是主体感官刺激产生梦的一大证据。

  曾经有个神秘主义学者赛斯说过,当我们要决定死亡时,身体的千千万万个细胞也会和我们一同做下这个决定。人体这个超复杂体,没人敢说我能主宰这具身体。好在组成人体的千万个身体会效忠于主人,并不会背叛除了那些肿瘤细胞。现在很多证据表面,有些突发疾病或者重大疾病患者在发病前经常梦魇,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经常会做焦虑的梦,这些梦往往很短,几乎总会有恶劣环境下的死亡场景,肺病患者则会梦到窒息、拥挤、逃亡,有些肺活量不好的也会梦到此类,消化系统异常时,梦中会出现美食。哲学家叔本华1851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身体内部的刺激,根源在交感神经系统。在白天,它们被各种嘈杂的印象遮蔽,到了晚上,这些刺激会被潜意识注意,于是形成了梦。

  最后一种刺激来源纯精神刺激来源,学者认为感兴趣的或者让我们兴奋的的都会形成一条纽带,这个纽带是大脑兴奋突出点,在睡眠时依旧存在,链接到了潜意识形成了梦。

  尽管每个人睡觉时都会做梦,可是醒来为何会忘记梦?梦好像也是最容易忘记的东西,尽管我们都想心心念念的保存着有些美好的梦,可并不容易。对梦的易忘性阐释最详细的是斯特伦佩尔,在他看来,容易记住的事务都具有高刺激强度、结构明了、重复性等特征,而梦这些要素都不具备就不容易被记住,但有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的梦多年以后在特地情况下又再次回忆起来,那些梦就好像被回忆储存了一样。

  关于梦的解析,蒙塔古厄尔曼曾说:“只要得到正确解析,梦里的意象会告诉我们,真实的我们并不是我们自以为的样子,还会告诉我们,我们对别人的真实影响并不是我们自认为的影响。”

  周公解梦源自千年前,年前时间,我们大脑的结构或许变化的差异很少,我们的潜意识也多或多或少的有些从差异。正确解梦不仅能让我们正确的认清这个梦,更能拜托不必要的烦恼。

  荣格建议,解梦最先的是进行直接联想,方法是做梦者想象自己正在对从来没见过的这个对象的人解释它是什么,荣格还提出,每一次直接联想,有没有激起做梦者对原始对象的任何个人反应或者回应。

  关于梦的解析,需要自我从梦的点点滴滴结合自身情况来做分析,切勿盲目照搬生拉硬套,最后失去了梦的这种神秘指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