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娃履历被扒烂,为何后来者就是复制不了神话?
来源|留学全知道
3月的最后一天,全球考生迎来了IVY Day。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大陆学校共有192名学子获得了藤校Offer。
这些孩子是怎么被藤校录取的?哈耶普斯麻和前30的美本到底在找什么样的孩子?”之前上的是哪所学校?找的是哪个机构?做了些什么活动?到底有啥“通关秘笈”?
3月31日,在留学全知道长达两个多小时、超过8000人的的一场直播中,爬藤大神、棒呆国际教育创始人Brian被多次追问这个问题。(需要回放的家长,可以文末扫码联系小助手)
“我告诉很多家长,如果你的孩子在9年级、10年级,不要花过多时间来去考虑孩子到底要报耶鲁,还是申宾大、哥大概率大一点”,他提议说,与其纠结这些,还不如思考如何提高在校成绩,也就是学校的GPA。
美国大学录取看的是什么?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标化、GPA、活动、竞赛这四项应该赫然在列。近几年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实行Test Optional或Test Blind(这里的Test指的就是SAT/ACT这类的标准类考试)。
*QS排名TOP30的大学中?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 、耶鲁大学 、芝加哥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杜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西北大学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都公开宣布Test Optional,:旧金山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更是宣布Test Blind。
Top30的学校中有16所大学不再要求标化成绩,就意味着此消彼长之下美国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其他的录取指标变得更加重要起来,而其中学生的GPA则是最为硬性、也客观的一项。
根据Crismon?Edu的统计,美国高中生的平均GPA是3.5--4.0,被藤校录取的学生GPA更是在4.0以上,其中被哈佛录取的学生的平均GPA更是高达4.15。
那么什么是GPA?GPA如何评分?不同课程体系的GPA应该如何选课?GPA不好怎么办?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从小在美国长大、毕业于Duke大学的SAT满分学霸,在美国方向申请有十几年顾问经验的金木雁老师,和帮助了无数学生改善在校成绩,在GPA提分上有着十几年经验的、来自ASAA在线美高的Jeremy老师。
GPA的英文是Grade Point Average,翻译成中文就是“平均分绩点”。一般来说GPA的满分是4分,最低分是0分。
根据目前已有实例,Jeremy和木雁老师都指出,如果想要申请上TOP30的大学,GPA最低需要3.7-3.8,也就是说各科成绩需要达到87分以上,B+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美国大学看的不仅是学生最后两年时间的GPA,而是9-12年级连续4年的GPA。如果一个孩子目标是TOP30的学校,那么他从9年级开始,GPA就不能有B+以下的成绩!
如果目标是藤校的话,4年GPA的平均分则不能低于4分。可能很多人有疑惑,不是满分是4分吗?GPA不能低于4分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就要说一说加权(weighted)GPA和不加权(unweighted)GPA了。
美国的高中课程分为普通课程(college prepare,即CP课程)、荣誉课程(honored course)和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即AP课程),课程难度是依次类推的。
不加权GPA指的就是指选修难度较低的CP课程所得的成绩,计算就按照满分是4分来算;如果选修的是难度较大的荣誉课程和AP课程,则在原本的GPA上有不同的加权比重(AP课程加1分,荣誉课程则加0.5分)。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同学同样选修了物理课程,学生A选修的是CP课程里的物理,学生B选修的是AP物理。假设他们获得的GPA一样都是3.8分,但因为AP课程比CP课程要难很多,为了能够更好地选拔学生,在进行最终GPA计算的时候,AP课程的孩子会获得1分的加权分。加权后学生A的GPA是3.7分,学生B的GPA则是4.7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际学校开设AP课程,学生纷纷在高中阶段就选修AP课程的原因。
GPA之难不仅在于需要在高中阶段学习大学的课程,还在于它是一个过程性评价,而不是考试型评价。
据木雁老师介绍,美国高中的AP分数则和GPA并没有太大关系。AP大考获得了5个5分,但GPA只有3点多的学生也是可能存在的。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在于美式高中的GPA由好几个部分组成:
1. Assignments 平时作业
没错,每天的作业也算在GPA中,占比大约20%-40%。每一次作业都是一个独立的分数,10分或20分不等,比较重要的作业可能一次满分就是100分。学生每次作业里的分数相加,算出百分比,就是作业的平均成绩。
这就需要学生们平时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尤其是分值高的“大”作业,绝不能掉以轻心。(笔者曾听说过孩子疫情期间忘记提交作业,GPA从A到D的悲惨故事。)
2.Participation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指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讨论,主动问问题,和老师互动,贡献自己的想法等等,这个部分大概占比5%-20%。
如果在课堂上从不发言、对老师的问题不做回应,都会被认为是参与程度不够,拿不到这关键的课堂参与分数。(采访中就有老师提到过有学生课堂发言的时候觉得前面同学说的和自己想的一样,就拒绝发言,而导致那科成绩只有F的情况。)
3. Quiz课堂小测验
课堂小测验很多学校都有。例如贝赛思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每周都会有英语、数学的周测,这个部分占比大概10%-20%。
4.Tests考试
Test指在一个大的章节教学结束后的总结性考试,占比大概10-20%。这些考试一般都会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对学生最终的GPA来说非常重要。
5.?Project项目制学习
project一般以小组作业形式完成,每个人通过分工负责不同的板块,齐心协力地合作,需要都在项目的完成中有所贡献,这个部分的占比大概10%-25%。同一个小组的同学可能会拿到同样的分数,也有可能会根据自身的表现得到不同的评分。
6. Midterm/Final Exam期中期末考
和传统教育不一样的是,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在总成绩里占的比重没有那么大,大概占比15%-25%。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美式高中的GPA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平时的课堂表现和考试,一般来说各占50%(学校不同、学科不同、老师不同,GPA的构成和打分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课程test所占分值会更高,有的课程则project的分值更高)。
也就是说,在美式高中,要想GPA获得高分,光靠最后的期中期末考试或AP大考考的好是万万不可行的,学生需要在其它5个维度都有较好的表现才行(如果前5项都表现很好,最后的考试高分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如果说美式高中的GPA更注重过程,那么A-level和IB课程的GPA则更依赖考试成绩:即便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出勤率不高,但如果他的IGCSE、A-level考试或IB的考试考得好,这个学生的GPA就会高。
那这是否意味着A-level和IB的GPA获得要更加容易呢?答案是肯定的。那这是否意味着用这两个体系申请美国的大学更有利呢?这则不尽然。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A-level拿了4个A*,最终没有考上藤校,只是申到了美国TOP30的大学。”?木雁老师说。
IB课程没有选课问题(IB要求学生需要选6门选课,并且文理兼修,所以美国大学对IB课程的GPA认可度很高),一般来说,IB?40分就能上藤校,38分则能上TOP30的学校。但IB DP的难点是:如何同时修6门不同类型的学科还获得高分,据笔者所知不少学生在IB DP阶段学得很辛苦,因为偏科严重,考试成绩不理想。
所以AP、A-level、IB并不存在哪个体系更容易,而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理性选择。
看到这是不是有“聪明”的家长得出一条“稳赚不赔”的战略:保证课堂表现和出勤率的基础上选简单的AP课程保高分GPA?
看上去确实可行,但美国大学的招生官也不是傻子~木雁老师告诉笔者,选课比分数更加重要(划重点!)。
也就是说同样选择AP英语,同学A选了AP英语文学,同学B选了AP英语语言,两人的GPA都是4分,那么美国大学会优先选择选修了AP英语文学的同学A,因为这证明了同学A比同学B在挑战有难度的课程上有更强的学习能力。IB课程也是同理,同样的分值下,选择high level课程的学生会更受美国大学青睐。
所以木雁老师建议家长和学生:在布局9-12年级选课的时候,需要在保证GPA分数的同时,尽可能选择有挑战性的课程,切不可为了保高GPA而选简单课程。
那如果学生因为选的课程太难或任课老师太严格,GPA分数不高怎么办呢?是不是就意味着板上钉钉和名校无缘了呢?
“虽然美国大学看的是9-10年级的成绩,但其中11年级和12年级第一学期的GPA最重要,占比70%,10年级次之,9年级的GPA则占比最少。因而如果学生9年级的GPA不理想,那么10年级开始把GPA提高还是有可能申请到不错的大学的。” 木雁老师提醒,“如果让美国大学看到孩子在学术上有持续的进步也是不错的。”
问题来了,GPA分数要如何提高呢?
好在美国的教育不是“一锤子定音”,给了学生纠错的机会,如果9、10年级的时候GPA不佳还有plan B可行。
“如果学生某一科目的GPA很低,针对这一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重修的方式获得更高的分数,替代之前的分数在申请的时候递交。”Jeremy老师分享。
Jeremy老师所在的在线美高帮助了不少早期GPA不理想的学生通过重修或加修AP或其它课程的方式提高了GPA最终考入梦校。
“我们这有个学生,之前的在校GPA只有3.3不到,但是家长的目标却是TOP30的大学。他11年级的时候来找我们,孩子在我们这修了10门AP,GPA提高到了3.6,今年考上了埃默里大学的经济专业。”
确实,9、10年级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叛逆、心智不成熟,让父母大为头疼:管得太紧担心孩子心理健康,管得太松则可能影响GPA。不少孩子就曾因为年少不懂事,GPA惨遭滑铁卢。但加修或重修AP也不是万能的。“如果GPA不好一般来说10年级就要开始干预,最晚11年级暑假也需要干预了,不然没有足够的时间拔高GPA。”Jeremy老师说。
除了美式高中的孩子,在线美高的课程还受到很多A-level课程和IB课程孩子的青睐。
在类似深国交这样A-level学校就读的学生就需要在高水平的A-level分数基础上选修补充科目的AP课程,给美国大学招生官呈现出“我是个文理兼修,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印象,进而冲击TOP20的高校。
Jeremy老师说:“有一个学生,他在原来学校修A-level课程的时候只有C,来我们这后通过加修4-5门AP考进了TOP30的佛罗里达大学。”
选择通过加修AP课程提高GPA的IB学生也不少。IB的选课要求学生是“全垒打”选手,文理双全,完全不能偏科,但真的能做到这样的学生凤毛麟角,因而有很多IB学生的GPA“很难看”。为了考进好大学,这些学生也会选择加修AP课程提高GPA。
Jeremy老师又分享了一个IB学生的案例。“有一个GPA只有2.9的IB学生,12年级的时候直接放弃IB DP的文凭转学到我们在线美高,最后以3.39的GPA拿到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Offer。”
GPA分数不理想的同学,是不是就没有申请名校的可能性了呢?也不是绝对的。
据深耕英国方向16年的剑藤教育的Moby老师介绍,在英国的申请中,GPA就不是必须提交的,牛剑这样的顶尖学校除了提交AlevelAPIB的基础成绩及文书、推荐信这些基本材料外,主要通过大学的笔面试环节筛选和挑选学生。
学生如果能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表现出突出的学术能力和潜质,还是能在竞争中获得比较强的优势,这两年双申党在牛剑录取中的不俗表现也证明了学术强的学生在牛剑方向上还是非常值得尝试的。
结语
藤校的放榜委实在留学圈引起了一顿热议,藤校娃的履历被扒出来的瞬间,低年级的家长们马上安排同款竞赛、同款夏校、同款科研,企图通过这些让自己的孩子延续藤校的神话。
建议家长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冲美本前30名大学,课外活动、竞赛、夏校和科研都只是竞赛添花,在校学术成绩才是那个“1”,课外活动、竞赛、夏校和科研是后面的那些“0”,没有好的GPA,它们都“立”不住!
不要再奉行“教育就是最好的投资”,疯狂“投资”价格不菲、时间成本高的夏校、竞赛,而忽略了GPA才是真金白银的硬通货,在校成绩才是核心的核心!!!